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大劫:神獸之爭,古語有云:十死留一線。故曰,一線生機。
然,地因
凰自然資源豐富,山、水、洞風光無限。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面積3萬余畝,生態環境優美,森林覆蓋面積達到98%以上。珍奇動、植物品種100多種,到處郁郁蔥蔥,鳥語花香。奇梁洞被譽為華夏第二奇洞,集幽、奇、秀、峻的特點于12公里長的洞中,奇詭莫測,引人入勝。風光旖旎的屯糧山風景區,山形千姿百態,流瀑萬丈垂紗。風景名勝裝點鳳凰奇幻無窮的大地,給鳳凰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鳳凰山川秀美,更是人杰地靈,據不完全統計,從清道光二十年(1840年)至清光緒元年(1875年)短短的36年間,這里就涌現出提督20人,總兵21人,副將43人,參將31人,游擊73人等三品以上軍官。民國時,鳳凰出中將7人、少將27人。當代以來,鳳凰人才輩出,涌現出一批將軍、高級領導干部、作家、書畫家、工藝美術家。特別是隨著民國第一任民選內閣總理、政治家、慈善家、教育家熊希齡,著名作家、歷史學家沈從文,著名畫家黃永玉的出現,鳳凰不僅聞名全國,而且蜚聲世界。[9]
鳳凰古城與吉首的德夯苗寨,永順的猛洞河,貴州的梵凈山相毗鄰,是懷化、吉首、貴州銅仁三地之間的必經之路。
鳳凰屬中亞熱帶季風濕潤性氣候,但西北中山山原卻有北亞熱帶的性質。由于西北高、東南低的地勢差異,氣候分為三種類型,第一類型是西北高寒山區(臘爾山區和山江區的北半部),海拔700米以上;第二類型是較暖區(吉信區和城郊區的南部地區)其余地區是第三類型,界于兩類之間。高寒山區和較暖區氣溫一般相差5-6攝氏度,節氣相差15天左右。
春秋戰國時期,鳳凰為“五溪苗蠻之地”,鳳凰屬楚國疆域。據本縣出土的文物考證,當時中原文化已影響到這里。秦一統天下,分天下為36郡,鳳凰當時屬黔中郡。
漢朝高祖五年,更黔中郡為武陵郡。所以鳳凰在西漢、東漢、時期為辰陽縣地,屬武陵郡。
三國時期,鳳凰先屬辰陽縣、武陵郡,歸蜀;后劉備戰敗,吳占其地,鳳凰仍屬武陵郡。
西晉時鳳凰歸鐔城縣地,屬武陵郡;東晉時為舞陽縣地,也屬武陵郡。
南北朝時期,鳳凰一直屬武陵郡。隋朝一統江山,改辰陽縣為辰溪縣。鳳凰當時屬辰溪縣,隸屬沅陵郡地。
唐朝初為錦州地,唐高祖武德三年,置麻陽縣,鳳凰又屬麻陽縣。唐武后垂拱三年,鳳凰從麻陽縣分出,次年設渭陽縣,縣址設黃絲橋,即今黃絲橋古城。古渭陽縣,屬錦州盧陽郡。
宋朝太宗太平興國七年,改渭陽縣為招諭縣。宋神宗熙寧八年,廢招諭縣,復置麻陽縣,渭陽又劃歸麻陽縣。
明朝承元制,設五寨長官司和竿子坪長官司,都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永樂三年,置竿子坪長官司,仍屬保靖宣慰司管轄。明隆慶三年,在鳳凰山設鳳凰營。
清朝順治三年,清朝為了鎮壓苗民,采取了一系列軍事和政治的的的措施,在五寨司設鎮竿協副將。清康熙三年,為辰沅永靖道治。康熙三十九年,又將沅州鎮總兵官移駐五寨司城,將鎮竿副將換防駐沅州。康熙四十三年,苗人向化,裁去土司,置鳳凰營于今縣城,在鳳凰山的原鳳凰營地設置通判。通判本應管理地方行政,但當時土司大權在握,形成土流并存的局面。雍正七年,設辰沅永靖兵備道。乾隆元年,改沅州為府屬兵備,十六年改鳳凰營為鳳凰廳,通判升為同知。嘉慶二年,鳳凰廳升為直隸廳,屬湖南布政使司。
辛亥革命后,推翻清王朝,1912年元旦,鳳凰光復。
1949 年鳳凰縣解放,鳳凰古城初屬沅陵專區,1955年劃歸湘西苗族自治州,1957年改屬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直至如今。
2001年,鳳凰古城旅游接待人數和旅游收入年以百萬人次和過2億元的速度增長。
2011年底,鳳凰古城沱江風光帶夜景亮化工程施工,工程總投資為1.5774億元。2012年元月,工程完成。
2011年鳳凰古城第一、二、三產業分別實現增加值6.73億元、7.42億元、27.46億元,分別同比增長3.5%、10.8%和16.2%,其中以旅游為主的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達66%。鳳凰古城旅游收入44.31億元,門票收入1.55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5.4%、47.01%,2.65%。旅游產業為鳳凰直接提供就業崗位2萬個,間接涉旅從業人員6萬人,緩解了城市就業壓力。
2012年9月29日,吉首到鳳凰的高速全部開通,鳳凰古城與省會長沙的距離不到5小時。2012年10月23日,懷化到鳳凰的高速全體開通。
2013年4月10日,鳳凰古城實現全城收費制,進城收148元/人的門票。
鳳凰古城住房大多為木結構建筑,有平房和樓房兩
鳳凰古城在地域上雖從古至今從屬于楚國和湖南省,但由于戰事紛亂,龐大的軍政機構和近萬人的軍隊入駐,以及各地經商客戶的涌入,口音雜沓,經過近千年的長期影響,衍生出不同于其它地方方言土語的具有鮮明特色的"地方方言",即苗語、土家話,苗語沒有文字,而且湘西是多民族聚集地,所以有多種語言存在。
鳳凰的織錦、蠟染、扎染、銀飾等做工獨特,具有地方特色和藝術價值。
鳳凰蠟染原始古樸,分為兩大流派:一為土家族蠟染印花布;一為苗族蠟染土布。土家蠟染印花注重配色純凈,講究立意構圖,成形的布料呈花異彩流布,幅面藝術風格特異純美,突出的工藝特點為熱色;苗族蠟染土布注重染色純,不講究華美雕飾,工藝特點為冷色。
