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ut Writer
作者簡介
牛頭怪,盛世收藏網資深用戶,曾任“璽印”版塊版主。2002年注冊為盛世收藏網用戶。
中國青銅器考古和收藏史上有一套大名鼎鼎的器物,那就是1901年“陜西鳳翔府寶雞縣三十里斗雞臺出土”(端方記載)的一套西周酒器。其中有一件青銅夔蟬紋銅禁,是自有金石學以來,這種以前只見于古書記載的器物首次現身于世。
禁,是古代承放酒器,類似于幾案的器具。之所以名為“禁”,可能是因為酒能誤事,取戒慎之意。銅禁非常稀少(西周銅禁至今存世僅3件),大概因為體積過大,鑄造起來耗銅太費,所以一般采取木制,或徑以普通幾案代替了。這樣一件金石家眼中的稀世至寶出土,想必曾讓很多人垂涎三尺,不過最終還是被時任湖北巡撫的端方納入了收藏。
端方,官至直隸總督,是清末的大官,同時也是金石學家、大收藏家,可以說是一位好古敏學之士。端方得到這套青銅器后非常得意,不僅請來同僚一起欣賞,還當場擺拍了一張照片——在當時拍照可是了不得的時髦物事,留下了珍貴的影像記錄。
光緒三十四年(1908),端方所著《陶齋吉金錄》出版。在這本收錄他的青銅器收藏的書中,排在目錄第一位的,就是上面所說的那套酒器(端方稱該銅禁為“柉禁”,后來許多學者都糾正說應該叫“棜禁”,但已經約定俗成,大家也就習慣稱“柉禁”了)。
《陶齋吉金錄》光緒三十四年石印本目錄
宣統三年(1911),端方代遭到革職的趙爾豐署理四川總督,率武漢新軍入川鎮壓保路運動。恰在此時,武昌起義爆發,端方軍中也發生兵變,端方和他的弟弟在兵變中被殺。端方死后,京城房產又被人縱火燒毀,家道逐漸衰落,到了1924年頗有點難以為繼,子弟們就商量著要把柉禁賣了換銀子,于是他們找了端方的舊識(據說是把兄弟),一位名叫福開森的洋人。
約翰·福開森(John Calvin Ferguson,1866 - 1945)
福開森也是中國近代史上值得一書的人物。他出生于加拿大,20歲從美國美國波士頓大學畢業后,即以傳教名義來華,從此留在中國,直到1943年被侵華日軍作為交換戰俘遣送回美國。福開森是一位活躍的社會活動家、教育家,也是著名的收藏家。1934年,他將全部個人收藏,上千件珍貴文物捐贈給了他所創辦的金陵大學(南京大學前身)。
這套酒器以及其他一些青銅器,最終賣給了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福開森后來寫有《匋齋舊藏古酒器考》,記述了這筆交易:“1911年秋革命軍起,端方死于四川,遺產皆在北京,其后人以貧故,不能守,稍稍貨其古器物以自給。近年貧益甚,遂以此二十器(后又加入一件觶,計為20件),歸于我國紐約中央博物館,此1924年春事也。”舊說有稱福開森自己買去,恐怕并不準確,因為大都會的記錄也清楚地說了是1924年端方后人通過福開森賣給博物館的。
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展柜中
這套酒器在大都會一呆已近百年。由于遠隔重洋,如今我們想要親眼目睹也非易事。在此,只能暫且以高清圖片來化解這段遙遠的距離,讓您坐在家中也能一件一件地欣賞這套重器的完整面目。
由于缺乏出土時的記錄,柉禁整套共有幾件也是個聚說紛紜的話題。大都會陳列共14器,13器著錄于《陶齋吉金錄》(其中父乙觶端方著錄為八乙尊)。另外一器應該就是上述后加的觶(妣己觶)。而賣出的總共20件中,有6件是后加的青銅杓,并未被大都會計入整套。
以大都會的陳列為準,則計有禁一,觶四,卣二(一帶座),盉一,觚一,斝一,尊一,爵一,角一,勺一,共14件青銅器。
1、柉禁
89.9×46.4×18.1cm,重32.2kg
傳世的西周銅禁僅有3件。另外兩件,一件現藏天津博物館,傳為1926年軍閥黨玉琨在寶雞斗雞臺戴家溝盜掘所得。
天津博物館鎮館之寶西周夔紋銅禁,126×46.6×23cm
還有一件為2012年6月陜西寶雞石鼓山西周墓考古出土。
石鼓山西周墓出土現場及銅禁照片
2、父乙觶
高14.6腹14.6×12.4cm,重0.9kg
3、父甲觶
高14.6腹徑7.9cm,重0.7kg
4、妣己觶
高12.7腹徑7.6cm
5、雷紋觶
高14腹徑7cm,重0.7kg
6、鼎卣(帶座)
卣高31.8基座高cm,總重8.8kg
7、鼎卣
高47寬29.2cm,重14.1kg
8、父乙盉
高28.6總寬23.5cm,重2.5kg
9、妣己觚
高21口徑12.7底徑7.1cm,重0.5kg
10、子執拂斝
總高33寬26.7cm,重5.4kg
由鋬內圖形得名,端方著錄為“子掃帚斝”。
11、鼎尊
高34.9口徑28.3底徑17.5cm,重7.3kg
12、犧形爵
高25.1寬22.9cm,重1.4kg
13、祖癸角
高20口寬14.6cm,重1.1kg
14、青銅勺
長20.3高4.4cm,重0.5kg
此勺出土時納于帶座鼎卣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