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00多年前,今茅臺鎮一帶盛產枸醬酒就受到了漢武帝“ 甘美之” 的贊譽,此后,一直作為朝廷貢品享盛名于世。
公元前135年,漢武帝令唐蒙出使南越,唐蒙飲到南越國(今茅臺鎮所在的仁懷縣一帶)所產的構醬酒后,將此酒帶回長安,受到漢武帝的稱贊,并留了“唐蒙飲構醬而使夜郎”的傳說。
道光年間,“茅臺燒房不下二十家,所費山糧不下二萬石。”1843年,清代詩人鄭珍詠贊茅臺“酒冠黔人國”。
1949年前,茅臺酒生產凋敝,僅有三家酒坊,即:華姓出資開辦的“成義酒坊”、稱之“華茅”;王姓出資建立的“榮和酒房”,稱之“王茅”;賴姓出資辦的“恒興酒坊”,稱“賴茅”。
1951年,政府通過贖買、沒收、接管的方式將成義(華茅)、榮和(王茅)、恒興(賴茅)三家私營釀酒作坊合并,實施三茅合一政策——國營茅臺酒廠成立。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茅臺酒廠的那些老照片,從老照片里看茅臺……
老制曲車間
制曲工人在老廠房里踩曲
古窖大門
老廠房內部,燒煤烤酒
老廠房外景
老廠房內景
老酒庫·醬酒絕無添加,以陳釀為尊貴
老酒罐·百年前使用的茅臺酒罐
老酒師在品酒·茅臺基酒有7個輪次,以酒勾酒是藝術
老酒師在品酒·出廠時產品周期已達五年
老酒師在品酒·醬酒絕無添加,口感全靠酒師
老酒師·醬酒的釀造也全靠酒師的藝術把控
茅臺歷史獲獎證書之一
接酒·酒師靠酒花判斷酒的度數
攤涼前·工人將酒糟攤涼、招攬微生物、堆積發酵
解放初期的營業執照
老照片·上世紀60年代的茅臺酒廠
茅臺工作51年的季老爺子,年輕時候的照片
如今,白發蒼蒼的季老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