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范高中內部管理機制適應研究》子課題
"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機制"的
研 究 方 案
永川中學德育處
一、課題的提出
1、中學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務是把學生培養成為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的具有社會主義公德、法制意識、文明行為習慣的遵紀守法的公民,引導他們逐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不斷提高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覺悟,為他們中的優秀分子將來能夠成長為共產主義者奠定基礎。要完成培養全面發展的合格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和建設者,首先必須把學生思想品德教育放在首位,而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訓練與養成,對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思想道德素質的形成,良好學風、班風、校風的樹立及提高學校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德育工作是一項巨大的系統工程,需要提高學生的認識,陶冶學生的情操,磨煉學生的意志,訓練學生的行為,養成良好的學習、工作和生活的習慣。素質教育的目標之一是使每一個受教育的學生,構建由一定的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行為的思想品德素質結構,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是其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學生的行為習慣不只是外部表現,更是學生內部心靈或性格的特征,是學生內在素質水平尤其是思想品德素質的外化。因此,學校教育除了向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之外,更應該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學生個性特長,進而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促使學生全面和諧、主動健康地成長。
3、多年來,我校根據新的形勢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要求,把學校德育工作擺在素質教育的首要位置,在德育工作實踐中,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作為加強和改進學校德育工作的基礎工作來抓,并進行了初步的探索。我們深切地體會到,由于重視了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且逐步制度化、規范化和科學化,因此學校各項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學生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形成了良好的學風、班風和校風,使學校德育工作落到實處,取得了一定成效。為此,學校也被評為重慶市德育示范學校、重慶市中小學德育建設工作先進集體。當前中央確定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戰略任務,對中學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任務。然而,在新形勢、新變化、新任務面前,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將對學生文明習慣養成教育進行不斷實踐探索,解決教育改革和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新問題,使德育工作更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更好地適應青少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全面推進素質教育,使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成為我校辦學的特色。
二、課題的界定
學生良好行為習慣是思想品德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指學校按照德育總體目標和學生成長規律,確立的不同年齡階段的德育內容和要求,并依此對全體學生進行基本倫理道德教育和基礎文明行為訓練而形成的學生良好內部心靈或性格特征和外部行為表現的總和。本課題要在黨的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指導下,強化對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從多維視界著眼,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教育、課堂學習、實踐歷練、參與管理、檢查評比等方面,培養學生自覺遵規守紀習慣、自主學習習慣、自我管理習慣及良好的勞動、衛生習慣和文明禮貌習慣,以此通過制度建設,道德教育和行為訓練等,對學生的知、情、意、行加以引導、規范,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三、理論框架
1、《中學德育大綱》、《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及《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