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分不清茶油、茶葉籽油、菜籽油,加上有的商家有意攪渾水,更迷糊,現在又多了個茶樹油,很容易上當被騙。
通過在幾個方面簡單總結概括,就能很容易區分這幾種油。
一、用途
用途 備注
茶油 食用
茶葉籽油 食用
菜籽油 食用
茶樹油 不可食用 用來制作農業殺菌劑、日用衛生制品、皮膚保健品、化妝品等
以上說明,茶油、茶葉籽油和菜籽油是一類,而茶樹油屬于工業用途的另一類,不屬于茶油的討論范圍。
目前,會接觸到茶樹油的有含茶樹油的洗發水、洗潔精、香皂、驅蚊噴霧、化妝品等,這些產品都是利用了茶樹油的強大殺菌效果,加上茶樹油溫和辛香,因此適合混合在這一類產品中。
二、名稱
別名
茶油 茶籽油、油茶籽油、山茶油、野山茶油、清油
茶葉籽油 綠茶油、有人將其稱為“茶籽油”是錯誤的,混淆視聽
菜籽油 菜油、油菜籽油、香菜油、芥花籽油
茶樹油 白千層油、芳香油、芳香精油、茶樹精油
為什么會叫這個名字,原因是每一種油的提取來源都不同,這是關鍵重點。
三、提取來源
提取來源 備注
茶油 油茶樹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6米
茶葉籽油 茶樹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1-6米,葉子就是茶葉
菜籽油 油菜 一種蔬菜,油白菜,花是油菜花
茶樹油 互葉白千層(茶油樹) 木本植物,高可達30米
(一)油茶樹-->油茶果-->油茶籽榨油-->茶油
油茶樹是我國特有經濟樹種,有2000多年的栽種歷史,食用茶油歷史悠久。
油茶樹的葉子無經濟價值,種植油茶樹就是為了榨油,油茶與油棕、油橄欖和椰子并稱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
油茶樹花期為9-11月,開花結果后長出油茶果。
一個油茶果=茶包+油茶籽構成,一個茶包含有1-4粒油茶籽。
一個油茶籽=油茶籽殼+油茶籽仁構成。
茶油主要集中在油茶籽仁中,油茶籽殼含油量很少,殼中含油量僅在0.5%左右。
油茶籽榨油后成為-->油茶籽粕。
油茶籽粕可用來生產飼料、皂素、淀粉。
油茶籽殼殼用來生產拷膠、皂素、木糖等。
(二)茶樹-->茶樹果-->茶葉籽榨油-->茶葉籽油
茶樹在世界各地廣泛種植,有2000多年的栽種歷史,但食用茶葉籽油是近年才開始。2011年開始啟動國家標準制訂。
茶樹的葉子就是茶葉,可以制茶。種植茶樹主要是為了獲取茶葉,茶油是茶葉生產的副產品。由于利用茶葉籽榨取生產茶油的時間晚、產量低,我國還沒有茶葉籽油的國家標準和正式中英文名稱。
(三)油菜-->油菜籽榨油-->菜籽油
菜籽油是生產油菜的副產品,但菜籽油和茶油一樣是我國傳統食用油,食用菜油的歷史同樣很悠久。
(四)互葉白千層樹-->新鮮枝葉蒸餾煉油-->茶樹油
互葉白千層樹種原產澳大利亞,與前三種油不同,來自海外,我國南部有引進種植。
茶樹油的做法有100多年歷史,近20年快速發展,全球銷售,50%銷往美國。
四、成分特點
成分 備注
茶油 含亞油酸約6-11%、不飽和脂肪酸約78% 不含茶多酚
茶葉籽油 含2%茶多酚、含亞油酸22-28%、不飽和脂肪酸約83%
菜籽油 含31%-55%的芥酸和芥子油苷 多吃有害
茶樹油 不可食用
××××××××××××××××××××××××××××××××××××××××××××××××××××××××××××××××
菜籽油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物質,不推薦長期食用。
動物實驗證明,大量攝入含芥酸高的菜籽油,可致心肌纖維化引起心肌病變;引起動物增重遲緩,發育不良;生殖力下降;血小板下降。 對于正常的人來說,芥酸并不可怕。因為人體中含有一種分解消化芥酸的酶存在,它能破壞攝取的芥酸,在消化后被人體吸收進入血液。在心血管功能正常情況下,它不會造成人體中某些器官上(尤其是心血管系統本身)的脂肪淤積,誘發病變。但心臟病患者應當注意。 因為心臟病患者的血液中每日接受少量被酶消化后的芥酸后,本來不正常的心血管功能就會超負荷,更容易誘發“血管壁增厚”及“心肌脂肪沉積”,直接危害身體健康。國內超市可見的菜籽油,通常有金龍魚、中糧、魯花、鴻瑞等大品牌,而標榜農家自己壓榨的菜籽油危害則更大,因為芥酸和芥子油苷含量更高!
“土榨菜籽油雖然保留了油的風味,但其中的芥子油苷、芥酸含量卻難以控制,很容易超標,增加健康風險,不宜作為家庭用油長期食用。”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的專家阮光鋒告訴記者。××××××××××××××××××××××××××××××××××××××××××××××××××××××××××××××××
五、食用特點
營養 香味 價格
茶油 飽和脂肪酸比橄欖油還低 舊式制法,先炒過再榨油后有清香 價格中等
茶葉籽油 與茶油類似,但亞油酸含量比茶油高 沒有香味,吃起來干澀味苦 產量低,價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