棗樹修剪技術
棗樹夏剪復壯高產
夏季修剪棗樹,可控制棗頭的生長發育,減少養分消耗,復壯樹勢,擴大結果面積。
夏剪棗樹,適時最關鍵,一般可在新棗頭長到30厘米以上時分期進行。剪得過早,一次枝上棗股易萌發新棗頭,影響坐果;剪得過晚,營養生長加速,多頭競爭,會過多消耗養分。
棗樹夏季修剪的具體方法是:
一、疏枝。疏除堂內過密的多年生枝和骨干枝上萌生的新棗頭。枝條疏散,紅棗滿串。所以,凡位置不當、不計劃留作更新枝利用的,都要盡早疏除。
二、摘心。就是剪掉棗頭頂端的芽。一般摘掉幼嫩部分10厘米左右,摘心部位以下保留4至6個二次枝。對幼樹中心枝和主、側枝摘心,能促進萌發新枝;對弱枝、水平枝、二次枝上的棗頭輕摘心,能促進生長;對強旺枝、延長枝、更枝的棗頭重摘心,能集中養分,促進二次枝和棗果的發育,增加棗股數量,提高坐果率。
三、整枝。對偏冠樹缺枝或有空間的,可將膛內枝和徒長枝拉出來,填補空間,以調整偏冠,擴大結果部位。對整形期間的幼樹,可用木棍支撐、捆綁,也可用繩索墜拉,使第一層主枝開張角保持在60度左右。
四、抹芽。將主干和骨干枝上萌生的無用嫩芽抹去,以節省養分。
五、緩放。對留作主枝及側枝的延長枝及主果枝,當年棗頭不做處理,使其繼續延長生長,擴大樹冠,增加結果面積。
六、除蘗。對根部滋生的根蘗,如不打算留作種苗的,要及早鏟除,以免無用根蘗爭分營養。
棗樹的夏季修剪技術
棗樹夏季修剪是指生長季的修剪,多在5-7月份進行。夏剪的目的在于抑制棗頭過多過長生長,減少無益的養分消耗,調節營養的流向,改善光照條件,提高坐果率,促進果實發育,提高產量和質量,同時培養良好的結果枝組,增強樹勢。夏剪的內容有:
1、抹芽。對于剛萌發無利用價值的棗頭,應及早從基部抹除,以節約養分,利于通風透光。
2、摘心。萌芽展葉后到6月份,可對棗頭一次枝、二次枝、棗吊進行摘心,阻止其加長生長,有利于當年結果和培養健壯的結果枝組。對棗頭一次枝,摘心程度依棗頭所處的空間大小和長勢而定。一般弱枝重摘心(留2-4個二次枝),壯枝輕摘心(留4-7個二次枝)。對矮密棗園也可對二次枝和棗吊進行摘心。摘心程度要適度,過強時雖當年結果很多,但影響結果面積增大,往往翌年二次枝上大量萌發棗頭。過輕時,坐果率降低,品質差,結果枝組偏弱。
3、開甲。一般在棗樹盛花期(30%一50%的花開放時)進行。 4、拉枝。一般在5-7月份進行,使枝條分布勻稱,冠內通風透光良好。
不同樹齡棗樹的冬剪技術
幼樹 幼樹樹體生長旺盛,新梢生長量大,二次枝抽生數量多,樹冠迅速擴大,修剪應做到整形和結果兼顧。主、側枝的延長枝一般留全枝長的2/3進行剪截,并疏除剪口下1~2個二次枝。對密擠枝、交叉枝、重疊枝和無生長空間的徒長枝進行疏除,控制競爭枝、直立旺枝的生長。對生長中庸、角度開張的發育枝應緩放,過長或后部出現“光腿”的枝條應適度回縮,增加結果枝的數量,培養成結果枝組。對生長較弱的幼樹應適當短截,疏除過密細弱枝,多保留健壯枝,拉平直立的枝作為奉養枝,以促發健壯的結果枝。
