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射電子顯微鏡下的線粒體由雙層被膜和基質(matrix)組成(圖1-8)。被膜包括外膜(outer membrane)、內膜(inner membrane)和膜間隙(intermembrane space)三部分。外膜有可透性孔,允許分子量為10 kDa以下的分子通過;膜間隙是線粒體內外膜之間的空隙,腔隙寬約6~8nm,內含許多可溶性酶類、底物和輔助因子;內膜向腔內突出形成嵴(cristae),嵴有不同的形狀和排列方式,或分枝,或成復雜的網狀;一般來說,能量代謝旺盛,細胞中的線粒體的內膜上嵴的數目也多;嵴表面有許多圓球形顆粒,稱為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由頭、柄和基部三部分組成;基粒是ATP合成酶(ATP synthase)分布和氧化磷酸化進行的關鍵部位;基質內主要有與物質氧化分解(三羧酸循環、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等)有關的酶類以及脂類、蛋白質、核蛋白體和含鈣顆粒。此外,線粒體內還含有DNA等少量遺傳物質,具有遺傳上的相對獨立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