天冷吃什么?西北人端起羊湯嚼起饃,東北人則二話不說掏出大鐵鍋:啥也別說,就是燉!
鐵鍋一架,各色食材慢慢燉上幾個小時,香氣混著熱氣從鍋蓋縫里直竄進鼻腔,讓人直呼能干三碗飯。
一直覺得家里的燉菜鍋有點小,這不入手了一口大鐵鍋,直徑有40厘米,今天就用此鍋來燉上一鍋殺豬菜。
要說這東北人餐桌上最受歡迎的一道菜,得是殺豬菜了,這道菜一上桌,東北人刻在靈魂中的那種豪爽與熱情就不自覺的冒出來了。可以說殺豬菜是東北人待客的最高禮儀,圍著殺豬菜,無論大人還是孩子,都會在這香氣四溢的殺豬菜中沉醉。
其實東北人的殺豬菜并不是單指一道菜,酸菜燉白肉、蒜泥白肉、豬血腸、鹵豬尾巴……是東北人在冰天雪地里殺完“年豬”,將豬的不同部位和下水,精心燴成各色佳肴,每個部位都吃出了新花樣。
酸菜燉白肉可以說是東北殺豬菜中最出名的一道菜了,酸菜清爽的味道是化解油膩的關鍵。清洗干凈的酸菜,下入熬好的老湯中,與白肉大骨和血腸放在一起進行熬煮,肉湯與酸菜的味道相互融合平衡,越煮越香,味道也變得更加鮮美。
醬油、蒜泥做成的蒜醬是殺豬菜中不可或缺的,光是聞著都覺得誘人。切開腸衣,入口如同鮮切豆腐一般綿軟的血腸,蘸蒜醬;從酸菜湯中撈出的香醇白肉,蘸蒜醬;從大棒骨邊上掰下來的緊致肉條,蘸蒜醬;燉煮出鍋的新鮮豬肝,掰開一塊蘸蒜醬--這種粗糲而不均勻的“手掰肝”,表面積比切的更大,更能充分吸附醬料的滋味。正所謂“人生不尋常,蒜醬蘸血腸”。
北京不像東北,市場有血腸賣,血腸不好買,今天的殺豬菜就沒放血腸了。
原料
……
大棒骨2個 / 五花肉半斤 / 豬肝1塊 /
東北酸菜2-3斤 / 姜1塊 / 大蔥1根 /
蒜1頭 / 小蔥2-3根 / 八角2個 /
香葉2-3片 / 桂皮1塊 / 料酒2勺 /
醬油、鹽、油適量
步驟
……
1、大棒骨(讓店家幫忙剁開)、五花肉、豬肝洗凈,放入大盆中,加入清水,浸泡1個小時,泡出一些血水去。
2、將東北酸菜洗凈,切成絲,攥干水分。也可直接買切好的,如果怕酸,可以用開水或熱水燙一下,減少酸味。
3、將泡好的棒骨、五花肉、豬肝放入鍋中,加入涼水,沒過食材,然后加入姜片、小蔥打成蔥結、料酒,加熱燒開,再煮3-5分鐘,煮出血沫,撈出,用熱水洗凈。
4、鍋重新刷洗干凈,將大棒骨放入,然后將入熱水,加入八角、香葉、桂皮,大火燒開轉小火。
6、另取一炒鍋,加入適量油,加入姜、大蔥段爆香,然后加入酸菜,翻炒酸菜,炒出水氣。
7、然后將炒好的酸菜倒入大棒骨鍋中,加入熱水,沒過食材,燒開后,轉小火,蓋蓋,燉煮半個小時。
這鍋真不小,真么多食材,全部放下,還富富有余。
8、加入整塊五花肉,繼續燉煮40-50分鐘。燉煮過程中,如需加水,一定要加開水。
9、加入豬肝,調入食鹽,繼續燉煮20分鐘。此時大棒骨、五花肉已經軟爛,豬肝已熟透,關火。
10、在燉煮時,將一頭蒜剝開,用搗蒜器將蒜搗碎,加入醬油,制成蒜醬。只有用搗蒜器搗出的蒜,才有蒜的黏液,蒜醬調料才更有味。
11、將五花肉和豬肝撈出,切成片,碼入盤中;將棒骨、酸菜盛入大碗中,就可以上桌了。
將那連皮切成片的五花肉夾起來,蘸上蒜醬后吃的那叫一個滿口留香。而如果是不想吃太膩的話,把煮的勁道的豬肝蘸上蒜醬來吃,肝臟特有的香氣在蒜醬的襯托下變得更加濃郁,每一口吃下去都是咸香,極其過癮。再來一口酸菜,在油脂的作用下,香氣緩和,軟爛入味,太香了!
這冷天,在家吃上這么一鍋,美味啊!而且暖和、滿足!
窗外下著小雨,雖然沒有陽光,但秋色更濃郁、層次更清晰、空氣更清新。
歡
迎
關
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