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龍興寺佛教造像窖藏位于山東省青州市衡王府西街西部,1996年發掘。窖藏在龍興寺遺址北部,東西長8.7米,南北寬6.8米,深2米,窖底距地表3.45米。窖藏坑四壁垂直,內有長6.3米的南北向斜坡,底部平整,未經夯實。從窖藏內清理出佛教造像四百余尊,其數量大、質地多樣、延續時間長、雕刻技術精、貼金彩繪保存程度好,在我國佛教考古中實屬罕見。
窖藏造像存放有一定規律,為三層東西向排列,厚70-90厘米;較完整的身軀放置中間,完整的頭像沿坑壁存放。最上層的造像上發現有席紋,表明埋藏之前曾用葦席覆蓋。出土的造像有石灰石、漢白玉、花崗巖、陶、鐵、彩繪泥塑和木質造像等七種,其中前三種造像保存較好。絕大部分彩繪顏色保存較好,部分彩繪以佛教故事為題材,石質盧舍那法界人中像以出現較少,造像上的貼金也大部分保留。部分造像有紀年。紀年從北魏“永安二年”(529)到北宋“天圣四年”(1026),時間跨越五百年。造像中東魏時期背屏式造像高達305厘米,出有的造像高僅20厘米。這批造像為研究山東地區北朝佛教造像提供了一批珍貴的標本,是研究我國佛教美術史極為重要的實物資料。
彩繪石雕佛立像(殘高121.5厘米 北魏)
彩繪石雕脅侍菩薩像(殘高36厘米 北魏)
彩繪石雕菩薩立像(高95厘米 東魏)
彩繪石雕佛立像(高97厘米 北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