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答,杜鵑花作為傳統的花卉品種已經流傳千年。自古都受到許多文人墨客的喜愛;作為盆景,杜鵑花的枝干奇古蒼勁,花繁色艷,是很好的賞花觀骨的盆景素材。
言歸正傳,關于杜鵑的一些修剪造型建議分為以下幾點,希望可以為題主提供參考
(1)最佳修剪時間:一般上盆一年后的杜鵑就可以整枝造型了,長勢好的老樁當年就可以修剪,修剪時間在花期后至次年5月都可以進行,修剪之后生長的新梢到秋季就會新生花芽所以夏季不建議修剪。
(2)造型時的建議:由于杜鵑花的枝條較脆弱,造型以剪為主,盤扎為輔,對主干進行適當的造型盤扎,其它枝干以剪為主;剪的時候可對重枝進行強剪,促使萌生枝芽,對一些病弱枝條不要留著,直接去掉(弱枝吸水和吸收養分也比較慢,強枝吸肥力大,有時候會導致一邊弱枝慢慢枯萎死亡)。杜鵑花容易爆芽,應該及時抹芽,摘心、摘頂,根據造型需求留部分芽點和粗壯枝即可,摘心既能控制高度,也能促生側枝,等側枝生長到理想高度后再次摘心,可再萌發一級側枝。這樣人工干預的方式下能讓盆景更快成型。
(3)幼株修剪:植物在開花時需要吸收植株很大的養分,因此幼苗還在生長的時候宜盡早剪去花蕾,這樣更有利于加快盆景骨架成型。
(4)換盆時配合修剪:杜鵑花在3年左右換盆一次,此時盆土已經沒有什么養分了,換盆時適當修剪根系并按造型需求整枝造型,關于盆景的造型方式,可參考我們“農道生活”頭條號里之前分享的一些關于盆景修剪盤扎的教學文章,盆器宜用大一些的,以便讓讓根系舒展開來。
(5)盆土參考配土建議:可用腐葉土或山土+河沙混合作為培養土,上盆時在盆底可放入腐熟的餅肥、骨肥 3:7比例混合并加入少量硫酸亞鐵作為底肥,可為植株提供充足的養分,確保葉色鮮亮減少黃化的情況,這樣配土植株的基本養分需求就都能達到了!
關于杜鵑花的造型時間和修剪的一些技巧就介紹到這了,喜歡杜鵑盆景的盆友如果需要更全的養護知識也可以關注我的頭條號,里面會有關于杜鵑花的一些養護知識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