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殊(991—1055),字同叔,撫州臨川人,北宋著名文學家、政治家。晏殊從小聰明好學,十四歲即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后官至宰相。晏殊仕途順利、官運亨通,一生富貴悠閑,沒遇到什么大的挫折,他的詞也因而具有一種富貴雍容的氣派。晏殊的詞語言婉麗,音韻和諧,工巧凝練,意境清新,多表現詩酒生活的悠閑情致,以及在這種生活中產生的感觸和閑愁。《清平樂·金風細細》就是典例,此詞通過描寫初秋時節的景象,抒發了詞人的淡淡憂愁。
清平樂
晏殊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
注
金風:秋風,古代以陰陽五行解釋季節演變,秋屬金,故稱秋風為金風。
綠酒:古代土法釀酒,酒色黃綠,詩人稱之為綠酒。
紫薇朱槿:兩種花卉,花色美麗。
參考譯文
微微的秋風正在細細吹拂,梧桐樹葉正在輕飄飄墜下。初嘗香醇綠酒讓人陶醉,在小窗之前一枕酣眠濃睡。紫薇和朱槿在秋寒里凋殘,只有夕陽映照著樓閣欄桿。雙燕到了將要南歸的季節,鑲銀箔的屏風昨夜已微寒。
這首詞通過描寫初秋時節的景象,營造了一種冷清索寞的意境,抒發了詞人淡淡的愁思。
“金風細細,葉葉梧桐墜”微微秋風吹拂著,片片梧桐葉落下。首二句在寫景中點明時令,渲染出一種清雅的氛圍。以“細細”狀金風顯得平靜、悠閑。“葉葉”這兩個名詞相連用,在讀者面前展開葉子片片飄落的景象,顯得很有次序,很有節奏。“綠酒初嘗人易醉,一枕小窗濃睡。”寫詞人飲了幾杯綠酒,便醉眠了。詞人淺嘗輒醉,淡淡的一筆,渲染出略帶愁緒的氛圍。尾句點出醉后“濃睡”的結果。小飲何以“易醉”?淺醉何以“濃睡”?原來詞人有一點閑愁。詞的上片并未點出愁情,但字里行間卻透出淡淡的閑愁。
“紫薇朱槿花殘,斜陽卻照闌干”寫酒醒時所見:紫薇和朱槿已凋殘,只有夕陽照著樓閣欄桿。衰敗的紫薇、朱槿,暗示夏季已過,秋季來臨。后句緊承前句,寫照在欄桿上的斜陽,體現著時間的流逝。殘花、斜陽這些景象無不使詞人觸景生情,生出寥落之感。“雙燕欲歸時節,銀屏昨夜微寒”詞人由眼前景想到此時正是燕子回南方過冬的時節,屏風昨夜已有些寒冷。燕子成雙成對對比詞人醉后孤身獨宿,這樣的境況怎不讓人心生凄涼、落寞之感?結尾兩句既惜燕歸,又傷人獨,寓情于景,含蓄蘊藉,令人低徊不盡。
這首詞也是《珠玉詞》中的名篇。作者用精細的筆觸和閑雅的情調,寫淡淡的秋感,妙不在著意為之,而自然溫婉,實乃不可多得的佳作,值得一讀再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