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經典,承續傳統,提高人文素養
——雙陽區杜家小學“中華誦·經典誦讀”活動方案
一、指導思想
經典詩文是我國文學寶庫的瑰寶,源遠流長。它積淀著智慧的結晶,映射著理性的光輝,對于塑造少年兒童的靈魂,增強民族的自豪感和民族凝聚力,更具有無與倫比的作用。黨的十七大明確提出“弘揚中華文化,建設中華民族共有精神家園”的戰略部署,這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在教育和思想文化領域的目標要求。為深入貫徹落實這一戰略目標,為深入實施素質教育,提高師生人文素養,創建良好的校園文化,我校積極響應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于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的號召,將扎實而有效地開展主題為“親近經典,承續傳統,提高人文素養”中華美文經典誦讀活動,利用多渠道、多形式的活動平臺弘揚祖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增強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促進學生的素質全面發展。
二、具體方法與措施
(一)領導重視,加強管理
學校高度重視中華經典誦讀活動,領導班子對開展經典誦讀活動的重大意義有明確的認識,將經典誦讀活動納入學校教學常規管理,并作為學校辦學特色予以安排落實;學校組建以校長為首的認真負責的領導小組,制定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在教師隊伍中形成集體共識,突出全員參與;學校、年級、班級層層管理,將不斷加強日常巡課檢查、定期評估、獎勵等制度,從而推進誦讀工作全面開展,并在實踐過程中不斷提高,不斷完善。
(二)更新認識,率先垂范
1、組織廣大教師學習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關于開展“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的相關文件,提高廣大教師對推進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認識,引領全體教師從文本中走出來,讓老師明白,學生的語文學習既要基于課本,又要高于語文課本的道理;使教師領悟課堂、課本是學生語文學習和提高的重要陣地和途徑之一,但這并不是學生提高語文素養的唯一途徑。使全體語文教師明白推進小學生語文課外閱讀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明白在課外閱讀中誦讀經典是引導學生感悟我國傳統文化,熱愛祖國燦爛文化的有效途徑。
2、組織教師率先誦讀教育部、國家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推薦的《中華經典誦讀讀本》、《三字經》、《論語》等經典詩文。組織教師在誦讀這些經典的過程中,熟悉其內容體系,研究其人文精神,感悟其思想意境,從而為有選擇地指導學生誦讀這些經典文化,做好充分準備。
3、以班主任為主,輻射全校師生開展經典誦讀專題校本教研活動,研究學生的記憶規律,探討經典誦讀教學的方法,配合學校的“書香校園”建設,讓學生先誦讀大量的經典,實現“量”的積累,充分汲取經典文化的精華,得到經典文化的浸潤,厚積而薄發,把經典誦讀與語文教學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三)整合資源,營造氛圍
學校將在校園和教室顯眼地方補充裝飾古詩文的內容,充分利用好黑板報,開辟“古詩樂園”、“今日格言”、“精彩段落”等欄目。利用每天的早自習時間、課前預備時間等引導學生大聲朗誦,讓學生感其聲,領其情,營造良好的誦讀氛圍。
(四)建好陣地,有效運作
全面展開課外誦讀經典實踐活動我們將采取以下措施:各年級根據本班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能力特點,搜集整理本年級積累內容,打印成冊,制成簡易可用的校本教材。
