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園林甲天下,蘇州園林甲江南“
亭臺樓閣,園林密布,白墻粉黛,小橋流水...蘇州是一個極富江南韻致的美麗城市。
蘇州之美像極了這里的人,內斂而溫潤。
很多人說“人家盡枕河”是一件過于美麗的事情,好比金陵的六朝胭粉滌蕩在夜淮河;好比烏篷船上烏氈帽下茴香豆和陳年老酒的濃香……
然而這一些的美麗和風華,卻都不足以比擬蘇州。
無論是小橋流水、粉墻黛瓦,還是吳儂軟語,都是蘇州這個古老的城市給我們帶來的安詳和寧靜。
無論是信步小橋、蔭下輕憩,還是老友相逢或新朋偶遇...
蘇州總是會在一個不經意間用她沉淀了2500年的吳門血脈在喧嘩的鬧市呈現給你一個深入骨髓的安詳。
讓你知道何之謂“大隱隱于世”,何之謂“潤物細無聲”……
走進姑蘇第一名街——七里山塘
山塘街宛如一位優雅、端莊的大家閨秀靜立于古城之中。
這里聚集著不少老蘇州,有山塘人家特有的恬靜閑適生活,述說著百年來小小古城的富庶繁華。
整條街衢,店鋪林立,商賈云集。保存下來的街景與建筑,既有原汁原味的古典神韻,又無可避免地滲透進了許多近現代的元素。
觀賞山塘街的白天和夜晚,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感受。
白天佇立在街心石橋上,放眼眺望兩岸的黛瓦粉墻,枕河人家,舟來楫往...一股濃郁的水鄉風情畫卷撲面而來。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山塘更獨有韻味,游船畫舫款款而過,在倒映著彩燈的河面上蕩起了漣漪。
山塘河水還在腳下流淌著,眼前卻不禁又一亮,對岸是另一番的景象,銜接了彼岸的霓彩夢幻勝境,身心先自掉進了這富貴溫柔之鄉。
古戲樓從七點左右便開始有昆曲表演,小小的舞臺演繹著江南古時的傳說與故事,在傳統的曲調中,使人心生遐想。
如果說山塘街宛如一位大家閨秀,那么平江路則猶如一位清新、俊秀的文藝青年。
平江路,是蘇州古城迄今為止保存最為完整的一個區域,堪稱古城縮影。
文藝氣息的路牌、漂亮精致的靜物,各式各樣的特色小店,小資又精致,恰恰對平江路起到了點睛之妙。
不過相比商鋪林立的商業街,我還是最喜歡老街。
老巷子里藏著老蘇州人,老生活,當然也藏著最初的,最深厚的蘇州味道。
那些河岸邊的墻角自然流露出的歲月痕跡,是平江路真正的韻味和靈魂。
白墻灰瓦上剝落的斑駁,小賣部里搓麻將的聲音,好像是時光的皺紋,越老越有味道。
古色古香,小橋流水,從街的這一頭走到那一頭,用心去感覺這里的閑暇生活,你會發現不一樣的美。
夜晚的平江路相對安靜,沒有什么酒吧的喧囂,隨處可見的詩與花的牌匾和燈籠。
這時無需跟著游人走得太快,只坐在石板上吹著晚風,看游人如織,聽時而飄來的昆曲,就十分美好。
除去平江路和山塘街,蘇州還有一個不得不去的地方。它就是虎丘。
虎丘本身面積不算大,山也不太高,但是里面的歷史典故卻很多,可謂三步一典故,五步一傳說。
像試劍石、憨憨泉、蘇武練兵場...這都是專屬于虎丘的典故和神秘。
虎丘塔,擁有和蘇州城一樣的年代感,滄桑的陳舊感,想一部史歌,樹立在華夏大地,見證著蘇州城的一切傳說。
在這里聽著那些傳說看看劍池,看看斜塔,走走停停,感慨萬千卻又心滿意足。
蘇州的好,也在不斷的發現里。
游走古城蘇州,不用擔心找不到樂子。
在山塘街的評彈博物館聽一曲評彈,或找一個小館,聽上一曲昆曲。
又或在微風徐徐的夜晚,夜游護城河,蘇州的精致和柔美就和盤托出了。
提到蘇州,大家的第一反應總是園林和小橋流水。其實蘇州蘇州不光有園林,隱藏在大街小巷的小吃點心也是冠絕江南的。
每天的早餐可以不帶重樣的吃上一個月:
海棠糕▼
松鼠鱖魚▼
爆魚面▼
蟹粉小籠▼
生煎包▼
烤月餅▼
十全街、鳳凰街、松鶴樓(觀前店)、得月樓(老樓店)、啞巴生煎(臨頓路店)等,都是不錯的尋吃處。
這就是蘇州。
散發出濃濃的年代感,卻又有著濃濃的文藝氣息。
遍布了鱗次櫛比的商號,卻又有著回歸寧靜的愜意...
不妨給自己創造一個“偷懶”的機會,去這座溫潤的小城,放慢腳步,找回曾經那個熱愛生活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