結果樹 結果樹樹冠已基本形成,擴冠已不再是主要任務,修剪的重點是維持良好的樹體結構,保持樹體的生長勢,調節生長和結果的關系,延長結果年限。冬剪時可根據枝條長勢、樹冠各部位的空間情況,適當疏密、截弱,以保持穩定的結果部位和生長勢。對各級延長枝,一般剪去當年生枝的1/3至2/3,并疏除剪口下1~2個二次枝。已郁閉的密植園,剪截延長枝后不再疏除剪口下的二次枝,以控制樹冠大小。對衰弱的主枝、側枝、多年生輔養枝、結果枝組、下垂枝,在有健壯枝的部位進行回縮更新或抬高角度,使其恢復生長勢。樹冠上部應注意及早落頭開心。打開“天窗”,并回縮或疏除樹冠上部和外圍的過密枝、強旺枝,以改善內膛光照。對各部位失去結果能力的衰弱棗股,應及早疏除或回縮更新。
衰老樹 衰老樹樹冠逐漸縮小,生長轉弱,冠內出現大量的枯死枝,結果部位外移,產量下降。修剪任務是更新骨干枝和結果枝組,增強樹勢,促其“返老還童”。要利用中下部角度小、生長健壯的枝換頭,或在較直立的枝段回縮,促使隱芽萌發更新。利用好位置適當的徒長枝,將其培養為骨干枝和結果枝組。對結果枝和結果枝組,要本著“去弱留強”的原則,選留壯枝、壯芽進行更新修剪。對難以更新的極度衰弱樹,可在加強土肥水管理的基礎上,對主側枝及大枝組在10~15年生部位進行一次性全樹大更新,當年即可萌發大量新枝,并采取抹芽、摘心和冬剪等措施。
金絲小棗冬季整形修剪方法
金絲小棗是我國北方的優良品種,栽培歷史悠久,資源豐富。筆者通過多年的生產實踐,現將金絲小棗整形修剪技術總結如下,供生產中參考應用。
1.冬季整形修剪的時期
從11月中下旬落葉至翌年4月上旬發芽前。一般以春季發芽前最佳,此時天氣溫暖,剪鋸口不易風干。
2.幼樹整形修剪的方法
(1)適宜樹形
金絲小棗喜光性強、干性強,適宜采用主干疏層形(也可采用開心形)。其結構是:全樹有主枝7-8個,分3-4層,相間著生于中央領導干上。第一層主枝3個,開張角度60-70度,每個主枝上分生2-3個側枝,側枝間距70-100厘米,第一側枝距中干50厘米左右;第二、三、四層主枝配備1-2個側枝,各層之間保持距離100厘米左右,各層主枝交錯排列,樹干高度100厘米左右。棗園宜矮,間作宜高。
(2)定干方法可根據幼樹的高度來確定。
幼樹高度在100厘米左右,不夠定干高度者,用清干法。逐年清除樹干下部過低的二次枝和發育枝,清干高度控制在樹干高度的1/3,保持2/3的樹冠,多留枝葉,促進幼樹快長。當幼樹長到樹干高度以上時,在樹干高度以上30-50厘米的整形帶內選配第一層主枝,可選擇3個方向適宜的二次枝截留1-2節,刺激二次枝節上的正芽萌發棗頭培養主枝,中干頂部短截或摘心控制,促生主枝。
樹高200厘米左右的幼樹,將其頂部剪除,在樹干高度以上30-50厘米的整形帶內短截二次枝或選擇合適的棗頭培養第一層主枝。
(3)主側枝及結果枝組的培養
通過延長頭短截、疏除二次枝或重截二次枝(留1-2節),二次枝節上或下面的正芽就會萌發棗頭,對培養主側枝的棗頭,在7-8月進行摘心,控制加長生長,促進加粗生長,增加其負載能力。按樹形耍求,第一層主枝培養成后,待中央領導干長到第2、3、4層高度后,再用同樣的方法培養各層主側枝。結果枝組的培養比較簡單,健壯棗頭上的二次枝結果能力很強,是現成的小型結果枝組,結果枝組主要配備在主側枝兩側,背上宜少、宜小,層間可配備適量的結果枝組。枝組的大小可根據空間大小和擋光情況而定,使其互不擋光互不摩擦。
