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人。傳統方法現在看起來古老,但是現在還在使用肯定有一些優點。
【拓本不止有學習書法的一種實用價值,還有收藏價值,甚至還有歷史研究的價值。】
拓:(讀音同踏),在刻鑄有文字或圖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層紙,捶打后使凹凸分明,顯出文字圖像來:~印。~本。~片。
上面是網絡字典中解釋“拓”這個詞,“拓”當然有很多訣竅上面的解釋只是說了個大概,這里就不細說。
如果真要比較“拓本”與之對應的是碑刻的照片,而不是墨跡影印本。
初創于1953年日本二玄社,專門從事書法類圖書的出版。運用非常先進的攝影攝像技術結合打印技術,能夠非常還原書畫原作。
復印復制也是需要攝像攝影技術的,目前我國復制書畫原作水平還是不如日本。書法和學習書法有很多細節,攝影和攝像技術有一定的作用,不要高估有些方面還是不如“古老的土方法”。
一、拓本書法學習中有非常高的實用價值。
說到拓本石刻非常著名的碑,《大唐三藏圣教序碑》,唐太宗撰寫集王羲之而成刻石的一塊碑。《集王圣教序碑》刻立于唐咸亨三年(公元672年),1300多年過去了,看看這塊碑保存至今的現狀。
上圖是西安碑林博物館的圖片,如果去西安碑林看一看,大部分碑都有相當程度的磨損。不管如何好的攝影技術,都不可能如拓本的程度。
要解釋對著一塊石碑拍照沒有拓本好,這是一個科普問題。如果你帶著拓片影印本,到西安碑林原石上看,絕對沒有拓本來的清晰來的對比強烈。
對于絕大多數書法愛好者,包括絕大多數書法家,拓本和原碑區別并不大。而且拓本拓片,比起碑刻更加直觀,適合學習書法。
對于拓石碑,并不是沒有缺陷,但是缺陷不在于拓本本身。繼續往下說。
二、拓本有非常高的收藏價值,并且有歷史研究價值。
收藏價值和歷史研究價值,可以放在一起說。
2003年上海博物館斥450萬美元巨資,從美籍猶太人、收藏家安思遠手中購得《淳化閣帖》祖刻本的第四、六、七、八卷,在國內引起轟動。
《淳化閣帖》不管什么版本,都是拓本如上圖,但是不同時期的拓本收藏價值相差極大。
歷史研究價值:比如《集王圣教序碑》,存世至今超過1300年,歷經種種有各種損毀,攝影技術發明至今不到200年。各個時期的拓本和拓片,正好較為完整的保存當時《集王圣教序碑》的狀況。
《集王圣教序碑》宋代拓本精品當時存世者尚多,有人不惜重金購得。西安碑林周圍還是有賣拓片的情況,并且有些價格還不低。
這個就出現鑒定真假拓片的問題。鑒定《集王圣教序碑》拓本遂成一門專門學問,董其昌稱:紛、糺、何,以及內出的出字,少此五字者即是宋拓。
出現缺字和錯字,源自天災人禍,人禍占主要因素。有些原碑原石,就是因為被拓之后損壞的。
拓石碑對原石還是有一定程度的損害,這還是比較微小的損傷。有一些人唯一讓自己的拓本是“孤本”“最善本”拓完之后刻意損壞石碑。所以很多喜歡書法的人,包括啟功都在追求最好的拓本。上面說的上海圖書館買《淳化閣帖》,啟功先生非常積極的參與促成。
不要小看拓本的價值,尤其是對喜歡書法的人來說,好的拓本拓片非常非常的珍貴。
【一人有感】
書法說到底是寫字,當然應該與時俱進。拓本拓片能夠一直有重要的地位,說明自有不可替代性。
不要小看拓本的價值,尤其是對喜歡書法的人來說,好的拓本拓片非常非常的珍貴。不要高看科技的力量,科技再發達想要寫好字就必須要刻苦的練。
以我的知識,盡可能地客觀求真。能力有限,也有一定的取舍。如有補充,歡迎大家一起討論,一起進步。
我是一人,喜歡書畫和藝術相關,關注我。2020年1月6日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