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鄉村之——賈村
磐溪釣叟2021-01-06 06:10:10
在長治市潞城區至今流傳著這樣一段民謠,是這樣說的:
銅崇道,鐵賈村,珍珠瑪瑙翟店村,糠打一座城五里厚,還有二十四里焉有橋,不知獅猴有多少。
那么,咱們今天就去了解一下鐵賈村的歷史風貌。
賈村和崇道村相鄰,座落在崇道村的東北角。這個村也是個歷史悠久底蘊深厚的村子。那么這個賈村之賈是個什么意思呢?原來呀,賈村之賈,正是商賈之賈,據當地部分老人們回憶,潞城的南鄉崇道、賈村、翟店一帶在古代就呈現出商業興盛、百姓生活富庶和諧的氛圍。從古至今這片地區就是商賈云集的地方。
信步在村子里的大街小巷里閑逛,村子里大致的模樣也和其它的村子別無二致,但是也發現了一些不太一樣的地方,那就是在這些新房的櫛比鱗次中還是發現了一些明清老建筑的影子。
從這些殘破的老建筑中,既感受到了這個村子往日的繁華和富庶,同時這些老建筑的殘破也讓我的內心有了幾分悵然。
這是村中一座唯一還在住人的老房子,我跟房主了解了一下,這座房子建成于清光緒年間,到現在也有百余年的歷史了,當年建成的時侯有好幾座院子,到現在也只剩下這些了,不過,我也挺佩服這個老頭兒的,這么破的房子還敢住,這也許是一份不舍的久遠情懷吧。
由于自古以來這一帶就是商賈云集,豐盈富庶,也正是因為如此吧,這一帶古廟的修建十分的頻繁。那么賈村的古廟最多的時候有十四座之多,現在遺存的有九座,分別是碧霞宮、白衣堂、觀音閣、關帝廟、崔家堂、師祖廟、三元宮、玉皇廟和三大士廟,5座遺址分別是文昌閣、佛殿、呂祖庵、禿奶奶廟和土地廟,這足以看出賈村古廟文化的歷史悠久。
這是村子中的觀音閣。
這是一座不知名的古廟。
說起古廟,那就不得不說一下“碧霞宮”。在潞城有這樣一個說法,就是先有“碧霞宮”后有潞城的說法,足見這座廟的歷史久遠,它是賈村目前保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一座。
碧霞宮所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即天仙玉女泰山碧霞元君,俗稱“泰山娘娘”、“泰山老母”。道教認為,碧霞元君“庇佑眾生”,“靈應九州”,“統攝岳府神兵,明察人間善惡”,是道教中的重要神靈,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女神之一,所以在“五岳之首”的泰山建有著名的碧霞元君祠。為什么在遠離泰山的賈村修建了碧霞宮呢?在賈村采訪時,有一位村民還向記者講述了修建碧霞宮的一個小故事。他說,過去賈村有一位商人曾到泰山游覽,在碧霞元君祠虔誠祈禱,以求發財致富,回來之后,這位商人的買賣真的興隆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于是,他就和村里的社首講了這件事情,并建議在賈村也建一座碧霞元君的行宮,把碧霞元君從泰山請來,讓人敬俸,保佑村里的人們在婚姻、生子、農耕、生意等方面順利、美滿,所以就在賈村修建了這座“碧霞宮”。
當然,真正讓賈村名揚四海的是什么呢?是它的一項獨特的民俗“迎神賽社”,迎神賽社是農耕文明的產物,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時期,是人們在春季向神靈祈求豐收而舉行的大型祭祀活動。明清時期迎神賽社在晉東南上黨地區一度極為盛行。潞城賈村迎神賽社是山西及華北地區規模最大、參與人數最多、歷史最為悠久的傳統民間活動,是上黨地區賽社遺存的典型,也是宋元以來賽社文化的縮影,被專家學者譽為“華北第一社火”、研究中國賽社文化的“活化石”。2006年,賈村迎神賽社及其相關的戲劇活動被列入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賈村迎神賽社活動有著固定的時間與嚴格的儀式,主要由二月二香火會與四月四古廟會組成,二月二香火會主要是祈求農業豐收,四月四古廟會主祀諸類神靈。據上黨地區慣例,每次賽社活動一般持續5—6天,大致流程為:第一天稱作“下請”,即請各路神靈來“下界赴宴”,由社首將書表“交予”土地爺,由土地爺代為邀請諸神;第二天稱作“迎神”,將所請諸神從主神廟分別迎至各自廟宇;之后3天為正式賽社,分別稱作頭場、正場、末場,或稱頭賽、正賽、末賽。正式賽社開始后,廟外有市集、大戲和說書,廟內3日節次大體相同:清晨天將亮便開始撞鐘伐鼓,接下來為報曉、盥漱、上香、供早3盞、供午5盞、供晚8盞,天黑后開演雜劇。“跑太陽”“跑太陰”“祭風”等需在廟外進行。除此之外,頭場有念聽命文、調監齋,正場有迎請壽星一行的祝壽,末場有打太平鼓。末場結束,有的當晚即舉行送神儀式,則前后5天;若末場之后第二天送神,則前后6天。賽社儀式的舉行場所,主要是賈村大大小小的廟宇、舞臺、戲臺。賈村現有9座古廟,分別是碧霞宮、觀音閣、關帝廟、玉皇廟、師祖廟、三大士廟、白衣堂、崔家堂、三元宮,5座遺址分別是文昌閣、佛殿、呂祖庵、禿奶奶廟和土地廟。碧霞宮在賈村現存廟宇中規模最大,為“下請”“迎神”等儀式進行的主要場所。新舊舞臺6座,包括戲臺2座,是迎神賽社活動中表演各種戲劇說唱節目的場所。
神秘與古樸的賈村迎神賽社文化歷經千年風雨,散發著越來越濃郁的古樸氣息和獨特魅力,已逐漸成為當地百姓一種精神的寄托和情感的回歸。它源于歷代勤勞樸實的人民對它的呵護及其歷史文脈的傳承,源于景觀、人文、歷史巧妙地融合,源于更加動態、開放、廣闊的發展,它承載著太多重要的文化信息,為生長于斯的民眾帶來了無限樂趣。
民俗文化是歷史傳承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包含的內容可謂豐富多彩。在歷史上有無數的傳承都湮沒在發展的進程之中,但民俗文化就不一樣了,由于它貼近生活,甚至融入了生活,所以它至今仍頑強的存在著延續著,只要今后善加保護,我們的子孫后代仍然可以體味到這一份久遠的歷史傳承。
?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