3.結果樹的修剪
結果樹要保持良好的樹形結構,使樹冠通風透光。修剪的主要任務就是疏除交叉枝、過密枝、重疊枝、病蟲枝、干枯枝、細弱枝,對下垂衰弱枝回縮到健壯部位,通過短截、回縮等措施不斷培新組果枝組,更新復壯老枝組和骨干枝,使全樹60%-70%的結果枝組保持在3-6年的結果旺盛期。
密植棗園修剪技術
密植棗園栽培密度高,通風透光差,修剪技術不同于一般的棗園。其修剪技術有如下特點:
一、樹形隨著栽培密度的增大,樹形趨于簡化,骨干枝數目和分級枝次減少。樹形多采用兩層延遲開心形、改良小冠形(大盤子托個紡錘體)、自由紡錘形、細長紡錘形、圓柱形、扇形、挺身V形。整形以早期豐產為目的,不刻意追求典型的樹形。總的原則是幼樹期盡可能培養大量的臨時、過渡、中小型、水平狀態的結果枝組假組按包含3、5、7個二次枝分為小、中、大型枝組,按結果2、3、4年劃分為臨時、過渡、永久性結果枝組),保證枝條每天有3~5小時的直射光,做到結果與整形同步。在第1層厚35~50厘米的葉幕層內,做到大枝稀,結果枝密,外圍稀內膛密。
二、整形技術改傳統3~4年清干法整形為快速成形與早期豐產同步進行。主枝上不設側枝而直接著生各類結果枝組。在第1層葉幕層內,除2~3個擴冠枝以外的所有枝條應在夏季連續進行2~3次摘心,秋季再擰枝軟化為水平狀態枝組。待結果后逐年回縮,改善樹體光照條件。具體進程如下:
第1年培養足夠數量的飽滿主芽。定植后,在苗木距離地面30~40厘米處重短截,待部分新生棗頭長至5厘米左右時,對未萌發新棗頭的苗木剪口下萌生的棗吊剪留1/4,促發新生棗頭,6月中下旬摘去幼棗。7月上中旬在新棗頭剛長出第5或第6個二次枝時摘心,控制其延長生長,當年可培養5~6個成熟健壯的二次枝。
第2年培養樹形及大量的各類結果枝組。①開春后到萌芽前,盡量多促發枝勢平衡的新棗頭。從上到下,第1個二次枝剪留3個棗股,并摳去其背上棗股;第2個二次枝剪曹1~2個棗股,同時抹去側生主芽;第3個二次枝剪留1~2個棗股,剪口棗股留背上方位;剪除第4、5、6個二次枝,同時在著生第4個二次枝的側生主芽下輕刻,在著生第6個二次枝的側生主芽上方刻傷,逐漸培養6~7個長勢平衡的新生棗頭。②及早摘心。5月下旬除中心干以外,對所有剛長出4~5個二次枝的新棗頭摘心,隨后及時葉面追肥2次,培養飽滿二次枝側生主芽。③中期夏剪。6月中旬摘心枝條由綠變褐時對第1個二次枝剪留1個棗股。同時株追施尿素0.1公斤,澆大水1次,可促生2個新生強壯棗頭。④早秋控勢。9月上旬,在40厘米整形帶內選擇角度開張、方位合適的2~3個擴冠枝,其余所有枝條擰枝處理,使其成為水平或下垂狀態的結果枝組。⑤晚秋摘心復壯樹勢。霜降前20天對所有未停止生長的枝條摘心。
第3年培養第2層主枝及大量小型枝組。擴冠枝剪留1個棗股,緩勢擴冠。采取環刻法培養結果枝組,即在需萌枝部位前環刻,同時二次枝剪留1個棗股,促萌2個新生棗頭,夏季適時摘心。中心干上二次枝剪留2~3個棗股讓其結果,新發棗頭留2個新生二次枝及早摘心。樹高2米時落頭,于6月中旬培養2個60厘米長單軸延伸新棗頭,通過拿枝軟化培養為呈水平狀態的永久中型枝組。