扎染為蠟染的姊姐藝術,有特殊工藝性能,表現在手扎制作方面。用白色的線繩,在純白光滑的布料上扎制好形象各異的花紋圖案、飛鳥蟲魚等,置入已準備好的藍能溶液里浸煮,放于通風透光處曬繩,最后做些防止脫麓的技術性加工處理,整個工序完成。
織錦主要體現土家族風格,手工編織,作工精細,比扎染和蠟染制作時間較長。
苗族“四月八”,四月八是苗族的傳統喜慶節日。陰歷四月初八是苗族的祭祖節、英雄節、聯歡節。每逢這一天,人們自動聚集到預定的地點跳鼓舞,對山歌、舞花帶、上刀梯、鉆火圈,場面宏大而壯觀,人們盡情歌舞,通宵達旦。
五月端午節,端午節有包粽子、賽龍舟的習俗。最具名氣的是龍舟賽,近幾年已經發展成湘鄂黔渝桂等地區龍舟大賽。賽期為兩天左右(農歷五月初四、初五)。
苗族“六月六”,陰歷六月初六是苗族傳統歌節。這一天四
八月中秋節,合家團聚吃月餅——銀色月光遍撒小城,合家團聚共敘天倫。
重陽節,“秋高氣爽去登高,此時紫姜上市,吃鴨子最香”。重陽節是苗族的團圓節日,在外謀生的苗家人都會在陰歷初九回到自己家里與家人團聚,吃糍粑或桐葉粑、吃團圓飯等方式來慶賀全家團圓,有些家人還好殺豬慶祝。
趕秋節,苗家趕秋節是花垣苗民在農歷立秋那天或后一兩天舉行,慶祝五谷豐登的年成。同時這也是苗家青年男女展示自己的一個節日,秋場上按民族習慣擺放著對歌臺、跳鼓臺、八人秋等,眾人盡情歡娛。
農歷春節,地方特色明顯。過年舞獅、燒龍燈、放鞭炮。過年午夜一過,家家戶戶鞭炮轟鳴,有一個小時之久。年初一,各鄉鎮的獅子、龍燈,皆要來縣城拜年、獻藝,各鄉鎮統一,一決高下。
鳳凰姜糖,姜糖是鳳凰特產,手工精制而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鳳凰傳統的休閑食品。主要配料有:紅、白砂糖、生姜、芝麻、優質茶油、山泉水等。集香、脆、甜、辣為一體,回味無窮,并具有暖胃、防治感冒、止嘔吐、解表、化食、止咳化痰、開胃生津的功效。
血粑鴨,血粑鴨是鳳凰和湘西地區最具特色的地方菜之一,制作時將預先浸泡好的上等糯米裝入碗里,宰殺鴨子時將鴨血淋入糯米浸泡均勻。等鴨血凝固后再放入鍋里蒸熟,放冷后將血粑均勻切成一小方塊,再用菜油煎熟。待鴨肉煮九分熟時,把原先煎熟的血粑放入鴨肉內一起烹煮,并摻合一些香料物品成金黃色即可出鍋,。
苗家酸湯,苗家酸湯是苗家人(當地人對苗族人稱呼苗家人)的傳統湯菜。酸菜一般采選蘿卜葉、白菜已開始發黃的葉片,在陰涼處攤擺一兩天,使葉片呈金黃色,然后洗凈、切碎、裝壇,再用滾開的米湯和酸湯曲浸泡并靠近有熱火氣的地方擺放,一天一夜可成,可涼拌可做湯。
苗家菜豆腐,苗家菜豆腐是鳳凰特色菜。做這道菜,首先倒適量冷水入鍋,再將事先用石碓沖細的黃豆粉倒入并拿筷子攪勻,文火煮開后即倒入青菜,稍加攪拌后,加少許酸湯,文火煮至湯水變清,即可放入野蔥、大蒜、辣椒粉末等佐料,燜蓋一陣,便可食用。
苗家酸蘿卜,酸菜基本上是鳳凰城鄉的主食。酸味影響鳳凰飲食,腌蘿卜制作簡單,受到了鳳凰人的愛戴。
苗家米豆腐,米豆腐是當地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漿,然后加堿熬制,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
湘西椪柑,“湘西椪柑”是鳳凰經濟結構調整的產物。自古以來,鳳凰南部地區就有栽柑桔的優良傳統。
獼猴桃,鳳凰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有機酸,能調中理氣,生冿
湘西板栗,湘西鳳凰板栗素有“木本糧食”、“鐵桿莊稼”、“干果之王”的美稱,其產量約占湖南總產量的一半。其栗子營養豐富,甜美可口,有益氣健胃、健脾補腎、活血之功效。湘西傳統產品“油板栗”,果大、色艷、質優,單果重達11克以上,其胡蘿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種重3~5倍,蛋白質含量比江浙板栗高30%~53%板栗與尖栗(俗名“漩栗”),山毛櫸科,是木本植物,主要含淀粉、糖等,在武陵源區各景區都有廣泛的分布。它們是多年生落葉喬木,一般樹高3~5米到10米左右。栗樹春末夏初開花,夏天生長,秋天結實。
鳳凰臘肉,以湘西土豬入料:紅薯(藤),土豆(苗),蘿卜(菜),這是豬的主食,養殖在松桂坊原料基地的豬都是吃青草跟雜糧長大的,不喂飼料,純生態優種土豬,衛生健康。生態豬的味道和口感絕對不是飼料豬能比擬的,以除夕出欄品豬入料。
以秋松木熏制: 松木木質堅硬 水分少,燃燒時煙不迷人。松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
以金桂(桂花極品)腌制:桂花性溫味辛,經過處理再配以其他材料腌制臘肉,待桂香入味后,其味清新醇厚,別有風味,配以古丈毛尖茶殼、桔皮腌制調味,提升口感層次的平衡。
懸于房梁或灶前自然干燥后成為行走茶馬古道的馬幫和熱情好客的少數民族非常拿得出手的當家菜。
鳳凰古城先后被評為中國旅游“十大最好去處”、“五十個必去景點”和湖南“十大優秀文化遺產”之一,兩度入選“新瀟湘八景”,被日本國家旅游電視臺推介為“世界名鎮”,躍居“9個最值得去的中國古鎮”榜首,被中國攝影家協會列為“最美的古鎮”之首。2001年12月,鳳凰古城被國務院批準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2005年9月,鳳凰景區被批準為國家級地質公園。2007年6月,鳳凰古城堡及沈從文故居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9年,鳳凰古城評為國家“4A”級景區。2010年,鳳凰榮獲“全國最佳生態宜居縣”和“中國最佳投資環境縣”榮譽稱號,鳳凰古城獲“影響中國文化旅游發展貢獻獎”中影響“中國旅游的一個古城古鎮古村”金獎。
