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個概念很火,叫中年油膩,其實現在不僅中年油膩,很多青年也油膩起來了。是什么導致了油膩?
沒錯,是痰濕。
如今這個時代痰濕的人越來越多。吃的太好,坐的太久,動的太少,很多人不到中年,就開始發福,迫不及待地油膩起來,個個都挺著啤酒肚。
其實,所謂的痰濕,是指人體內津液的異常積留,消化系統運作失常的一種癥狀——如果脾的運化功能失調,就會導致“痰濕”,進而導致肥胖。
我們仔細說說痰濕的癥狀:
1 頭油很重。頭發像打了摩絲一樣,幾天不洗可以捋成一團。慢慢的頭發就會掉,就像一塊地,肥料多了莊稼被熏死了,這就是所謂的脂溢性脫發。
2 臉上油多,而且很容易長痘痘,這種痘痘的比較碩大,不像青春痘那么鮮紅。
3 大肚腩,肚子圓滾滾的,有的甚至低下頭看不到自己的腳尖。
4 大便很不爽,上廁所的時間很長,浪費的手紙也很多,大便黏膩,很臭,怎么也沖不掉,必須要用刷子。
5 胃口不好,吃飯不香,不知道什么叫餓,稍微多吃一點就會胃脹腹脹。但是喜歡吃肉,喝點酒胃口就開了。
6 會有口臭,會有腳氣,會有痛風,會有陰囊潮濕,會有白帶異味……
7 他們的舌頭,伸出來很膩,舌苔厚厚的,會發黃,也可能不黃,但就是很厚很厚。
以上七點,滿足一半基本就可以確定是痰濕了。
對于痰濕,根源在脾,脾為生痰之源,諸濕腫滿皆屬于脾,脾不但要運化食物中的精微物質,還要運化水液。如果脾的運化失調,身體的廢水就排不出去,被脾運化到肺里,肺的宣化功能是有限的,多余的化不掉只好變成痰濕,存在肺里。
所以加強脾胃的運化能力是關鍵。
醫圣張仲景在《金匱要略》里記載了“祛濕奇方”——紅豆薏米茶就是不錯的選擇。
配方:針對濕氣、食欲不振
藥材:薏苡仁、紅豆、荷葉、桑葉、梔子、橘皮、茯苓、大麥
來源:《金匱要略》
薏苡仁:性涼,味甘、淡。歸脾經、胃經、肺經,《神農本草經》將其列為上品,它可以治濕痹,利腸胃,消水腫,健脾益胃,久服輕身益氣。
紅豆:《中藥典籍》中頭記載,用紅豆入藥,有行血補血、健脾去濕、利水消腫之效,堅持用紅豆和薏苡仁泡水喝,能促進血液循環,及時排除濕寒之氣,紅豆還可以祛濕暖宮,是驅寒的佳品。
這2種藥材放在一起藥效奇佳,想祛濕更快的話,不妨配合一些利脾胃的其他食材,如荷葉、桑葉、梔子、橘皮、茯苓、大麥等等,利濕同時健脾益氣。脾氣足了,濕氣就弱了。
如果濕氣比較嚴重,這個配方應堅持每天起床喝一次,情況改善后可以改為2-3天一次,堅持1個月癥狀就會得到很好改善。
很多人問我:醫師,有沒有做好的茶包?我自己配制的話,又貴又麻煩!
考慮到朋友們的難處,我上架了一款手工制作的茶包,就是采用的上述成分,每次沖泡1袋就可以。
這是我取純正藥材,手工切碎,可以看得見的,這個是真的好用,一盒69元,一天一包,可以泡一個月,一天的話也就2元多,健脾化濕、補益脾胃,不貴,我自己也在用。
已經收到的朋友說東西很好,感受不錯,祛濕確實好呀,可以試試哦!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