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間盤突出(活絡扶正丸處方)
藥方:藏紅花15克、秦艽20克、桃仁20克、沒藥20克、川芎20克、五靈脂20克、香附20克、牛膝20克、羌活20克、地龍30克、當歸尾25克、山萸肉20克、杜仲20克、生甘草15克肉蓯蓉30克、大接骨20克,寬筋藤80克、鹿銜草40克、青筋藤80克、剔骨草80克、桑寄生30克、扭筋草80克、骨碎補30克、黑螞蟻50克。
功能:活血消瘀,活絡鎮痛、補骨健髓。
主治:腰椎間盤突出。
方解:藏紅花為君藥,活血袪瘀、通絡止痛;當歸、桃仁、川芎、沒藥、五靈脂、香附、地龍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秦艽、羌活除濕止痛;牛膝、山萸肉、杜仲、肉蓯蓉、桑寄生、骨碎補、黑螞蟻補益肝腎、強壯筋骨;寬筋藤、鹿銜草、青筋藤、剔骨草、扭筋草、大接骨袪風、除濕、止痛;生甘草調合諸藥;諸藥合施,有疏通經絡、袪風除濕、活血化瘀、補益肝腎之功,綜合全方,標本兼治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
注:藥方中諸藥不能以別的藥物代替,也不能少缺其中的藥物,不然會影響根治的效果。
加減:有以下癥狀的患者,可在處方中選擇添加下列藥物:
若陰虛者,加知母20克,龜板25克。
若陽虛者,加附片20克。
若疼痛明顯者,加三棱、莪術各20克。
若氣虛明顯者,加黃芪、白術各20克。
腰椎間盤突出處方的配制方法
1、取凈地龍置熱鍋中,加酒拌勻,以微火炒約5分鐘,至棕色有焦度備用。將上面已炮制的的地龍和藏紅花、當歸、桃仁、川芎、沒藥、五靈脂、香附、秦艽、羌活、牛膝、山萸肉、杜仲、肉蓯蓉、桑寄生、骨碎補、黑螞蟻、鹿銜草、大接骨、生甘草等中草藥一并粉碎成細布末。
2、寬筋藤、青筋藤、扭筋藤、剔骨草四味中藥文火煎湯30—40分鐘,過濾后,將藥湯存放備用,藥渣倒棄。
3、利用藥粉在粘性和過濾后的藥湯做丸。具體方法如下:把粉碎的藥粉勻撒于竹制的圓匾內,圓匾的表面,先用上述藥湯濕潤,使藥粉相互粘和,然后用雙手持匾旋轉搖動,反復添加藥粉,藥湯。便逐漸形成大小不等的顆粒,如此反復,顆粒逐漸增大,以達到所要求的丸型為止。然后曬干備用。
上述處方認真炮制,做成藥丸,早晚各1次,每次12克,飯前半小時溫開水沖服,為成人20天服用量。
風濕骨痛?。ɑ罱j痹痛丸處方):
藥方:藏紅花15克、全蝎30克、羌活20克、當歸尾25克、蜂房30克、獨活20克、烏梢蛇20克、土鱉蟲20克、秦艽25克、蜈蚣10條、防風25克、山龍20克、制川烏20克、細辛15克、雞血藤50克、蜣螂20克、海桐皮20克、寬筋藤80克、蛇總管80克、扭筋草80克、大接骨30、克壁虎20克、仙骨草80克、黑螞蟻50克。
功能:活血化瘀,祛風通絡,消腫止痛,通痹祛痹。
主治: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風濕痛、風濕勞損及坐骨神經痛引起的關節痛、肌肉痛及骨痛。
方解:方中以藏紅花、全蝎為君藥,活血祛瘀、疏通經絡解毒止痛;當歸、雞血藤、土鱉蟲、山龍活血化瘀,為臣藥;羌活、蜂房、獨活、秦艽、防風、祛外除濕;蜈蚣、制川烏、細辛、蜣螂、海桐皮祛風除濕止痛;諸藥合施,有疏通經絡、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補益肝腎之功,綜合全方標本兼治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
注:藥方中諸藥不能以別的藥物代替,也不能少缺其中的藥物,不然會影響根治的效果。
加減:有以下癥狀的患者,可在處方中選擇添加下列藥物:
若見關節皮膚環形紅斑,加生地20克。
若見關節皮膚紅腫嚴重,加黃柏20克。
若疼痛明顯者,加乳香、沒藥各15克。
若氣虛明顯者,加黃芪、白術各20克。
若手指麻木都,加白芍20克。
若惡寒明顯者,加桂枝15克。
若關節變形明顯者,加田七、穿山甲各15克。
風濕骨病處方配制方法