沱江河
沱江河水清澈,城墻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游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巖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鳳
陳氏祖宗泥塑像是泥人張傳人張秋潭大師的封世之作,被專家、教授贊譽為國家級乃至世界極的泥塑藝術精品。 而且陳斗南宅院還是《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喋血記》、《父親的戰爭》、《戰士》、《拯救女兵司徒慧》、《未代苗王》、《我心飛翔》、《湘西往事》等十多部著名影視劇內景拍攝地。
東
東門城樓始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城門下部由紫紅砂巖砌成,上部城樓則用古磚砌筑。城門寬3.5米,高4米,呈半圓拱,兩扇城門都用鐵皮包裹,用圓頭鐵釘密釘,牢實堅固。城墻修筑全部用紅砂條石,精工細鉆,規格一致,城墻厚0.8米,下部內外兩側用條石加石灰漿砌成,中間填以碎石粘土,層層夯實;頂部的中間填充物改為石灰、鵝卵石、黃土拌成的三合土,厚約0.33米,上面鋪以紅砂塊石。城樓高11米,大門上方有槍眼8孔。歇山屋頂,覆以腰檐,飛檐翹角,精美壯觀。
世人
房屋系穿斗式木結構建筑,采用一斗一眼合子墻封砌。馬頭墻裝飾的鰲頭,鏤花的門窗,小巧別致,古色古香。整座建筑具有濃郁的湘西明清建筑古城特色。二十年代就蜚聲文壇,被譽為“中國第一流的現代文學作家,僅次于魯迅”(金介甫JeffereyC.KinKley著《沈從文論》)的沈從文先生在古城里度過了他充滿傳奇色彩的童年。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他1917年到1922年漂游在湘西沅水流域;1923闖入北京,1923年至1928年在北京以寫作謀生;1928年至1930年,在上海中國公學任講師,兼《大公報》、《益世報》等文藝副刊主編;1931年至1933年在青島大學任講師;1934年至1939年在北京主編全國中小學國文教科書;1939年至1947年在昆明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授;1947年至1949年在北京大學任教授;1950年至1978年在北京中國歷史博物館任文物研究員;1978年至1988年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所任研究員。
沈從文先生的文學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選進大學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評選候選人。沈從文先生不僅是著名的作家,還是著名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他撰寫出版了《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戰國漆器》、《中國古代服飾研究》等等學術專著,特別是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影響很大,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故居于1991年被列為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拔款進行了整修。故居現陳列有沈老的遺墨、遺稿、遺物和遺像,成為鳳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觀之一,每天來瞻仰者絡繹不絕。
熊希齡故
1869年6月25日(農歷)熊希齡先生誕生在這里并在此度過了他的童年。他天生聰慧被喻為“湖南神童”,十五歲中秀才,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五歲中進士,后點翰林。1913年當選民國第一任民選總理,由于他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不久就被迫辭職。熊先生晚年致力于慈善和教育事業,1920年創辦著名的香山慈幼院。1937年12月5日這位風云人物在香港逝世,享年67歲。當時國民為他舉行了國葬儀式。
楊家祠堂始建于道光16年(1836年),木結構四合院,上下兩層,占地770平方米,由大門、戲臺、過廳、廊房、正廳
祠堂由大門、戲臺、過亭、廊房、正廳、廂房組成,是典型的四合院建筑,占地770平方米。戲臺為單檐歇山頂,穿斗式結構,高16米,面闊7米,進深8米;檐下如玉斗拱,臺柱雕龍刻鳳。正殿為抬梁式建筑,山墻為貓背拱,分為一明二暗三間。兩邊配有廂房。楊家祠堂設計精巧,做工精細。窗戶、門、檐飾件均系鏤空雕花,整體建筑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很高的建筑藝術價值。[1]
