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行至尾聲。翻看300多篇文物事業發展日歷,“歸來”無疑是其中亮眼的關鍵詞——
2月,美國返還3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4月,意大利返還中國700余件文物藝術品亮相國博;8月,流失日本的曾伯克父青銅組器被跨海追索回國;11月,圓明園馬首銅像昂首返京……
“這是神奇的一年,我們心想事成。”談及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一位文物工作者向記者發出這樣的感嘆。
歡迎關注公眾號:《收藏家大聯門》 后面精彩繼續
由清末至二十世紀四十年代,山河破碎、局勢動蕩,大量國寶珍玩南流至香港。新中國成立后,為避免國家永失珍寶,在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親自關心下,鄭振鐸等老一輩文物工作者深思熟慮,通過建立“香港秘密收購文物小組”等方式,在國計維艱之時仍為國家追回“二希”等大批珍貴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