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法正的日子過得越紅火,諸葛亮的日子就越黑暗。從建安十九年入蜀之后,諸葛亮在劉備手下的日子就進入了漫漫黑夜。
對于“治實不治名”的諸葛亮而言,實質權力的外落是很痛苦的。諸葛亮也很清楚劉備的想法,要東山再起到入蜀前的榮光只怕不易。
所以,諸葛亮此時把法正當成了自己的絆腳石和攔路驢。法正每獲得一點成績,一點功勞,就會讓諸葛亮倍感失落。
那時諸葛亮的職務是軍事將軍,署劉備之府事。劉備外出時,諸葛亮負責“足食足兵”。也許當時成都城里本來就缺兵,城內治安力量匱乏,外派軍隊恐怕會引起后方混亂。
而且,即使漢中戰役贏得勝利,主要的功績也算不到諸葛亮的頭上。此時出兵,相當于是在幫法正的忙啊。
從事后來看,諸葛亮的這一招確實是一步昏招,不但沒有為自己爭取到更大的利益,反而反手取刃,給別人留下了把柄和口實。
總結起來,一向給人胸襟坦蕩之印象的諸葛亮,這一次出招至少有兩點錯誤:
一,口是心非。
二,時機不當。
當時法正在前線和曹軍作戰,是為了幫老大劉備打江山,并非干私活。這時諸葛亮留守后方,對前線的法正耍小動作很不可取。說小了是公報私仇,說大了,就是耽擱了劉備的江山社稷,罪莫大焉。
因為口是心非,因為時機不當,最終諸葛亮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按照法正睚眥必報的性格,他會吃這個暗虧嗎?
所以,當法正幫劉備打下漢中之后,法正名正言順的當上了尚書令,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更加穩固了。諸葛亮呢?非但沒有獲得任何晉升,反而引起了劉備更大的疑心。
而那個楊洪在當了幾天蜀郡太守后,在漢中之戰結束后,就轉為了“益州治中從事”。可見法正回來之后就發起了反擊。但在劉備死后,諸葛又將楊洪抬了出來,“賜爵關內侯,復為蜀郡太守、忠節將軍,后為越騎校尉,領郡如故”。楊洪從劉備時期的默默無聞,到諸葛時期的“外統都畿”的蜀郡太守,可謂是青云直上。
因為在那幾年是諸葛亮人生中最黑暗的幾年。無論是在事業上,在愛情上,在家庭上,都是徹徹底底的失敗。
我們分開了好好說說。
首先,在事業上,大家已經知道,法正的風頭完全蓋住了諸葛亮。而就在漢中戰役打響的同時,諸葛亮又接到一個壞消息:魯肅死了。
魯肅死就死了吧,對諸葛亮的影響很大嗎?當然,對諸葛亮的打擊猶如釜底抽薪。
眾所周知,諸葛亮為劉備做出的最大的貢獻,就是聯合東吳打了一場赤壁大戰。而在東吳方面,也極力主張孫劉聯合的就是魯肅。而魯肅一死,諸葛亮就失去了和東吳聯合的紐帶。他賴以生存的最大功績隨時都有坍塌的危險。
在愛情上,在家庭上,諸葛亮同樣是是失敗的。
事實上,是這樣嗎?
諸葛亮本是山東人,后遷居隆中。在隆中的十年,諸葛亮由一個普通的青少年成為一個識時務的俊杰。一個客居的外地人,何以立足成長為青年派的領袖?
這樣帶來了兩個好處:
1、有利于他在襄陽立足,免得受欺負,還形成了一定的政治力量。
2、有利于他獲得良師益友,促使他學業上進,政治發展。
這種關系成了諸葛亮在襄陽生存進取的最大政治靠山,又是他從上層統治者那里獲得消息的源泉,為他觀察分析形勢,了解天下大事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上面說到的兩種關系中,諸葛亮迎娶黃承彥的女兒的作用無疑是最大的。
這個非同尋常的“厲害關系”問題,諸葛亮不能不再三權衡。
2、黃氏是劉表后妻蔡氏、蔡瑁的外甥女。與黃氏結婚可以和統治者劉表、豪強蔡瑁建立密切的親戚關系,對自己以后的出山從政有很大的幫助。
3、黃氏雖然外貌不美,可是有才華,迎娶她可以得一賢內助,對事業大有幫助。
有如此的三長一短,何樂而不為?
如果黃氏不是和劉表、蔡氏有這樣的親戚關系,不是名士黃承彥的女兒,而是凡夫之女,就算有美貌,諸葛亮也不見得會迎娶吧?
可見諸葛亮娶黃氏依然還是階級的婚姻,是由諸葛亮和黃氏的階級地位來決定的,所以它是計較利害的婚姻。
甘蔗沒有兩頭甜。諸葛亮雖然借助自己的婚姻進入了上層社會,但他同時也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沒辦法,諸葛亮只好和哥哥諸葛瑾商量,要不你先過繼給我個孩子,就當充充數也好啊。
諸葛瑾答應的倒挺痛快,沒問題。于是,諸葛亮就先把哥哥的孩子諸葛喬給領養了。
但諸葛喬后來也是個短命鬼,活到25歲就死了。
不會生育也沒啥了不起啊,封建社會嘛,再娶個妾再生個兒子不就行了嗎?
那么,妻子懷不上孩子,到底是誰的問題呢?沒辦法,找個大夫看看吧。但這終究不是什么好事,不能讓熟人知道。
諸葛亮只好偷偷的在馬路邊的電線桿上找那些專治不孕不育的小廣告。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堂堂諸葛亮這時候是什么心情。能不憋屈能不郁悶能不彷徨嗎?
也是啊,誰的人生能完美無缺呢?只把這當成一件缺陷美吧。
最終,檢查結果出來了。諸葛亮沒問題,是一個正常的男人。問題出在他那個丑媳婦身上。
諸葛亮想,這次我算虧大了,老婆丑就算了,還是個不會下蛋的母雞。莫非老天要決我的后嗎?
那就娶個妾吧。這也是沒辦法的辦法,諸葛亮的丑媳婦也說不出話來,怨天怨地也只能怨她自己的肚子不爭氣啊。
大約在諸葛亮46歲的時候,他的親生兒子諸葛瞻總算出生了。
諸葛亮去世的時候,諸葛瞻才八歲。
劉備托孤給諸葛亮的時候,諸葛亮是42歲,諸葛瞻還魂不知所系。
或許,這也是劉備敢于把身后大事交付給諸葛亮的一個重要原因:反正你沒兒子,就算你搶了我的江山,你又能傳給誰呢?
了解到這些背景,或許我們該理解諸葛亮。在事業愛情家庭都一無所獲的時候,他做出什么舉動都不奇怪。
就算拿法正的蜀郡太守的職位出出氣,也真沒啥大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