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樊說稅—個人所得稅專題問答
問題1:據說新個人所得稅法鼓勵早結婚、多生孩子,個稅專項附加可以多扣除?是不是這樣子的?
答:《個人所得稅專項附加扣除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第二章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規定:
第五條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前款所稱學前教育包括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教育。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第六條 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經父母約定,也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這里沒有提“家庭”字眼,只提“父母”,意思是無論嫡出、庶出、婚外情生子、未婚生子、私生子、離婚前子女、離婚后再生子女、親生的、過繼的、領養的、老公帶來的前妻的子女、老婆帶來的前老公的子女,多多益善,均可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假如10個孩子,每年可以扣除120000元。
不信的話,看第二十七條 本辦法所稱子女,是指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繼子女、養子女。
一句話:孩子是無辜的。
只不過,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可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經父母約定,也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至于如何約定,則該是孩子親爹親媽、后爹后媽要考慮的事情。
第二章 子女教育專項附加扣除
第五條 納稅人的子女接受學前教育和學歷教育的相關支出,按照每個子女每年12000元(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
前款所稱學前教育包括年滿3歲至小學入學前教育。學歷教育包括義務教育(小學和初中教育)、高中階段教育(普通高中、中等職業教育)、高等教育(大學專科、大學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教育)。
第六條 受教育子女的父母分別按扣除標準的50%扣除;經父母約定,也可以選擇由其中一方按扣除標準的100%扣除。具體扣除方式在一個納稅年度內不得變更。
(申報2019年1月個人所得稅前要采集員工個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