1、將烏梢蛇清洗干凈,去頭尾、內臟、用黃酒浸透,在無煙火上烤,并勤加翻動,文火炒干即可入藥;將全蝎洗凈浸入清水中,待吐出泥土,置鹽水中或沸水中煮至身能挺直豎立,背面抽溝,腹硬時撈出,置通風處陰干才可入藥;取蜈蚣,先將頭足除去,用文火焙,焙至黑褐色,不得焦以備用。土鱉蟲揀去雜質,用沸水洗凈,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微焦,取出放涼。取凈壁虎,去頭、足、用黃酒浸透,在無煙火上烤,并勤加翻動,壁虎外表略呈微黃色即可。將上面已炮制好的五味蟲藥和藏花、當歸、雞血藤、山龍、羌活、蜂房、獨活、秦艽、防風、制川烏、細辛、蜣螂、海桐、黑螞蟻、大接骨等中草藥一并粉碎成細面末。
2、寬筋藤、蛇總管、扭盤草、仙骨草四味中藥文火煎湯30-40分鐘,過濾后,將藥湯存放備用,藥渣倒棄。
3、利用藥粉的粘性和過濾后的藥湯做丸。具體方法如下:把粉碎的藥粉撒于竹制的圓匾內,圓匾的表面,先用上述藥湯濕潤,使藥粉相互粘和,然后用雙手持匾旋轉搖動,反復加藥粉,藥湯。便逐漸形成大小不等的顆粒,如此反復,顆粒逐漸增大,以達到所要求的丸型為止。然后曬干備用。
4、上述處方認真炮制,做成藥丸,早晚各1次,每次12克,飯前半小時溫開水沖服,為成人20天服用量。
骨質增生(活絡消刺丸處方)
藥方:藏紅花15克、桃仁20克、生地黃30克、當歸尾20克、川芎20克、赤芍20克、三棱20克、莪術20克、威靈仙30克、地龍30克、土鱉蟲25克、烏梢蛇20克、姜黃20克、生甘草15克、蛇王藤80克、大接骨20克、寬筋藤80克、郗薟草50克、青筋藤80克、剔骨草80克、皂刺30克、刺五加30克、骨碎補30克、黑螞蟻50克。
功能:活血化瘀、祛風除濕、補骨健髓、消刺止痛藥。
主治:骨質增生。
方解:藏紅花為君藥,活血袪瘀、通絡止痛藥;當歸、桃仁、川芎、赤芍、三棱、莪術、姜黃、土鱉蟲活血化瘀、消刺止痛;烏梢蛇、地龍、蛇王藤、大接骨、寬筋藤、郗薟草、青筋藤、剔骨草袪風除濕、活絡止痛;皂刺、刺五加、威靈仙消刺;生地、骨碎補、黑螞蟻補益肝腎、強壯筋骨;生甘草高調合諸藥;諸藥全施,有疏通經絡、袪風除濕、活血化瘀、消刺止痛、補益肝腎之功,綜合全方,標本兼治達到徹底治愈的目的。
注:藥方中諸藥不能以別的藥物代替,也不能少缺其中的藥物,不然會影響根治的效果。
加減:有以下癥狀的患者,可在處方中選擇添加下列藥物:
若陰虛者,加知母20克,龜板25克。
若陽虛者,加附片20克。
若疼痛明顯者,加乳香、沒藥各15克。
若氣虛曖明顯者,加黃芪、白術各20克。
若濕熱者,加蒼術20克。
骨質增生處方的配制方法:
中藥大多是生藥不能直接服用,而且藥性復雜,往往一藥多名,偽品甚多;望大家詳加鑒別,切不可潦草從事。必須通過炮制以消除藥物的毒副作用,改變藥物的性能;才能更好的增強藥物的療效,請大家嚴格按照所述程序慎重炮制,規范使用,確保處方的治療效果。
1、將烏梢蛇清潔干凈,去頭尾、內臟、用黃酒浸透,在無煙火上烤,并勤加翻動,文火炒干即可入藥;取凈地龍置熱鍋中,加酒拌勻,以微火炒5分鐘,至棕色有焦度備用;土鱉蟲揀去雜質,用沸水洗凈,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到微焦,取出放涼。將上面已炮制二的三味蟲藥和藏紅花、當歸、桃仁、川芎、赤芍、三棱、莪術、姜黃、大接骨、郗薟草、皂刺、刺五加、威靈仙、生地、骨碎補、黑螞蟻、生甘草等中草藥一并粉碎成細面末。
2、寬筋藤、蛇總管、蛇王藤、剔骨草四味中藥文火煎湯30—40分鐘,過濾后,將藥湯備用,藥渣倒棄。
3、利用藥粉的粘性和過濾后的藥湯做丸。具體方法如下:把粉碎的藥粉勻撒于竹圓匾內,圓匾的表面,先用上述藥湯濕潤,使藥粉相互粘和,然后用雙手持匾旋轉搖動,反復添加藥粉,藥湯。便逐漸形成大小不等的顆粒,如此反復,顆粒逐漸增大,以達到所要求的丸型為止。然后曬干備用。
上述處方認真炮制,做成藥丸,早晚各1次,每次12克,飯前半小時溫開水沖服,為成人20天服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