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隨便去問一些攝影初學者“長槍大炮”(超級變焦鏡頭)或者“旅行頭”(變焦范圍涵蓋從廣角到長焦的鏡頭)是什么,他們應該能回答出來。但若去問他們你最需要哪只鏡頭,可能大家未必會清楚。就這個問題而言,筆者認為大家還是應該讓你的習慣去告訴你,究竟需要哪些鏡頭。下面就帶大家仔細的認識一下鏡頭。
一、鏡頭的成像原理
1. 鏡頭的成像原理:
鏡頭最初是延續并發展了小孔成像原理,我們看到圖片其實是當影像通過鏡頭光圈是倒立的影像照射在傳感器上,這就是光線沿直線傳播的特性。鏡頭就是讓光線進入相機并聚焦光線,在傳感器上形成清晰的影像。
而在若干年前有快鏡頭和慢鏡頭之說,快鏡頭代表在特定時間內通過的光量比較多,慢鏡頭代表這個時間里通過的光量比較小。這就是我們大小光圈的意思,現在就像“黑話”一樣,知道的人也是越來越少。在這里也牽扯到在初級課程光圈在攝影當中的作用:光圈可以控制影像的虛實范圍。
(使用不同光圈拍攝所產生的不同影像效果)
2. 鏡頭的焦段分類:
鏡頭通常分為定焦鏡頭和變焦鏡頭兩種。
定焦鏡頭往往都有很好的影像素質,鏡頭的制作工藝相對簡單,成像能力往往都強于目前的變焦鏡頭,而且鏡頭比較容易制作成大光圈,更容易拍攝出特殊的效果。在使用定焦鏡頭時,為了要突出視覺感受,尋找不同的視角,我們總會前前后后的調整構圖,對于有一定攝影基礎的人群來說,定焦鏡頭是個提高攝影技巧的利器。
變焦鏡頭可以在一定范圍內變換焦距從而得到不同寬窄的視角,在不改變位置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變動焦距來改變拍攝范圍,在外出旅游時非常有利于畫面構圖,也節省了更換鏡頭的時間。
根據鏡頭的焦距大小,我們又把鏡頭分為廣角(超廣角)、標準、中長焦、長焦、超長焦鏡頭。
?、?35mm以下焦段為廣角鏡頭,其中24mm以下稱為超廣角鏡頭
② 50mm-85mm焦段為中焦鏡頭,其中50mm焦距為標準鏡頭焦距
?、?100mm-200mm焦段為遠攝鏡頭
④ 300mm以上為超遠攝鏡頭
在此之外還有些特殊鏡頭,依據它們在攝影上的作用我們把這類鏡頭分為微距鏡頭、移軸鏡頭、魚眼鏡頭和折返鏡頭。
(圖片中我們能看到不同焦段鏡頭的拍攝視角差異,焦距越長的鏡頭所拍攝視角越窄。)
3. 焦距與影像大小的關系:
焦距:鏡頭的焦距決定了該鏡頭拍攝的被攝物體在影像傳感器上形成的影像的大小,焦距越長,被攝物體在傳感器上的放大倍率越大。例如,使用50mm鏡頭在5米的距離拍攝影像,換成100mm鏡頭,則被攝體看上去像被放大了2倍,若換成了25mm鏡頭,被攝體則只有一半大小。
當主體在畫面中保持合理大小或位置的時候,我們看到背景的多少發生了變化,而這個變化使照片的環境交代多少有著較大的區別。
二、 鏡頭與攝影
1. 特殊鏡頭在攝影上的應用
?、?微距鏡頭,這類鏡頭最大的特點就是鏡頭拍攝的物距可以很近,而且物體的放大倍率比普通鏡頭要大,可以使得拍攝出的照片景深更加短淺。適用于拍攝花卉或是昆蟲。
(佳能EF 100mm F2.8L ISUSM拍攝圖片)
?、?移軸鏡頭, 調整鏡頭的光軸,從而改變鏡頭透視效果的鏡頭。多用于拍攝建筑物體,使被攝物不產生畸變。多用于拍攝建筑。
③ 魚眼鏡頭,是一種焦距為16mm或更短的手機輔助鏡頭,視角接近或等于180°,是一種極端的廣角鏡頭。為了使鏡頭達到最大的攝影視角,這種鏡頭的前鏡片直徑很短且呈拋物狀向鏡頭前部凸出,與魚的眼鏡頗為相似,“魚眼鏡頭”因此而得名。
④ 折返鏡頭,是一種利用凹面的反光鏡增加影像大小的長焦鏡頭。凹面的反光鏡位于鏡頭筒末端,距離相機最近,它把光線向前反射,并再次反射回來,通過在反光鏡中心的圓孔聚焦到影像傳感器上。
2. 鏡頭的畸變
鏡頭畸變分為枕形畸變、桶形畸變和線性畸變三種。鏡頭畸變實際上是光學透鏡固有的透視失真總稱,也就是因為透視的原因造成的失真。
?、?桶形畸變:又稱桶形失真,是由鏡頭中透鏡物理性能以及鏡片組的結構引起的成像畫面呈桶形膨脹狀的失真現象。我們在使用廣角鏡頭或使用變焦鏡頭的廣角端時,最容易察覺桶形失真現象。
?、?枕形畸變:又稱枕形失真,它是由使用長焦鏡頭引起的畫面向中間“收縮”的現象。
?、?線性畸變:假設使用廣角鏡頭,并且人為只把照相機稍微向上瞄準一點,就可以離的很近把整個結構拍攝下來。但由于實際上平行線的線條顯得并不平行了,結果是建筑物或樹木好像要傾倒下來似的。
3. 鏡頭的透視效果以及不同焦距鏡頭與背景之間的關系
通過這張示例圖片我們不難發現以下兩個問題:
?、?我們能發現不同焦段鏡頭的透視關系,由于廣角鏡頭有桶形畸變,長焦鏡頭有枕形畸變,我們能看到示例圖片中人像臉部發生了明顯的變化。
?、?由于鏡頭的焦段不同,視角也有很大差異。當主題在畫面中保持合理大小或位置的時候,我們看到背景的多少發生了變化,而這個變化使照片的環境交代多少有著較大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