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下一個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可見習慣有一種多么強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當然,生活中不是每個學生都是天生的“愛”學習者,這就需要家長做好陪伴和指引工作。
今天的“浙江家長學校”,杭州市時代小學酈云老師要和爸爸媽媽聊一聊如何陪伴孩子養成認真讀書的習慣~
聽課前當然是要為大家
介紹一下今天的主講教師
↓↓↓
酈 云
杭州時代小學副校長、杭州市教壇新秀,對小學語文、品德和地方課程有十余年研究和實踐經驗,曾獲省市區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所撰寫論文獲全國省市區一二等獎。
沒有流量的朋友也不要著急,小編也為大家簡單地整理了文字版的講課要點,爸爸媽媽們一定要記住啊!
如何陪,才能讓小孩認真讀書?
一、把爸爸拉近教養圈,才能如虎添翼
孩子的教養要靠父母,要全家一起動起來,尤其是爸爸更要動起來。少了另一半扯后腿,多了一個人的力量,阻力變助力,孩子的教育自然如虎添翼,不僅媽媽比較輕松,效果也能加強好幾倍。
二、用讀繪本的耐心幫助孩子養成讀書的習慣
很多的教育觀點提出,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這一點大多數家長都能認同。但是,養成孩子主動學習的習慣是父母的責任,這一點我們常常認識的不夠充分。在參與孩子讀書、寫作業、解決難題等長期且具體的陪伴中,你會了解孩子擅長于什么、有哪些困難、學習的情緒和心向如何,然后給予適當的幫助,牽著他們一步一步探尋未知、施展才能。
三、參與讀書、寫作業的過程,讓孩子體味成就感
孩子會讀書大多數是陪出來的,有的孩子不愿意讀書,是因為積累了太多不會,而不想讀。在陪著孩子讀書、寫作業的過程中,你可以很及時地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比如,在閱讀一本文學書時,孩子突然產生了一個能力所不能及的地理問題,你可以用自己已有的知識來回答,如果還不夠,就可以和孩子一起上網、尋找其他的書籍或資料。在這樣的過程中,孩子得到了未知問題的答案,也從中習得了一種探索未知的方法。在學習的過程中,得到的越多,成就感就越強。
在陪著孩子讀書、寫作業的過程中,你也會很容易地發現孩子身上潛藏著的優勢,并給予及時、適度的鼓勵,優勢朝著更優發展,不足加以調整和引領。從小陪孩子參與讀書、寫作業,是建立孩子讀書習慣的最佳途徑,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少,分數也越來越高,獲得的成就感多了,就會愿意且有動力學習。
當然,我們也會遇到一些很難發現優勢的孩子,因為這些孩子總是粗心大意,讓你不知道該鼓勵些什么。陪著孩子檢查作業可以改善粗心的問題。家長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檢查出錯誤,但并不是直接把孩子錯誤的地方圈出來。有些家長的成功經驗是,有錯誤只告訴孩子這頁有錯,錯幾題請他們自己檢查,訂正好了再拿回來檢查,訂正到全對為止。改正錯誤的過程也是探索成功的過程,孩子在進步的過程中也能獲得成就感。
四、讓孩子學會主動
1.讓孩子明白當學生的本分是讀書。
面對升學的壓力,很多的人認為現在的孩子讀書真辛苦。這種無形的言論,不能落入孩子心中。作為家長,我們要讓孩子了解當學生的本分就是讀書,主動讀書應成為習慣。
2.將約定進行到底,堅持不放棄。
和孩子約定某些規則或獎勵措施,以此來激勵孩子主動地做一些事情。但值得注意的是,孩子的主動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一年兩年甚至十年,一定要經歷陪伴的時間。
3.用方法教孩子主動學習。
配合老師教給孩子一些主動學習的方法。
各位爸爸媽媽,陪伴的十大原則請記好:
1.陪伴需要有父母好的身教。大人自己做不到的,不要要求孩子做到。
2.凡使用引導的方式。不要以命令的口氣、念念叨叨的語氣。
3.管好大人的情緒。耐心很重要。
4.不要用自己以前的經驗、觀念管教小孩。時空背景不一樣。
5.和孩子溝通,耐心傾聽,聆聽完孩子想說的話。
6.鼓勵、贊美要具體。孩子的正向行為要及時給予肯定。
7.獎賞不能太大、太奢侈。物質的不一定是最需要的。
8.共同制定的游戲規則要堅持。父母不能心太軟,懲罰也要有落實。
9.多讓孩子自己學著動手做。經驗是最好的老師。
10.多尊重、信任孩子的決定,讓他們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