1、每天早自習,各班按照不同學段的內容開展中華經典誦讀活動。師生集體共讀經典,共賞美文,進行經典吟誦、演講,分組背、個別背、接龍背、默背等學習游戲活動,為經典誦讀拓展更寬的道路。
2、以落實“充分發揮實效性預習,挖掘學生語文學習潛能,全面提高語文課堂教學效率”為抓手,積極倡導“長課短教、多讀精講”的課堂教學運作模式,擠出時間,每雙周班主任老師可單獨開辟出一節課作為語文課外閱讀指導課,開展經典鑒賞、誦讀指導或班級讀書會,努力激發濃厚的閱讀興趣,營造書香班級、書香校園的氛圍。
3、班主任老師每天要與學生共同進行誦讀活動。每節語文課前準備2分鐘,開展“課前一吟”活動,做到讀而常吟之,學生全員參與。每班可選一名普通話及朗誦較好的學生做帶讀的小老師。每周四語文早讀時間將本周所吟誦的古詩文進行簡單的講解賞析,或進行誦讀指導。
4、班主任每月可抽出一至兩節班隊課作為經典誦讀活動課,將本月所吟誦的古詩文全面復習,或在班級內舉行吟誦表演。
5、各班老師爭取充分發揮家長作用,督促學生每天回家進行30分鐘經典誦讀活動。倡導家長和孩子一起讀,積極營造濃厚的家庭誦讀氛圍。
三、搭建平臺,成果展示。
為調動學生參與誦讀積極性,學校將通過靈活多樣的方法為學生搭建施展的平臺,不斷提高小學生課外經典閱讀的興趣,使優秀詩文誦背和閱讀課外書籍活動成為學生課外生活的一件樂事。
1、誦讀基本原則
不求甚解,須知大意。小學生誦讀經典應遵循“書讀百遍,其義自見”;教師做粗略地講解或提示,讓學生在粗知其大意內容的基礎上再熟讀成誦。讓學生把目視、口誦、耳聽、心想四者結合起來,再通過瑯瑯上口的反復吟誦,有效地提高誦讀的效果。
2、誦讀內容及要求
誦讀的經典文集主要是《小學生必背古詩》、《三字經》、《千字文》等,這些經文原則上是通讀。而對《論語》《孟子》等將選讀主要的精彩華章佳句。
各年段還要根據實際情況,搜集整理本年級積累內容。各年級的要求要有所側重。如中年級:教師引讀經典讀物,熟記師生共同選定的、適合自己閱讀的經典讀物中的名言佳句,并能以經典讀物中的所得規范自己的行為品質;高年級:讀經典文學讀物,會背誦經典讀物中的名言佳句,熟記經典讀物中師生共同選定的內容,會向別人轉述經典讀物中的至理名言,關注文中的主要人物觀點,有自己的一點看法、體會。
3、誦讀目標
(1)通過誦讀經典的詩文,切實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開啟學生的心智、陶冶學生的性情、改變學生的氣質、滋養學生的人生。此外,經典詩文中優美的行文、韻味、節奏以及從經典中散發出的人與自然的和諧,也正是美育所必不可少的。 因此,通過熏陶涵詠,使學生的性情變得平和、班級氣氛變得融洽、常規明顯進步、教育管理也會輕松許多。
(2)通過誦讀經典的詩文,積累精美的語詞句段,進而內化為自己的語言。因為在《論語》《孟子》等古代典籍里,還蘊藏著非常豐富的文化資源,誦讀這些經典除能讓學生積累豐富的語言外,還能豐富學生的生活積累和豐厚的文化積淀。因此,誦讀中華文化經典能有使學生的說與寫的能力得到明顯的提升,到了高年級,基本上能做到恰當得體地引用所誦讀的經典名言警句,使80%的學生達到“說有哲理,寫有高度”的境界。
4、誦讀評價
(1)根據學校規定的經典誦讀必讀必背的內容,對學生的誦讀評價主要有口試與筆試兩部分。口試即對學生進行面對面的誦讀測試,根據學生誦讀的情況給予相應的評價等級,每班展示時間為10分鐘;筆試主要體現在期末語文試卷中,對學生進行經典詩文的記憶、理解、運用等能力的考察,切實檢測誦讀效果。
(2)交流評比:以觀摩班級成果展示或成果展演為主,展示形式不限。學期末主要以經驗總結交流為主。學校將把好的經驗做法在全校推廣。
5,活動展示時間:2010年12月中旬
經典浸潤人生,書香伴我成長。經典誦讀猶如一道亮麗的風景,將為我校師生帶來一片生機。我們肩負著歷史重任,我們將不斷努力把經典誦讀活動堅持下去,為傳承中華文化,建設書香校園,培養合格人才做出應有的貢獻。在我們的努力下,相信我們的學生們會繼承傳統,弘揚文化,去開創更加美好的未來!
雙陽區杜家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