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目前收藏圈最熱鬧,最吸粉的,非下面這個地方莫屬。你能想象嗎?只為了一睹藏品真容,大家得排隊三四個小時才能如愿,而進去后卻還只能隔著玻璃走一圈,分分鐘完事,然后就必須得出來了!沒有工作人員催你,而是人墻堵著你、人流涌著你,不得不隨流而出……
目前,北京故宮博院正在展出一幅珍貴的北宋時期青綠山水畫作《千里江山圖》。參觀者要是想一睹這件名畫的真容,需要排隊好幾個小時。
不少人質疑參觀者并非是為了欣賞名畫而是去湊熱鬧。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如此夸張的排隊時間?
北京故宮博物院2017年度大展《千里江山——歷代青綠山水畫特展》目前正在午門展廳和東西雁翅樓開展。本次展覽中展出了已經擁有900多年歷史的北宋畫家王希孟的畫作《千里江山圖》。
開展以來,《千里江山圖》人氣爆棚,前來參觀的游客,基本都要排上數小時才能一睹這幅名畫的真容。
來自北京的書畫愛好者黃先生說,雖然已經預約了門票,早早來到故宮排隊,可還是等待了近3個小時之久:
我早上大概是9點半開始在故宮博物院排隊,將近12點的時候,我才進入到展館里邊。但是進去以后還得排。午門內廣場排了大概有小一千人,然后午門上面那個雁翅樓的話,人流是分撥地往上走,一撥應該能走30到50人吧,等待時間是比較長的。
不少參觀者為了早些一睹名畫的真容,早上故宮開門后,游客們就開始“狂奔進故宮”。
好多人就是跑著爭先恐后地去排隊,現場就有工作人員告知大家,不要跑以免發生危險,因為那個坡是比較陡的。
排隊幾小時,卻只能觀賞畫作幾分鐘左右。不過盡管是這樣,前來參觀的游客仍然絡繹不絕。
王中旭
故宮博物院書畫部副研究館員王中旭介紹說,《千里江山圖》令游客們如此趨之若鶩,是因為《千里江山圖》歷經900多年依舊保存完好,是一幅很稀有的,帶顏色的國畫作品。而且,本次展覽持續時間短,下次再想看,恐怕就要等到三年后了。
因為中國繪畫通常來說以水墨為主,是沒有顏色的,但實際上從很早開始我們的山水畫是有顏色的,我們中國繪畫在顏色上也曾經有很高的成就。《千里江山圖》不光用色非常純凈,從宋代到現在900多年,能保存得這么好、這么新,是很難得的。
而像這樣火爆的排隊場景,在兩年前故宮武英殿《清明上河圖》的展覽中曾經出現過。
單霽翔
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說,在故宮博物院,每年九月份都是一個展覽集中的旺季,難免需要限流排隊。
不過,其實早在2013年,《千里江山圖》就曾經在故宮武英殿展出過,但那時候參觀者并不多。今天的火爆可以說是與當年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包括此前《清明上河圖》展覽時排隊的盛況,除了博物館接待能力的因素,也有不少人質疑,如此夸張的排隊時間,并不是欣賞名畫而是為了湊熱鬧。
張樹新
對此,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教授張樹新認為:
“我覺得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也不完全是湊熱鬧。過去大家并不是很關注,不是很了解,現在的宣傳比以前更廣泛了。也的確是隨著大家對文化,藝術品市場越來越關注了,隨著文化教育普及的深入大家會越來越關心這方面,這也是我們一直文化宣傳、文化教育的一種結果。”
張樹新認為,這種“湊熱鬧”其實是文化覺醒的表現,對于傳統文化的傳承也是利大于弊的。
“隨著文化宣傳的深入,也是包含一種文化自信吧,很多人也是越來越發現中國文化有獨到的地方。即便他僅僅是為了湊熱鬧,最起碼他把這種事展示的話,說明他認為這是一件好的事情,我覺得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現象。”
《千里江山圖》是王希孟唯一傳世作品
王希孟為北宋宮廷畫家。十八歲時即作《千里江山圖》進獻,這也是他唯一的傳世作品,清宋犖推測他畫完這件作品后“未幾死,年二十余”(《論畫絕句》)。
該圖長達11.9米,以一幅完整的絹幅表現千里江山壯闊之景,山峰層巒疊嶂,奔騰起伏,江水煙波浩渺,平遠無盡。古意與創造兼備,實景與想象并融,一向被視為宋代青綠山水中的巨制和里程碑意義的作品。
北宋政和三年(1113)徽宗將該圖賜權臣蔡京,后隔水有蔡京題,尾紙有昭文館大學士溥光于元大德七年(1303)題。該圖曾入南宋內府,清梁清標曾收藏該圖,后入清內府,卷首有乾隆帝御題詩。《石渠寶笈》(初編)著其貯御書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