虹
這座橋始建于明洪武初年,頗信風水的鳳凰人都說,這座橋斬斷的是一條龍頸,令一條巨龍身首異處。怪只怪那位和尚出生的安徽小子朱元璋,聽信一位從昆侖山開始追索一支龍脈,經云貴高原來到五寨司城的陰陽先生的讒言,說這兒屏立南郊氣勢非凡的南華山和與之一脈相承一頭扎入沱江的奇峰,就是他要尋找的龍頭。并由此推斷出總有一天這地方會有人出來問鼎中原,真命天子將出。那位朱皇帝豈能允許邊遠的鳳凰有他潛在的對頭于是朱筆一勾,龍頸被斬,鳳凰風水遭毀滅性破壞,鳳凰再也出不來皇帝了。
中
城墻高約3米,底寬2米,墻頂端寬1米,繞山跨水,大部分建在險峻的山脊上,沿途建有800多座用于屯兵、防御用的哨臺、炮臺、碉卡、關門,當時沿線一般駐有4000~5000人的軍隊,最多時曾增到7000人左右。明朝,湘黔邊境的苗人被劃為生苗和熟苗,生苗是不服從朝廷政府管轄的少數民族,他們因不堪忍受政府的苛捐雜稅與民族欺壓,經常揭竿而起。為了安定邊境地區,鎮壓反抗,明朝廷撥出4萬兩白銀,在生苗與熟苗之間修筑起了長城。清朝統治者后來也對苗疆長城作了部分增補修建。
也許由于南方少數民族的軍事實力不如北方少數民族強大,苗疆長城也就沒有修筑得像北方長城那樣雄偉壯大,所用石塊只有北方長城的1/10到1/6大小。明清以來,苗疆長城上的石塊不斷地被當地人拆去建房、壘坎。今天我們只能看到時斷時續的城墻和一些保存完好的城堡。苗疆長城是中國長城的一個組成部分不存在任何爭議,景點應和北方長城一樣加入世界文化遺產之列。
天
黃絲
黃絲橋古城系青石結構建筑,城墻高5.6米,厚2.9米,寬2.4米,東西長153米,南北長190米,周長686米,占地面積2900平方米,筑城所用石料皆采石灰巖的青光石,小的也有1000余斤。石面精鉆細鑿,石面平整,工藝考究。砌筑時以糯米稀飯拌合石灰為砌漿灌縫,使數百米城墻,渾然一體,堅固牢實。古城開有三個城門,均建有十余米高的清式建筑格局的高大城樓,東門城樓題“和育門”,西門城樓題“實城門”,北門城樓“日光門”。三個城樓的屋頂均為歇山式,下層覆蓋以腰檐,上布小青瓦,飛檐翹角,分外壯觀。
城墻上部為鋸鑿形狀,箭垜300個,還有兩座外突的炮臺。站在炮臺之上,遙想當年,箭垜旁刀戟林立,炮臺上人影浮動,還有城外山頭的碉樓狼煙滾滾,仿佛還看見刀劍交接之影,聽見搏殺呼號之聲,剎那間產生一種悲壯感。1983年10月黃絲橋古城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奇
西
全程6公里,它發源于兩頭羊自然保護區的群山之中;沿途危崖夾峙,樹木蔥榮,水質清澈、急流、險灘星落棋布。共有虎跳澗、白龍灘、臥龍灘、青龍峽、鬼見愁、龍王灘等急流險灘30余個。其中以青龍灘最為著名,它全長400米,落差20余米。它和龍王灘一道堪稱國內漂流之經典。
西門峽漂流區以河為界,左側為苗族居住區,右邊即為漢族居住區,此河自古以來就是苗漢不可逾越的分水嶺。左右面的絕壁上還有南長城遺址(當地人稱之為萬里墻)。沿河兩岸還有許多諸如防匪洞、烽火臺、古官道、古跳巖、接官亭、古碾房等歷史遺址和名勝古跡。是《烏龍山剿匪記》,《湘西剿匪記》等眾多著名影視劇的外景拍攝地。
山江苗寨(又名總兵營)位于鳳凰西北20公里處的一個峽谷之中,是一個具有濃郁苗族生活氣息的小山寨。苗語稱山江
鮮麗奪目的苗族服飾,情調別致的攔門酒,風格獨特的卡鼓、攔路歌、邊邊場,會使你耳目一新,如癡如醉;還有傳統節日"四月八"的跳月跳花,"六月六"的山歌對唱,又會使您心動神搖,嘆為觀止。
勾良苗
寨內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相交輝映,構成一副絢麗多彩的生紅苗部落畫卷,以古、峻、險、奇、秀聞名。還有乾嘉苗民起義軍扎營地,官匪爭斗的古戰場及諸多古遺跡,該景區雄奇,地形險要,那里不僅有涼冽干醇的苗王泉,美麗異常的古妖潭瀑布群,還有極富傳奇魅力的青龍山,有集美學、建筑學于一體的苗寨,還有驚心動魄的苗家絕技……
關田
現修有鳳凰苗族文化館,集中展示苗族的分布、遷徙、婚俗、趕集及節慶文化,乾嘉苗民起義等歷史,苗族同胞起居生活等,讓游人全面了解鳳凰的苗族風情。
飛水
飛水谷由于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地質地貌,擁有眾多獨具特色的人文景觀和歷史遺跡。在一處不足500米的河岸上分布著數十座古代用于加工的碾房,并擁有湖南省唯一的一座五重連環古碾房;用于躲避土匪的“避禍洞”和躲藏土匪的“土匪洞”隔河相望,長期依存也是一個最為奇特的景觀;在近百米高的懸崖上,還殘留著南長城峰火臺的斷壁殘垣。據專家考證,飛水谷在明清時即為駐軍和鄉民最大的加工基地。
沱
順水而下,穿過虹橋一幅江南水鄉的畫卷便展現于眼前:萬壽宮、萬名塔、奪翠樓……一種遠離塵世的感覺悠然而生。沱江的南岸是古城墻,用紫紅沙石砌成,典雅不失雄偉。城墻有東、北兩座城樓,久經滄桑,依然壯觀。沱江河水清澈,城墻邊的河道很淺,水流悠游緩和,可以看到柔波里招搖的水草,可以撐一支長篙漫溯。
沿沱江邊而建的吊腳樓群在東門虹橋和北門跳巖附近,細腳伶仃的立在沱江里,象一幅永不回來的風景。
北門古城樓始建于明朝。鳳凰北面,俗稱北門城樓,本名"壁輝"。北門古城樓始建于明朝。鳳凰元、明時為五寨長官司治所,有土城。明嘉靖年間從麻陽移鎮竿參將駐防于此,乃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將土城改建為磚城,開設四大門,各覆以樓。
