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現在孩子們的邏輯思維啟蒙特別重要,如果你身邊有正在讀幼兒園大班,或者剛進入小學的孩子,也許你會聽到他們的家長,這樣抱怨:“我家孩子,就是對數學沒興趣,連數數也不愿意。”
在孩子的早期階段,我們自己可以對寶寶進行哪些數學啟蒙呢?今天小編來給你支支招。
一、 將數字變得形象化
數學具有抽象性,而寶寶的思維是以直覺形象思維為主,所以教寶寶認識數字時,最好給寶寶展現具體直觀的圖像,便于寶寶認知和理解。在認識數字時,讓寶寶邊看卡片邊念數字謠,來加深寶寶對數字的大致印象。
接著,可以帶寶寶外出認認門牌、汽車車牌等。你可以先念1或2個數字讓寶寶指認,也可以你點數字,讓寶寶來念。
二、 在生活中激發寶寶的邏輯思維
讓寶寶通過操作熟練的事物,建立起大小、一一對應、分類、排序等概念。父母們可以根據寶寶的年齡特點,來選擇合適的方式:
1歲左右的寶寶
用一些生活中的用品或玩具來比大小。問問寶寶哪個大哪個小,切記不要直接告訴寶寶答案,要引導寶寶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得出結論。因為如果在父母的幫助下,寶寶表面看來是知道了,實際卻沒有真正的理解。
其次,比大小不要限定標準答案,忌用最大或最小。而應用比較規范的語言回答。比如: A和B比大小,A大,B小。最后,讓寶寶通過比較來驗證,并給予獎勵。
2-2.5歲左右的寶寶
可以建立一一對應的關系。你不妨讓寶寶在吃飯之前查看一下,是否是一人一碗,一雙筷子,一把勺子等。寶寶大一點的時候,可以讓寶寶獨立完成分餐具的工作。
3歲左右的寶寶
可以通過數瓶蓋、鈕扣、積木、撲克牌等生活用品來獲得有關分類、排序、比較、匹配等數學知識和技能,掌握粗淺的數學概念。
三、創造數學游戲讓寶寶參與
父母不要一廂情愿地教,更不要為了追求知識量,強行給寶寶灌入大量知識。不要苛求寶寶要達到什么程度的數學能力,啟蒙教育是為了日后的學習做準備的。
撲克游戲
找家家——練習分類
1、按圖形給撲克牌分類,圖形一樣的撲克牌為一類;
2、按顏色給撲克牌分類,紅色一類,黑色一類;
比大小——練習比較數的大小
把牌分成兩份(年齡小的寶寶可以選1—5的撲克牌,年齡大的寶貝可以選1-10的撲克牌),和寶寶一人一半,每人出一張牌,看誰出得牌大,那這兩張牌就歸誰,最后誰得到的牌多,誰就是勝利者。
快樂接龍——了解數序和大小
分完牌后可以先從3開始出牌,按照3、2、1的順序接龍,也可按4、5、6的順序接龍。誰的牌最先出完,誰就算贏。
積木游戲
認識圖形
玩積木游戲中,寶寶不知不覺認識了許多圖形,比如:圓形、三角形、長方形等。同時也學會了數數、分辨大小,更加強形狀差異的觀察和辨別能力,提升了數學智能。
組合的概念
寶寶會把六塊一樣大小的長方形積木拼合成一個大的長方形,聰明的寶寶會把長方形想象成蛋糕,這時可以教給寶寶幾分之幾的數學概念,方便寶寶理解。
小編寄語:爸爸媽媽在對寶寶進行數學啟蒙教育時,要注重孩子的理解,因為數學啟蒙和其它啟蒙相比較,更需要循序漸進,無法達成跳躍式的學習。數學啟蒙階段,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對數學感興趣,并且養成好的學習習慣。
原來寶寶抓耳朵,是在暗示有這些問題啊!
比起缺鈣,缺這個才嚴重,直接影響智力!
允許孩子哭,比逗孩子笑更重要
寶寶睡醒之后,做這個動作說明比同齡孩子更聰明
再累也不要讓寶寶和老人睡!其中的危害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