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個很火的話題:
就是家長是否應該幫孩子檢查作業?
還是老師應該幫孩子檢查作業?
爭論更多的是要A,
還是要B的問題,
就沒有一個關于AB一起的問題。
家庭作業總是有的。
但是因為受到家長自身的知識水平的限制,
隨著孩子的年級的逐步升高,
家長就沒有辦法輔導孩子了。
我有一個朋友,跟我講過這樣的一個例子,
家長雙方工作很忙,
沒有時間檢查孩子的作業。
于是,家長就請了一個大學生兼職家教,
要求每天幫助孩子把作業檢查好。
在檢查的這個過程中,
孩子做錯的題目得到了修正,
也得到了重新學習的機會。
經過一段時間,
孩子的成績也得到了提高。
通過這個案例,
我們可以知道,
檢查作業不一定需要家長親自操刀,
不過這個是建立在具備一定經濟基礎前提下。
現在我們我們就來討論:
家長是否應該幫助孩子檢查作業的問題?
第一點,孩子是誰家的?
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孩子是自己家里的。
自己家里的孩子學習成績好,
那正是家長所希望的。
第二點,作業是否需要檢查?
老師的檢查和家長的檢查區別在哪里?
作業一定要檢查,
不同人的檢查會導致結果的不同。
老師的檢查手段可能有下面兩種:
第一種交給同班同學(比如組長等班干部)檢查,
檢查之后,把沒有完成作業的同學上報,
然后做出處理。
第二種,自己親自檢查(或者抽查),
檢查對錯。
一般只有在學習氛圍比較輕松的時候才能夠完,
在老師教學任務壓力不大的情況,
才有可能做到這件事。
當然,還有其他的方式,
但上面兩種還是最主要的。
在上面的這些檢查方式中,
我們會發現,
孩子的作業如果有錯誤,
并不能及時得到解決。
家長檢查孩子作業的方式會有哪些?
第一,自己檢查,
這種建立在家長工作不忙,有時間的的前提下。
這種檢查經常會有以下幾種情況:
1,孩子的年級低,家長的知識水平足夠,可以幫助孩子檢查。
2,孩子年級高,家長無法幫助孩子檢查,
通過其他途徑檢查,比如我們的交流群,
直接發在交流問其他老師和家長。
第二,別人檢查,
這個一般建立在家長沒法的情況下,
自己不會檢查,
也不知道怎么通過其他方式幫助孩子檢查作業,
那么就只有送輔導班、請家教。
第三點,家長檢查孩子作業的好處有哪些?
1、幫助孩子養成一個按時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先不要管孩子的作業對錯,
孩子每天有堅持完成家庭作業,
長時間的訓練,就能夠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2、及時知道孩子的學習情況
如果老師檢查了,后面再去講解,
即使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了,
但是課堂上不一定會認真
去聽老師講解這些錯題。
如果是計算題出錯的話,
老師不一定每道題都會講解,
但是對于學困的孩子來說,
每道題目都是必須講解。
家長檢查,
無論是通過什么方式檢查出來的錯題,
都能夠讓孩子及時解決。
為什么?
因為孩子做錯了,不教會孩子,心里不踏實。
3、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
孩子最初應該是抗拒家長檢查作業的,
因為不檢查她就沒有錯,
一檢查她就會錯誤連篇,
作業差不多要重新做了。
但是這個只是一個短期的過程,
通過長期的磨合,
雙方會變得更加有默契,
孩子的作業也會往好的方向發展,
雙方的關系也會從最初的不理解,
通過孩子的進步,
雙方的關系變得緩和、友好。
在檢查作業的這件事上面,
根據我對教育的理解,
無論是老師檢查也好,
還是家長檢查也好,
雙方都有一個共同的目的,
那就是讓孩子的學習進步。
而不幫助孩子檢查作業的壞處呢?
1、孩子不完成作業,家長老師都不知道,孩子疏于學習;
2、孩子作業沒有檢查,有錯誤,錯誤得不到解決,成績無法提高。
那么,作為家長您愿不愿意檢查孩子的作業呢?
歡迎在留言區留下您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