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llgem:珠寶一刊是珠寶玉石第一微刊,資深珠寶專家主編,是你珠寶玉石類「資訊·鑒定·收藏」最佳選擇。和寶友交流,曬寶貝分享心得,查看文章末尾加入珠寶社區吧
瑪瑙由于紋帶美麗,自古就被人們使用,是我國傳統的玉石。春秋戰國時代出土玉器中,常見成串的瑪瑙珠組成的項飾。山西侯馬上馬村春秋墓出土兩玉串,大的一串由瑪瑙珠、骨珠、玉珠、玉環、玉獸等20枚組成,珠的形狀有棗形的、管狀的、珠形的、六棱形的、長方形的,都有穿孔。戰國中山國王墓出土瑪瑙項鏈2串,1串222粒,1串74粒,管形,最為可貴的是這些珠子均為紅縞瑪瑙琢成,至今依然五光十色,熠熠生輝。
戰國時期瑪瑙圈和瑪瑙觽也比較多見,該是組配的一部分,但這些東西多為單色白瑪瑙制成,極少有用紅縞瑪瑙的,這個時期也有用紅縞瑪瑙作為劍飾的,多為素面,依據自然花紋巧雕,拋光細致,光澤強烈。
普通瑪瑙產地:我國瑪瑙產地分布很廣泛,幾乎各省都有,著名產地有:云南、黑龍江、遼寧、河北、新疆、寧夏、內蒙古、甘肅、四川等地。 珍貴瑪瑙產地:南紅,主要產自云南保山,稱滇南紅。但因原礦早已基本已絕,只有少量可用于磨珠子及小雕件的品質一般的小遺料。市場上多見的基本是甘南紅,川南紅及遼寧內蒙古黑龍江的少量紅瑪瑙,品質以從前的名氣及(審美)標準次之。而杮子紅也已經模糊,食用杮子有幾種紅,所以,南紅并非只某一種紅,多少是有差異的。
戰國紅瑪瑙名字的由來:“戰國紅瑪瑙”不是瑪瑙分類的科學名稱,也不是戰國時期流傳下來的紅瑪瑙,也不是普通的紅瑪瑙,它是阜新紅縞瑪瑙的一個新品種(五年以前民間和任何書籍、文獻資料都沒有“戰國紅瑪瑙”這種稱呼)。因為這種瑪瑙紅色濃烈堪比戰國時期傳世的紅瑪瑙,因此當地人首先用“戰國紅”稱謂這種瑪瑙,進而流傳開來。
北票戰國紅瑪瑙:據了解“戰國紅”是最近兩年在瑪瑙市場價格飆升很快,并且相對稀少的瑪瑙品種,產自我國瑪瑙之都遼寧省阜新和朝陽交界的地區,主要礦石大都出自北票一座小山。目前產量較低,潛在儲量不大,顏色絢麗,因此為瑪瑙愛好者所喜愛。
上谷戰國紅瑪瑙:特指產于河北宣化一帶的紅縞瑪瑙,它色采豐富而艷麗,質地細膩油潤。參考古代文獻,在戰國時期,燕趙區域的瑪瑙主要有兩個產地,一個是今天的阜新輻射區(扶余和挹婁)進貢的“赤玉”,一個是河北省(蔚縣、宣化等)自產的“瓊玉”。參考現有瑪瑙標本進行比對來說,紅縞并不符合東北瑪瑙的一般特點,在未出現新的考古證據的情況下,基本可以認定紅縞的產地位于今河北、宣化,蔚縣,陽原一帶。
兩個產地的關系,據史料記載戰國時期兩地同屬燕昭王所轄。中國古郡上谷郡始建于戰國燕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83年),今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因建在大山谷上邊而得名。當時,燕昭王派曾在東胡做人質歸來的大將秦開擊敗東胡,使東胡北退千余里,將燕國的北部疆土拓展至遼東。其后,沿北部邊界修筑長城,置上谷、漁陽(治今北京密云一帶)、遼東(治今遼陽市)、遼西(治今遼寧義縣西)、右北平(治今河北平泉縣)五郡,上谷郡是燕國北疆西部第一郡。
市場現狀,由于北票戰國紅發現較早又經廣大石友的不懈努力,在我國北方珠寶玉器市場占據了一席之地并得到了較高的認可。而上谷戰國紅瑪瑙發現較晚,未命名之前市場份額為零,有商家看中它與北票料近似又有較大的差價,大量購進冒充北票戰國紅銷售。致使北票戰國紅愛好者談之色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