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悅 行書《道德經》
宿悅,別署宿月,大居。1964年出生于北京。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北京書協會員,海峽兩岸書畫家聯誼會會員,中國文物學會會員。
宿悅,自幼在父親指導下學習書法。15歲時,拜駱舒煥先生為師,書法初學柳公權,后轉習褚遂良,行草以二王為宗,兼習金文及小篆。篆刻入手西泠八家,后攻習漢印及戰國璽,尤其于后者用功最勤。
1980年初,參加北京市中小學生書法比賽,獲一等獎。1981年開始在《書法》、《人民日報》等數十家報刊上發表作品,逾百次。
1988年由中風文聯班版公司出版《宿悅篆刻》。
1990年由香港大道文化出版社公司出版《宿悅篆刻(作品精選)》,同年,經啟功先生親自推薦,被中國書協吸收為會員。
1990年5月參加中國書協“書圣杯國際書法展”。
1991年參與中國書協《中國書法藝術大成》的編選工作.
1991年5月參加中國書協“中直會員作品展”。
1992年6月參加“第二屆北京.、東京書法聯展”。
1994年入選《中國文藝家傳集》第三部書法卷。
2002年入選《中國書畫藝術辭典》印人集錄.
2005年全國發行中國當代書畫名家精品系列中國郵政明信片《宿悅專輯》一套。
2005年底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宿悅書法篆刻集》。
《道德經》洋洋五千言,氣韻一貫到底,陽陰相附、燥潤相生。通過書法的表現,老子博大精深的思想內涵也仿佛離觀者更加靠近了,其[致虛極、守靜篤]的觀點在宿悅的線條中得到了很好的展現。老子說:[慎終如始,則無敗事。]宿悅于書法、篆刻始終如一、專心致志地不斷積累經驗,看似古板,但絕對是通途。這在當今社會也是很難得的,他耐得住寂寞,不為利益所驅使,可以說是心無旁騖。宿悅很早就在藝術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的篆刻集于一九八八年出版發行,康殷先生題寫了書名,董壽平、啟功、傅大卣等名家題詞。一九九○年他的第二本篆刻集也出版了,同年,啟功先生親自推薦他加入中國書協。對于一位二十來歲的年輕人來說,藝術作品得到了專家的肯定,并被國家級書法組織吸收為會員,無疑是風光和榮耀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