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來南京市博物館,大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鎮館之寶——一只元青花梅瓶!
這只青花梅瓶為元末明初青花瓷中的罕見珍品,有著極為獨特的青花紋飾,體現了極高的燒制水平。所繪圖案為蕭何月下追韓信!
這只梅瓶不但體現了元青花最高的技藝水平,其圖案紋飾在青花中也屬精粹之作。不但是鎮館之寶,更是中國瓷器三絕之一,是當之無愧的國寶。
蕭何月下追韓信青花梅瓶的發現經歷非常復雜。1950年,朱元璋養子沐英墓被盜,這件青花梅瓶就是其中被盜文物之一,并很快被賣了。
當時,有人在南京新街口附近,抱著個大瓷瓶子兜售。剛巧,這一幕讓當時開古玩店的收藏家、解放后在南京文物公司工作的陳新民看到了。
陳新民一見,便認出這是一只梅瓶,知道這東西不簡單。當時,他就判斷這是元代的瓷器,便問那人從哪里得來的,要多少錢。
那人看到陳新民認貨,便開始講價。寶物求之不得,稍縱即逝。陳新民最后花5根金條(一說10根金條)買了下來。
后經文物專家鑒定,這只梅瓶是一級國寶,定名為“梅瓶”。并且以此為線索,一舉破獲了當時以康永海為首的盜墓團伙,康永海也被當時主政南京的劉伯承市長判處槍決了。
然而就是這樣一只堪稱元青花代表之作的蕭何月下追韓信圖梅瓶,在南京市博物館收藏的40年里,卻幾乎沒有人能夠看到它的全貌。
從上世紀70年代梅瓶第一次對公眾展示,當時的老師傅就交代,“只展正面,背面不對外”!
這么多年來,梅瓶只露過“蕭何策馬追”這半邊,而“韓信”那半邊,則一直在神秘的背面不曾向公眾展示過。
所以無論什么時候,我們只能看到梅瓶的“半張臉” ,另外半張只能靠想象了。
據說只展示“半張臉”,是為了防止復制。此外,這只梅瓶嚴禁走出國門展示,嚴禁稱重。
至于其價值,大家應該都了解過,在2005年的倫敦拍賣會上,一件名為“鬼谷子下山”的元青花大罐就被拍賣到2.3億人民幣的天價!
藝術價值和體積都遠高于其的“蕭何月下追韓信”梅瓶,早被業內專家戲稱,就算出價十億元也不賣!
雖然我們無法欣賞這件國寶的全貌,但是今晚《華豫之門》的節目中也將出現一只珍貴梅瓶,我們是可以360度無死角欣賞的!
這只梅瓶的來歷更是離奇曲折,小編先跟大家透露一二:
其一,持寶人花了300塊得到了它;
其二,它是神器;
其三:這只梅瓶曾裝過大家想不到的東西。
欲知詳情,請鎖定今晚21:15河南衛視《華豫之門》!你看,崔凱老師看到這只梅瓶可是笑得合不攏嘴啦!
市場團的觀察員們也都不淡定了!
今晚的節目不容錯過!
今晚的節目不容錯過!
今晚的節目不容錯過!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