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程輝
來源:中國會計報
原文標題:《小企業應編好財報附注》
小企業會計準則規定,小企業應編制報表附注。當前,許多中小企業會計人員不能正確理解財務報表的含義和構成,對財務報表附注的重要性認識不足,普遍存在著重視財務報表的編制而不重視報表附注編寫的現象。
編制附注的方法有4種。一是直接使用會計賬簿記錄資料。
如應收賬款的賬齡結構、固定資產的原價、累計折舊、應付職工薪酬的明細資料、應交稅費的明細資料等。二是需要單獨建立有關資產市場價格信息的備查簿,并進行連續、完整的記錄。如短期投資的市場價格、存貨的市場價格等。三是使用報表和賬簿記錄相結合編制。如利潤分配表的編制、企業所得稅納稅申報表的編制。四是根據需要使用相關合同或經營計劃進行編制。如對外擔保合同、未決訴訟和未決仲裁文書、發生嚴重虧損的持續經營計劃、未來經營方案等。
在實務中,財務報表附注一般采取以下3種方式編寫:
旁注。在財務報表的有關項目旁直接用括號加注說明。它是最簡單的報表注釋方法,且與表內已披露的信息為一體。如在應收票據項目旁加注“(其中3569元已向銀行貼現)”。
附表。為了使財務報表簡明易懂而對主表重要項目的構成及增減變動原因與數額所做的詳細、具體的反映。附表反映的內容,有些已直接包括在腳注之內,有些則附在報表和腳注之后,作為財務報表的一個單獨組成部分。
底注。在財務報表主表后用一定的文字和數字對那些不便列入財務報表內的有關信息所做的補充說明。通常,報表附注指的就是報表底注。
目前來看,報表附注的編制還存在很多問題,主要表現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信息披露不充分。許多企業對其主要投資人、關鍵管理人員及其關系密切的家庭成員的披露缺乏,甚至空白。
二是附注內容滯后。如對或有事項、提供擔保等需要及時公布的內容有意延期披露。或者因為企業管理層與會計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當時未能正確理解附注應披露哪些內容而造成的事后披露。
三是信息陳述不實。如對重要事項的說明,不少企業都有過不實的陳述。
為此,小企業應當從制度入手,全方位、多層次進行治理,提高財務報表附注的編制質量。首先,完善相關法規制度,強化信息披露的監督體系。
其次,財務報表附注的提供者應建立自身的內部監督機制。
再其次,提高認識,應該認識到會計報表附注是一種工具,也是一個信息的載體。最后,提高財務人員編制水平。
注意附注編制重點。要做到針對報表使用者進行編制。小企業的會計報表使用者,實際上主要是工商、稅務、銀行等主管部門,附注須適應這一特點,有針對性地披露會計信息。譬如基本情況一般應注明最近一次換發營業執照的日期、股權結構變化、說明特殊資質如高新技術企業等,還應簡要說明譬如合并或匯總會計報表的范圍和原因,以及本年生產經營的主要特點,如本年無經營活動等。
注意突出行業特點。報表附注的編制要結合企業實際情況,區別對待,講求實效,如投資公司、信用擔保公司、典當行,要突出其借款、投資及讓渡資產的特點。再如船務公司要突出其建造合同周期長的特點,要根據行業特點來寫。如房地產行業存貨可以寫:存貨包括:開發成本及開發產品,開發產品的建造成本為開發產品完工前發生的各項支出,包括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前期工程費及其他費用。
注意提高會計人員水平。在附注信息披露的過程中,應該考慮將各種要披露的信息以恰當的形式有效地組織起來,便于使用者的理解運用。這就要求中小企業財務人員不僅要有過硬的實際業務處理能力,還要豐富的會計理論知識和高尚的職業道德水平。
注意內外兼顧。財務報表附注,既要使投資者和潛在投資者能從中得知企業全部重要的信息,以幫助他們作出最佳的投資決策,又要保護企業的商業秘密,避免不利于企業使其競爭對手得益的信息泄露。所以在編制附注過程中要做到既充分又適當,內外兼顧,不失偏頗。
注意附注不能過于簡單。過于簡單會使重要內容缺乏,可理解性差。如有些小企業對外報送的財務報表附注內容編制過于簡單粗糙,通常只是企業法定登記事項羅列和表內數據的簡單羅列。這不利于報表使用者全面解讀報表內容,甚至影響到經營決策的正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