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數學 PK 初中數學
1、小學知識比較具體,基本以數和數的運用為主;但是初中知識比較抽象,開始引入符號的區別,除了處理數的運算之外,還得處理符號的運算,有的更多的是字母表示數。 2、小學學習數學,只學了整數、小數、分數等這些數的特征和四則運算,初中學習有理數,除了有理數的定義和運算之外,還需要學習有理數的性質,認識絕對值、相反數、倒數;而絕對值中還需要學會分類思想,比起小學的單一思想,相對會復雜很多。 3、初中的題目會多變,不像小學那樣基本題型固定,學生通過做很多題,記住題型便能應付考試,但是初中的題目會變化多端,所以初中的學習中需要落實知識點的透徹學習,更深入地學習知識點的來龍去脈,抓住知識的本質規律,才能做到靈活運用。 4、初中開始學業比較多,分配學習數學的時間相對會減少,所以要掌握學習數學的方法,才能做到輕松學習。 思維的區別 有理數運算是初中數學學習中比較常見的一種題型,下面我們以一道例題講解,小學同學和初中同學在做這種類型的題目在思考方式上應該有何不同? 解法一用到了小學通分的思想和方法,但這種方法到了初中在計算中會顯得很復雜,那么在初中數學的學習中,孩子應該如何調整解題思維呢?其實就是在小學知識的基礎上抓住“同”和“分”兩個規律,“同”就是同類一起計算,“分”就是分類型和分層次進行計算,孩子有了這種思維,才能靈活運用小學知識。 在上述例題中,解法一最為復雜,很有可能算不對,而這種解法恰恰就是小學知識中常見的解題思路,而初中階段,更多運用的是后面四種解法。小學數學學了六年加減乘除的運算,到了初中階段,基于小學學到的知識,要注意規律和方法方面的總結,如果解題還是按照小學的習慣,那么初中階段的數學學習會比較吃力。 有理數運算是初中數學中一切運算的基礎。它要求同學們在理解有理數的有關概念、法則的基礎上,能根據法則、公式等正確、迅速地進行運算,不僅如此,還要善于根據題目條件,將推理與計算相結合,靈活巧妙地選擇合理的簡捷的算法解決問題,從而提高運算能力,發展思維的敏捷性與靈活性。 學會自助學習 初中階段的數學在教學進度、思維方式和學習方式上與小學階段多有不同。小學階段,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較強,而到了初中,知識量越來越多,學生必須要學會自主學習,通過每天的預習、復習、訓練、知識總結等環節才能鞏固和深化所學知識點。 小學一般是老師教什么學生學什么,對于其中的原理探索比較少,而到了初中,學習代數式后,學生就會很清楚地通過計算推理來理解各種變形,曾經學過的公式也立即知其所以然了。 初中階段的學習更加注重學生學習能力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家長萬萬不可因為暑假就太過于放松孩子的學習,一定要重視起來。建議小升初的孩子們從暑期就開始培養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學會找出重點,學會從基本知識點切入并逐步解決復雜的問題。 學生要想做好暑假小升初的銜接工作,就必須要克服一個“懶”字,突出“勤”字,不僅要勤動手更要勤動腦,培養動手和動腦這兩大能力。動手就是每天都要做一些練習題,多動手實踐。動腦就是要多思考,遇到不會的問題不要放棄或者直接找家長幫忙,而是要學會自己思考,通過總結知識規律找到解題規律,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從而真正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