到清朝,古城的軍事地位日顯重要,先后在這里設鳳凰廳、鎮竿鎮辰沅永靖兵備道治所,古城的建設也得到加強。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遂將磚城改建為石城,北門定名為“壁輝門”,一直保存至今。北門古城樓采用本地紅砂條石筑砌,做工考究,精鉆細琢。城門呈一半月拱,有兩扇鐵皮包裹。圓頭大鐵釘密鉚其上的大門。城樓用青磚砌筑,重檐歇山頂,穿斗式木結構,石座卷頂。城樓對外一面開槍眼兩層,每層4個,能控制防御城門外一百八十度平面的范圍。北門城樓與東門城樓之間城墻相連,前臨清澈的沱江,既有軍事防御作用,又有城市防洪功能,形成古城一道堅固的屏障,雖幾經戰火,仍巍峨聳立于沱江河岸。
鳳凰古城文昌閣小學建于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位于湘黔邊陲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鳳凰城南,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的北麓,鳳凰籍青年田興奎懷著“教育救國”的夢想,東渡日本,留學弘文師范學堂,結識了黃興、秋瑾等人,參加了同盟會。1905年學成歸國,懷抱“振興華廈, 重在樹人”的思想,在家鄉鳳凰南華山下創辦了“蒙養學堂”(文昌閣小學前身),成為第一任校長。
文昌閣小學經歷了百年滄桑,人文蔚起,碩果累累。如今她將英姿颯爽地肩負起時代的重任,更煥發出勃勃生機,這顆基礎教育的明珠,將會更加亮麗。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處于鳳凰古城南側,總面積2354公頃,東西寬3公里,南北長5公里,其間有大小峰巒45座,溝澗壑谷72條,山泉水井21處,天坑、溶洞多處。相傳,南極仙翁在此滴灑神水,萬物萌生,因此當地百姓稱譽此山為南華山。南華山林深木茂,翠色千層,著名南社詩人田星六先生作詩贊之:“青山十萬翠煙重,第一南華是主峰。四合松濤去不斷,時來添打寺門鐘。”昔日鳳凰古八景之東嶺迎暉、南華疊翠、奇峰挺秀、山寺晨鐘、蘭徑樵歌皆在南華山。 南華山國家森林公園景區創造性地構建了五大主題景區。共涵括有神鳳文化景區、南華禪林景區、邊城文化景區、古苗國文化景區、奇峰寺景區。
目前,南華山景區一期神鳳文化景區業已建成,十余處主題景點薈萃中華7800年神秘鳳凰文化,拾級而上,如遁神境。
書家堂位于鳳凰縣黃合鄉,又稱舒家塘,曾是北宋楊家將楊六郎第三子楊再思在鳳凰的屯兵之營。古城堡規劃很有特色且規劃合理。城中現存13個大石門,全是整塊條石建造,氣勢非凡。
位于東嶺山麓的沱江之濱,東靠雕梁畫棟的遐昌閣,西望氣勢若虹的風雨橋。現塔高21米,為大級六角磚塔,塔面飾以彩繪、雕塑;六通皆有豐月拱門窗,小塔精美秀麗。
性質所屬:風景 歷史人文 古代建筑 攝影
交通指向:在古城內,步行就能看到,游客不能登上。
門票:無
原奇峰寺所在地,雖寺廟已不存在,但其景致依然高古幽靜。在此山上有非常棒的視角觀看沱江、吊腳樓、虹橋、奪翠樓、萬名塔等景
性質所屬:風景
交通指向:山上剛修了八角樓。還沒正式開放,路還沒修好。
許愿亭位于;鳳凰古城龍脈龍頭位置,在鳳凰風景區“虹橋”旁沿江的石板路、東關門樓閣上的一個亭子,因人杰地靈,山清水秀,當地人很久以前就在此許愿祈福,又號稱“聚山水靈韻 鎖前世今生”而著稱——許愿亭。
萬壽宮又叫江西會館,坐落在風景秀麗的鳳凰東門外沙灣,始建于明末清初,規模建筑于清乾隆二十年(1755年)。咸豐四年(1854年)江西人楊泗在西側建遐昌閣;民國十七年(1928)又在大門北側建陽樓。[2]
火車
鳳凰本地沒有火車站,需要到附近的三個火車站轉,它們分別為吉首、懷化、銅仁火車站。吉首火車站離鳳凰最近。這幾個站都有到鳳凰的大巴車。
吉首火車站
出來后打的到吉首汽車站轉車,流水發車
時間: 6:00到17:00
電話: 0743-8257078
懷化火車站在火車站直接轉車
時間: 7:00到18:00
電話: 0745-2734805
銅仁火車站
出火車站后步行兩分鐘到對面銅仁汽車北站
時間:7:30到16:30
電話"0856-5206288
除此之外,還有到長沙的火車可以轉大巴。
由各地來鳳凰的游客選擇最多的交通工具是火車,火車最便捷,所以最為推薦。在火車上欣賞沿途一路的風景,山清水秀,美不勝收。山路迂回繞彎但是路況良好。下火車時,又可以收獲另一場視覺盛宴。到火車站后,要記得在計劃行程的基礎上買好回去的車票,不然到鳳凰后找人代買的話,每張要多收20塊。
客車
1.吉首到鳳凰:出了火車站可搭乘出租車(5元起價)去吉首汽車南站坐車到鳳凰,20分鐘一班車,23元/人,40分鐘左右到達鳳凰。走剛剛開通吉首通往鳳凰的高速。
2.懷化到鳳凰:出了火車站可搭乘出租車(5元起價)去懷化汽車西站到鳳凰,一小時一班車,32元/人,兩個半小時到鳳凰。走209國道,全程92公里,路況好。最早班車為7:00,最晚班車為18:00。
3.銅仁到鳳凰:出了火車站步行兩分鐘到對面銅仁汽車北站,90分鐘一班車,20元/人,車程70-90分鐘,最早班車為7:30,最晚班車為16:30。
4.張家界到鳳凰:從張家界汽車站每天6趟,全程4個小時,70元/人。時間為早上8點、9點、10點,下午14:30、15:30,16:30。
5.長沙客運西站到鳳凰:每天4趟,分別為8:40、10:40、15:30、17:30。130元/人,全程5.5小時,東南西北四個車站都有車到鳳凰的。
