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典詩詞當中,有不少描寫女性閨怨的詩詞。這些詩詞很大程度上是詩人的自憐,因為寫出這些詩篇的詩人們往往仕途不順,特別羨慕那些仕途一帆風順的人,所以他們以被遺棄的怨婦、思婦為寫作對象,實際上是為了抒發自己不受重視、不得志的思想情感。但是這些詩作,對于女性被遺棄的形象和心情描寫的都極為貼切,也就分外感人。
比如在唐詩三百首中的這首經典七絕,是王昌齡最出色的也是最哀怨的七絕古詩,寫出了“向來只聞新人笑,有誰聽到舊人哭”的悲涼和哀怨。且看:
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
這首詩的題目是《春宮怨》,是王昌齡入選唐詩三百首的重要七絕代表作。這首古詩所寫到的是漢代皇帝漢武帝和衛子夫之間的故事,卻也在映射唐玄宗和楊玉環之間的關系,同時也以失寵女子來寓意自己的懷才不遇。
開篇兩句寫出了“舊人哭”,以春景寓意其中。一句“昨夜風開露井桃,未央前殿月輪高”詩人寫出了當時的環境和時令,寫的是春暖花開的季節,還以“月輪高”點明是晚上。在這樣的一個夜晚,本應該是佳人和郎君共度良宵之時,而此時的詩人只看到“月輪高”,圓月象征著圓滿,但是此時月亮距離自己很遠,其中寓意也是不言而明了。
后面兩句則寫出了“新人笑”。一句“平陽歌舞新承寵,簾外春寒賜錦袍”寫的是漢武帝和衛子夫的新寵之喜。在平陽公主的歌舞會上,漢武帝邂逅了衛子夫,兩人濃情蜜意不必多言。而春寒料峭之時,漢武帝擔心春寒會讓衛子夫感受到寒冷,所以“賜錦袍”。這其中是“新人笑”的具體細節。
而在這樣的反襯之下,又有誰還會記起那個“未央前殿月輪高”的被忘卻的女子?那個被皇帝厭棄的棄婦?
兩者一對比,這首詩中的悲涼就顯現出來了。而且在詩篇當中,浸透了詩人王昌齡沉痛的個人體驗。王昌齡30歲左右進士及第,此后職位卻一再遭貶,甚至到了嶺南之地!如此的境遇自然讓王昌齡分外想念在京城的日子,也就很能以棄婦的心情和態度表達出詩人的態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