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疼痛的防治
據衛生部統計:在人群各種關節疼痛癥中以骨關節炎最為常見。尤其是中老年人,38-60歲發病率達78.5%,60歲以上老人中80%患有骨關節炎,其病理過程發展緩慢,肥胖、超重、運動、損傷都會加快疾病發展。
一、膝關節酸痛要到醫院檢查并確診:
1、如果關節內部或關節周圍出現任何癥狀并持續2周以上,就應請教醫生。早發現早治療最重要。
2、建議是到醫院做個最簡單的X線檢查,判斷膝關節骨骼部位的問題。
3、查風濕全套:風濕全套是一個血液常規檢驗的組合,一般包括四項:風濕因子,類風濕因子,血沉,c-反應蛋白。檢驗結果對風濕病和類風濕病有明確的診斷意義。
二、專業治療:
目前可用于膝痛治療方法包括藥物、針灸、按摩、理療、關節腔注射、手術、關節鏡治療等。
1、癥狀較輕,醫生會讓你敷膏藥、做理療、用一些噴劑,藥酒等治療(這些藥品只能起到暫時緩和的作用),外敷可舒筋活血,消腫止痛,活血散淤,祛風散寒的中醫傳統外科膏藥治療.膏藥外敷治療,局部滲透力強,藥物分子經皮膚吸收參與血液循環,直達病處,并通過皮膚傳導至經絡,筋骨,激發肌體的調節功能從而增進關節及周圍組織的血液循環,,促進功能恢復而達到治愈目地。
2、針灸按摩:對于病情嚴重并且長的患者,可選用中醫理療、針灸按摩等;
3、藥物治療:在專業醫師指導下,服用中藥祛風散寒通絡藥物,如同仁堂的大活絡丹。千山活血膏治療退行性膝關節病,關節腔積液,具有特效.本藥具有活血化淤之功效,退行性病變、骨性關節炎等。
國內目前最方便且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過外源性補充鹽酸氨基葡萄糖,氨基葡萄糖內含關節修復成分,可以直接作用于病變關節,修復磨損的關節軟骨,使之完好如初,恢復原有的彈性及抗壓性。“普力得” 鹽酸氨基葡萄糖膠囊,能治愈骨關節炎。
4、“封閉”治療:對于病情較重的患者,1次治療的注射部位會很多,臨床上,60歲左右的就診患者,治療時,經常會超過20個注射點。而如果在治療時,只是草草的治療了其中的幾個點,則會導致效果不理解甚至沒有效果!
5、小針刀治療膝關節痛見效快:
手術治療應慎重,一是創傷大,因膝關節是人體最大的一個關節,結構復雜,處理不好很容易傷及其它,落下后遺癥。
6、人工關節:只有到了晚期,采用人工關節置換手術才是解決骨性關節炎的方法。
三、家庭輔助治療:
1、每天堅持按摩:按摩 梁丘, 血海 膝眼、委中(在髕骨后面),以及切按髕骨四周(髕骨是可活動的),可加強血液循環。
膽經的合穴陽陵泉(位于小腿外側腓骨小頭稍前凹陷中),也是筋的精氣聚會之所,具有除痛祛風、舒肝理氣的作用。
1)經常按揉陽陵泉穴,對膝關節酸痛、脅肋痛、下肢痿痹、腿足麻木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2)坐在座位上,腳跟著地,腳尖盡量抬起,然后以腳跟為軸兩腳尖外擺盡量轉向身體左右兩側,即兩腳跟并攏,腳尖外展成“一”字;前腳掌盡量抬起。等到陽陵泉、膽囊穴部位肌肉發酸發熱即可放松兩腳,休息片刻再練習。可兩腳同時練習或單腿練習。
四、預防方法
目前醫學沒有能力使骨性關節炎的病程逆轉,所以骨關節炎的主要療法是非藥物治療。其首選方法是要實施正確的生活方式,包括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調節飲食,減輕體重,增強肌肉力量以及相關的物理治療等等。
1、注意走路和勞動的姿勢,不要扭著身體走路和干活。避免長時間下蹲,因為下蹲時膝關節的負重是自身體重的3~6倍,工作時下蹲(如汽車修理工、翻砂工)最好改為低坐位(坐小板凳),長時間坐著和站著,也要經常變換姿勢,防止膝關節固定一種姿勢而用力過大。
2、走遠路時不要穿高跟鞋,要穿厚底而有彈性的軟底鞋,以減少膝關節所受的沖擊力,避免膝關節發生磨損。
3、 騎自行車時,要調好車座的高度,以坐在車座上兩腳蹬在腳蹬上、兩腿能伸直或稍微彎曲為宜,車座過高、過低或騎車上坡時用力蹬車,對膝關節都有不良的影響,應加以克服。
4、參加體育鍛煉時要做好準備活動,輕緩地舒展膝關節,讓膝關節充分活動開以后再參加劇烈運動。練壓腿時,不要猛然把腿抬得過高,防止過度牽拉膝關節。練太極拳時,下蹲的位置不要太低,也不要連續打好幾套,以防膝關節負擔過重發生損傷。
5、解除思想壓力,適當休息:幫助病人正視疾病,樹立信心。不可使關節過度負重、受潮、受涼。避免久站、久坐,不要讓關節處于某一體位時間過長。
2、消除關節勞損的因素:多坐車,少行走,少登山、爬樓梯等。
6、適度運動:
根據具體情況在病情允許的范圍內進行正確、適當的體育鍛煉。有益的鍛煉包括:游泳、散步、騎腳踏車、仰臥直腿抬高或抗阻力訓練及不負重位關節的屈伸活動,過度鍛煉可加重骨性關節炎。有害的運動是增加關節扭力或關節面負荷過大的訓練:如爬山、爬樓梯或下蹲起立等活動。不要長時間處于一種姿勢,更不要盲目地做反復屈伸膝關節,揉按髕骨,抖晃膝關節等。
7、飲食療法:
進食高鈣食品:以確保骨質代謝的正常需要。老年人鈣的攝取量應較一般成年人增加50%左右,宜多食牛奶、蛋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必要時要補充鈣劑。
多食高量維他命D食物:維他命D者可以幫助鈣質的吸收所致。故要多服含D的乳制品或鈣片以幫助鈣質的吸收。
增加多種維生素的攝入:維生素C片劑為抗氧化劑及Ⅱ型膠原合成的基本需要,最近對骨性關節炎微量營養素的研究中發現,高抗氧化劑的攝取特別是維生素C,可能保護關節防止骨性關節炎進展,故口服維生素C有益。其他如A、B1、B6、B12、C和D以及建造骨質必要的元素,如礦物質如鈣、鎂、硒、鋅鋅以及膠質的食品等適當增加攝入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