自駕
自己開車去旅游是一個不錯的選擇,2012年十一剛剛開通吉首通往鳳凰的高速,節省了開車去鳳凰的時間,路況也更好了。
飛機
1.這里沒有直達鳳凰的飛機場,離鳳凰最近的是銅仁大興機場,電話0851-5498908,航班較少,而且并不是很多地方都有航班到。有班車去鳳凰,距離鳳凰30公里,坐車1.5小時。也可包車到鳳凰,150元左右。
2.乘飛機到張家界荷花機場,電話0744-8238417。打的到張家界汽車站,火車坐4路車,外環坐八路。到鳳凰60元,5小時左右。
3.長沙黃花國際機場再轉,電話0731-84798777。坐114路車到汽車西站,長沙汽車西站每天有四班車直達鳳凰,時間為8:40和10:40,15:30和17:30。票價130元/張,全程5.5小時。
內部交通
1、鳳凰古城內不允許機動車輛行駛,因此,游玩古城需步行。
2、鳳凰古城出租車起步價:白天3元(起步價)+0.5元燃油附加費;晚21點4元(起步價)+0.5燃油附加費;環保電瓶車1元/人。
3、游船:沈從文墓地開始有農家船,10元/人,人多可講價。
鳳凰古城風景名勝區門票價格政策(2013年4月10日執行價格)
票種 所含景點 全價票 優惠票
A票種(必選景點) 景區門票(鳳凰古城九景+神鳳文化景區) 148 20
B1票種 山江苗族博物館+苗人谷苗寨 100 50
B2票種 勾良苗寨+飛水谷景區 100 50
B3票種 南長城景區+營盤苗寨 80 40
B4票種 奇梁洞景區 80 40
備注:
1、70歲及70歲以上老人、身高1.2米以下兒童享受免票;
2、優惠對象:65—69歲老人;殘疾等級為一二三級殘疾人;全日制脫產本科及以下的學生;記者;現役軍人;烈士
直系家屬;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領取者。
3、所有優惠票及免票對象憑相關證件購票,記者憑國家新聞總署頒發的記者證享受優惠票政策;
4、以上優惠免票政策對象僅限中國國籍公民。
鳳凰古城的住宿業發展很快,住宿的類型分為以下幾類:
第一類:星級酒店。在鳳凰古城這類酒店主要分布在新城區和古城比較邊沿的地方。
第二類:一般賓館。這類賓館是沒有掛星的酒店,主要分布在新城的街道旁邊,沒有統一的標準,這類賓館主要特點是,住宿客人以本地人為主,價格實惠,但是服務和設施都很一般。
第三類:古城客棧。古城客棧的位置在鳳凰古城區,設施條件不劣于賓館,而且相對衛生,價格也比一般賓館的價格稍貴。
第四類:古城江邊客棧。分三類,有望江客棧、臨江客棧、吊腳樓,古城江邊客棧臨進酒吧一條街,夜晚12點之前較吵,且空間相對較小,價格也高,不過住在江邊客棧能看到夢寐以求的景色。
第五類:青年旅社。[3]
鳳凰湖湘驛[3]
鳳凰湖湘驛國際青年旅舍 鳳凰縣古城東門東正街吳家弄20號
鳳凰邊城國際青年旅館 鳳凰縣虹橋中路71號
鳳凰涼粉[10]
鳳[10]
鳳
鳳凰姜糖
姜糖是鳳凰特產,手工精制而成,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是鳳凰傳統的休閑食品。主要配料有:紅、白砂糖、生姜、芝麻、優質茶油、山泉水等。集香、脆、甜、辣為一體,回味無窮,并具有暖胃、防治感冒、止嘔吐、解表、化食、止咳化痰、開胃生津的功效。
血粑鴨子
血粑鴨
苗家酸湯
苗家酸湯是苗家人的傳統湯菜。酸菜一般采選蘿卜葉、白菜已開始發黃的葉片,在陰涼處攤擺一兩天,使葉片呈金黃色,然后洗凈、切碎、裝壇,再用滾開的米湯和酸湯曲浸泡并靠近有熱火氣的地方擺放,一天一夜可成,顏色金黃透亮,可涼拌可做湯。做湯時,只需放水倒入部分酸菜,放入豆腐坨,再加上野蔥、少量辣椒等佐料,煮開就可食用。此湯顏色嫩黃,味道清鮮,食之使人增食開胃,強身健體。
苗家菜豆腐
苗家菜豆腐也是鳳凰名聞遐邇的特色菜。做這道菜,首先倒適量冷水入鍋,再將事先用石碓沖細的黃豆粉倒入并拿筷子攪勻,文火煮開后即倒入青菜,稍加攪拌后,加少許酸湯,文火煮至湯水變清,即可放入野蔥、大蒜、辣椒粉末等佐料,燜蓋一陣,便可食用。菜豆腐有細嫩、鮮軟,香濃的特色,加之成本低廉,是鳳凰苗家人日常最喜食用的主菜之一。
苗家酸蘿卜
過去,因為貧困,鹽少,酸菜基本上是鳳凰城鄉的主食。因此酸味影響到了鳳凰飲食的方方面面,而腌蘿卜因為制作簡單,受到了鳳凰人的愛戴。鳳凰無論男女老幼,文人農民,都喜歡蘸著鮮紅的辣子汁吃腌蘿卜片、酸蘿卜梗。腌蘿卜泡制的方法良多,各家自有絕招絕不外傳,做得好的酸中有甜,甜中帶香,再加上辣椒的辣味,這種味道只能品嘗,難以言傳。
苗家米豆腐
米豆腐是當地著名的小吃。它是用大米淘洗浸泡后加水磨成米漿,然后加堿熬制,冷卻,形成塊狀“豆腐”即成。
湘西椪柑
“湘西椪柑”是鳳凰經濟結構調整的產物。自古以來,鳳凰南部地區就有栽柑桔的優良傳統。
獼猴桃
鳳凰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有機酸,能調中理氣,生冿潤燥,具有結果豐,果實大,產量高,品質好,味甜美的特點。頭年栽種三年后開始受益,是一種極具營養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果。獼猴桃含有豐富的營養,它所含的微他命是蘋果的17倍,具有抗氧化作用,能夠抑制體內過氧化脂質的增加,防止老化。獼猴桃富含可溶解性纖維,超過其他水果的幾倍,這些可溶解性纖維不但可以促進人體碳水化合物的新陳代謝,預防便秘及相關腸胃病之外,許多專家還發現:纖維能增進腸胃蠕動,預防結腸病,減低膽固醇,幫助糖尿患者控制血糖等優點。