第4年,在樹冠覆蓋率達70%時進行花期化控。花期抹去過多嫩芽,所有立次枝剪去前端2~3個結果能力差的棗股,以便集中樹體營養,提高坐果率,并用化學藥劑控制樹冠進一步擴大。
三、整枝 8月中、下旬除選留的2~3個擴冠枝外,其余枝條全部進行拿枝、擰枝處理,使之軟化呈水平狀,個別壯枝需進行2次軟化處理,以緩和幼樹長勢。
四、擴冠枝復壯于9月下旬,晚箱前20~30天,對擴冠枝的二次枝在下年培養枝組處剪截。來年開春后剪留1個棗股,剪口側生主芽萌發新棗頭擴大樹冠,棗股芽萌發的棗頭視空間大小摘心、擰枝,培養成為結果枝組。
五、控冠技術由以前單純的回縮修剪控冠轉向果控、化控、肥控等綜合措施調控。化控常用每株土施1.5~2.0克PP333,肥控方面包括增施磷鉀肥,合理施氮肥、微肥、專用肥、稀土元素等。
六、定干技術利用棗樹二芽三枝相互轉化習性,采用低定干、剪棗吊、夏摘心的措施,定植當年即可培育出飽滿的主芽。第2年夏季適時修剪,促萌新棗頭,解決早期豐產對枝量(每平方米80~100個有效棗股)的要求,同時在培養樹形方面也有了大量可供選擇的理想枝條。
七、枝組培養通過截、摘、放、拿等方法,使各類枝組以水平狀態單軸延伸,當年培養一定數量水平狀態的中庸枝組,待結果后逐年回縮成較緊湊的結果枝組。這樣通過春刻芽、夏摘心、夏短截、秋開角4次修剪,基本上使樹體能夠按人為的栽培要求生長發育。另外,除地上修剪外,遇到過度降雨年份,根系的修剪也應受到重視。
盛果期棗樹“五字”修剪法
1、疏:疏除冠內輪生、并生、徒長、重疊、密擠、病蟲、干枯枝,以打開冠層,使其透光通風,為留下的枝條創造良好的條件。
2、縮:即對多年生枝先端下垂部分回縮到壯段、壯芽處,抬高枝條角度,增強生長勢。剪口下若有二次枝可剪除,促其萌發新棗頭。對過度衰弱的各級骨干枝應適當回縮,促進潛伏芽發出新枝,重新培養出主枝延長枝和側枝,充實內膛。當骨干枝上出現更新枝時,可再次接回縮至更新枝處。
3 、堵:即把棗頭延長枝剪掉一段,又稱短截。對棗頭延長枝只剪一剪子,剪后一般不出枝,故有"一剪子堵"的說法。各級骨干枝上不做延長枝的棗頭生長過長時,應截短,控制其繼續延伸,使結構緊湊、下部棗股和二次枝得到復壯,培養成健壯的結果枝組。對連年單軸延伸、后部二次枝細弱的主枝延長枝,可剪除延長枝30
4、放:促進棗頭繼續延伸的方法叫放。有三種措施:⑴經過上回修剪的骨干枝剪口下萌生的新棗頭,選留方向好、長勢壯的1-2個甩放不動,培養出主枝延長枝和側枝。⑵長勢健壯的骨干枝因主、側枝配備較好且有空間利用,對延長枝甩枝不動,翌年再加以控制。⑶通過修剪刺激,使棗頭萌生。但各級骨干枝經短截后一般很少發枝,必須剪掉剪口下1-2個二次枝才能抽生新棗頭,故有"兩個剪子出"的說法。
5、拉:即拉枝。由于長期放任生長,造成樹冠紊亂、偏枝缺冠等現象,可把外圍有空間的多年生直立枝用繩拉至適當位置,加以固定,填補空間,改善光照,以擴大結果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