湘西板栗
湘西鳳凰板栗素有“木本糧食”、“鐵桿莊稼”、“干果之王”的美稱,其產量約占湖南總產量的一半。其栗子營養豐富,甜美可口,有益氣健胃、健脾補腎、活血之功效。湘西傳統產品“油板栗”,果大、色艷、質優,單果重達11克以上,其胡蘿卜素含量比一般品種重3~5倍,蛋白質含量比江浙板栗高30%~53%板栗與尖栗(俗名“漩栗”),山毛櫸科,是木本植物,主要含淀粉、糖等,在武陵源區各景區都有廣泛的分布。它們是多年生落葉喬木,一般樹高3~5米到10米左右。栗樹春末夏初開花,夏天生長,秋天結實。果實成球形,外殼帶刺,里面栗子光滑成紫色,所以農家有“娘披千針衫,兒穿紫龍袍”的謎語。板栗成熟以后, 外殼便自然張開,栗子隨風脫落。“白露”過后,板栗大量成熟,滿樹的栗球都張開了笑口,一遇到颯颯秋風吹來,栗子便唏唏唰唰隨風脫落,滾進山溝里或低洼處,如果運氣好,可以撿到一窩一窩的板栗,有時一天可以撿到幾十斤。
熏臘肉
熏臘鳳凰美食肉是一般農家喜吃的一種菜食,在鳳凰的土鄉苗寨有一種隔年熏臘肉的習慣,臘肉確實是一種少有的民間佳肴。隔年臘肉指的是將當年熏烤的臘肉,待立春后,把它從火炕上取下來,洗掉煙灰,擦掉油泥污垢,在陰涼當風處晾干后,在谷倉里干燥的谷堆里放好,因為谷子是收吸水分的,臘肉在谷子里埋藏時,水分被谷子吸收干凈,因此既不會發霉,也不會腐爛,要吃時從谷子里取出來,用開水將其煙墨洗凈,放在鍋里蒸熟,切成肉片,可粘著油辣椒液調吃也可佐以其他山野綠色食品一起烹調,味道十分清香可口,且營養價值很高。吃隔年熏臘肉有利于增腎補虛,有利于健胃暢腸,是待客的上好美味佳肴。[4]
鳳凰社飯[4] 鳳凰社飯[5] 在湘西鳳凰土鄉苗寨都有過春社吃社飯的勻俗。社飯主要在社日(即立春后的第五個戊日)進行,也就是春社。戊日屬土,所以這天也是祭祀土地神的日子。人們以此祈年景順利、五谷豐登、家運祥和。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煮社飯吃,以示過社。客人如碰上這個節日,那你就大飽“口福”了。 煮社飯的方法與一般飯不同。首先要到園邊地角或溪邊采擷鮮嫩的蒿菜,把它洗凈剁碎,在石板上把苦水揉盡,然后放在鍋里焙干,與切成碎顆的臘肉拌葫蔥炒香。其次,按三比一的方法,把三分之一的粘米煮到半熟,再把三分之二的糯米倒入鍋內與粘米煮熟,然后把事先炒香的蒿菜放進鍋里拌合均勻,蓋上鍋蓋燜上半個鐘頭就可吃了。 這種方式煮的社飯具有蒿香、飯香、肉香、菜香多種香味,馨香入鼻,沁人心脾,兩種米飯綜合,色澤晶瑩透明,油而不膩,人們吃這種飯的時候,食欲大增,吃了一碗,還想吃第二碗。社飯可現煮現吃,也可事后炒著吃。社飯只會越炒越香。 吃社飯,正是仲春三月時節,楊綠桃紅空氣清新。雖然家家戶戶都做社飯,但總有不相同的時候,鄰居要互相贈送品嘗。這種淳樸的鄉風民情,至今還在一代代延續。同時,鳳凰蒿香苗家社飯具有祛腫益氣,除癉(注:dàn,中醫指熱癥),祛毒,強益膽氣功效,也是苗家人的一道傳統藥膳美食,隨著改革開放社飯也走向市場。所以如果你到了鳳凰不吃上一頓美味的“社飯”也是一種遺憾。
1、建議錯開國慶、五一等長假期,因為這段時間鳳凰古城游人爆滿,賓館與客棧房間難訂,其余時間一年四季皆可,以春秋季為佳;有情趣的旅游者,可到鳳凰古城青山綠水賞春、盛夏沱江河天然浴場冰水浴、秋收后苗鎮趕邊邊場(男女青年情愛表達)、隆冬鳳凰城清冷石板街尋古。
2.、鳳凰的苗寨眾多,雖良莠不齊,但目前外景苗寨一票通,三日有效,具體去哪自己先查查資料聽聽口碑自行選擇。
3、在鳳凰文化廣場入口處(鳳凰縣旅游局門口)、鳳凰縣游客服務中心、北門城樓外均設有景區售票處,大家可前往此處購買景區門票。
4、不管是自駕車或坐汽車到達鳳凰古城之后,如遇身邊拉客人員的搭訕,如不需要服務請您委婉拒絕(大多都是給你便利,只有部分提供住宿的會帶您去稍偏些的客棧),最好是直接打車或步行到鳳凰縣政府賓館(從文廣場就在賓館下邊)或南華門(南華門的橋上就可以一覽古城全貌),或是打車到江天廣場,可以直達虹橋(虹橋是古城的中心),古城內與沱江河畔均有眾多的家庭客棧,您可一家一家的察看,直到找到您滿意的那家為止。除開黃金周,其他時間前往鳳凰,均可入住到您滿意的客棧或賓館(除開黃金周,鳳凰的家庭客棧視條件與地段,價位在200元~50元,您可和客棧老板自行侃價,旅游旺季和周末最好提前訂房)。
5、鳳凰旅游的“禁忌”:(并非禁忌,禮貌而已。禍從口出,約束自己的行為才是關鍵)
①不要打張開的傘進別人的家(古城內的整體建筑風格基本都是門往里凹的,有足夠的時間和空間在你進門之前把傘收起來,并非禁忌);
②不要特意踩別人家的門檻(門檻一般都很高,一尺左右,不用別人提醒,你的腳自然會選擇的是跨,而不是踩,只要不是特意踩,沒人會說你,我們在家或做客吃飯的時候都經常坐在門檻上吃,比椅子稍高,坐起來很舒服);
③到別人家做客的時候,男女不能同房住宿(看主人安排,并非一定這樣);
④ 到苗族家里做客不要踩人家的三腳架,也不要直接坐神龕方向正堂主位(苗族建筑的房子客廳不是接待客人的,兩邊的廂房才是,而客廳是吃飯的地方,因為人都比較多,客廳寬敞明亮,吃飯的時候都是圍著做的,什么方向都有,并非禁忌);
⑤ 苗寨里不要和已婚婦女開玩笑(平常打招呼,聊聊天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苗族是一個很熱情、好客、開明的民族,在其他民族還在指腹或媒介為婚的的時候,苗族就已經開始了自由戀愛);
⑥ 苗寨,土家山寨里不要隨便吹口哨,相傳會召鬼,特別在別人家里不要吹;
⑦ 苗寨里能稱的上禁忌的只有一個: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不要當著苗族人的面說“什么什么苗子”之類的話,輕則被瞪,重則挨打。
古鎮深度一日游[6]
行程亮點:—古鎮風味—歷史文化
一天的時間,在鳳凰古鎮內,從東門進入:游祠堂,覽故居,迎微風泛舟;細細體會這個小鎮的魅力。
DAY1:虹橋—東門城樓—楊家祠堂—祟德堂—天后宮—陳寶箴世家—沈從文故居—南門—朝陽宮—大成殿—熊希齡故居—南華門—北門城樓—沱江跳巖—沱江—吊腳樓。
穿過虹橋,東門城樓便赫然在眼前。從東門進入,一直向右手邊走就會看到楊家祠堂、崇德堂。如果信奉天后娘娘的游客,可以去天后宮看看,因這里是后期的建筑,里面有些燒香測字的還望游客提高警惕。出了天后宮,沈從文故居也就距離不遠了,大文豪的家,筆墨偉深濃。在去往朝陽宮的路上,會看到古鎮的南門,這里晚上會熱鬧一些,有時間的話,可以選擇晚上在這邊放長壽燈。大成殿和熊希齡故居在小路的兩邊。穿過筆架山公園,來到南華門也就結束了步行的路線。如果想在沱江泛舟的游客們,需要多走兩步,在北門有乘船的地方,供您在江面上再次感受古鎮的特色:吊腳樓、沱江跳巖。
餐飲:鳳凰內有許多特色小吃,可以盡情感受這不一樣的口味與風情。根據旅客的不同偏好,選擇在古城內的各色小吃店就餐。
住宿:建議選擇在鳳凰縣城內居住各種別具古鎮風情的旅館,既方便游玩,也可觀賞到江景與酒吧一條街的繁華。
Tips:途中有些路標指示因調皮小孩的搗亂,可能會造成誤導,還望游客謹慎選擇跟隨路標指示。
行程亮點:—古鎮風味—歷史文化
一天的時間,在鳳凰古鎮內,從東門進入:游祠堂,覽故居,迎微風泛舟;細細體會這個小鎮的魅力。
DAY1:虹橋—東門城樓—楊家祠堂—祟德堂—天后宮—陳寶箴世家—沈從文故居—南門—朝陽宮—大成殿—熊希齡故居—南華門—北門城樓—沱江跳巖—沱江—吊腳樓。
穿過虹橋,東門城樓便赫然在眼前。從東門進入,一直向右手邊走就會看到楊家祠堂、崇德堂。如果信奉天后娘娘的游客,可以去天后宮看看,因這里是后期的建筑,里面有些燒香測字的還望游客提高警惕。出了天后宮,沈從文故居也就距離不遠了,大文豪的家,筆墨偉深濃。在去往朝陽宮的路上,會看到古鎮的南門,這里晚上會熱鬧一些,有時間的話,可以選擇晚上在這邊放長壽燈。大成殿和熊希齡故居在小路的兩邊。穿過筆架山公園,來到南華門也就結束了步行的路線。如果想在沱江泛舟的游客們,需要多走兩步,在北門有乘船的地方,供您在江面上再次感受古鎮的特色:吊腳樓、沱江跳巖。
餐飲:鳳凰內有許多特色小吃,可以盡情感受這不一樣的口味與風情。根據旅客的不同偏好,選擇在古城內的各色小吃店就餐。
住宿:建議選擇在鳳凰縣城內居住各種別具古鎮風情的旅館,既方便游玩,也可觀賞到江景與酒吧一條街的繁華。
Tips:途中有些路標指示因調皮小孩的搗亂,可能會造成誤導,還望游客謹慎選擇跟隨路標指示。
“邂逅一個人·艷遇一座城”,這是湖南鳳凰縣“7·20偶遇節”的廣告語,然而,活動尚未舉行就已引來外界爭議。有網友直斥:鳳凰“偶遇節”變成了“艷遇節”。
湘西鳳凰縣是文學大師沈從文的故鄉,曾有“中國最美的小鳳凰古城舉辦“偶遇節”惹爭議城”之稱。當地厚重的人文底蘊和古色古香的街巷曾吸引無數游客來此訪幽尋夢。
而本意為推廣鳳凰的“偶遇節”如今尚未正式舉行,就已惹來爭議。批評者認為,“偶遇顯然就是在找艷遇”,“太惡俗了”。但力挺“偶遇節”的網友則認為,“偶遇與艷遇截然不同,偶遇是心靈的一種表達和溝通,是不期而遇、浪漫唯美的愛情方式,我很喜歡。”
有鳳凰當地導游告訴記者,“偶遇節”的原型或是湘西特有的民俗活動“邊邊場”。“邊邊場”是湘西苗家青年男女求愛的一種方式,過去在趕場或節日時可以看到身穿盛裝的苗家青年,那一天小伙子只要看中心上人,就可以拉一下她的衣袖,或在行走路途假裝無意地輕輕撞她一下,她如果回眸一笑,就表示沒有拒絕。
鳳凰當地一位導游告訴記者,“我的長輩都是這么過來的,現如今,年輕人都外出務工,在家大多是老人和孩子,好久都沒有趕‘邊邊場’了。”
據“7·20偶遇節”活動主辦方介紹,將苗族民俗活動“邊邊場”進行商業化包裝,“是希望廣大游客在美麗的鳳凰,通過這次節會的平臺,遇到一些新鮮人、新鮮事,為自己的人生創造更多可能。”[7]
2014年7月14古城被淹日20時至15日12時20分,湖南鳳凰縣連降大到暴雨,最大降雨量達189毫米,造成大面積受災。截至7月15日上午9時,該縣受災人口達12.8萬人。
筆者鳳凰古城看到,因山洪爆發,古城沱江河水上漲。北門碼頭景點的水位比平時上漲2.5米左右。不斷上漲的沱江水,幾乎塞滿鳳凰著名景觀虹橋橋洞。沱江河堤溪地段,因河水上漲至路面,車輛通行已啟動交通管制。
災情古城被淹發生后,鳳凰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立即啟動抗災救災一級應急預案,組織全縣干部群眾抗災救災。一是及時轉移受災群眾和臨江客棧游客。全縣境內的沱江河、白泥河、萬溶江等河流下游沿岸及古城內沿河近五萬群眾和游客得到轉移,并在縣城設立多處臨時安置點。二是全縣動員,領導干部全員上崗,劃定責任區,動態巡查抗洪搶險責任田。三是科學調度沱江河上游的大二型水庫水量,實行錯峰度汛。[8]
2014年7月29日,從鳳凰縣旅游局獲悉,為迎接即將到來的中國情人節—七夕,鳳凰縣將于8月1日起,在鳳凰農家船景區(古城虹橋下游350米)舉辦為期17天的“河燈節”活動,讓游客們過上一個溫馨浪漫的七夕情人節。[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