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產后調理2

產后調理2 [圖片]

★食物調理★

[補氣藥膳]

      血足氣旺,氣旺血足。血虛常伴有氣虛,因此,補血常需配伍補氣藥。常用補血中藥有當歸、阿膠、丹參、熟地、首烏、桑椹子、枸杞子、龍眼肉等。補血食品有:雞肉、雞血、豬血、牛蹄筋、豬腎、豬蹄、豬肚等。常用藥膳如下

1.參芪芡實燉豬腎:黨參20g,黃芪30g,芡實30g,豬腎一對,調味品適量。將腎剖開,清除腎臊,人開水中氽一下,除尿味,切片,將各藥裝入沙布袋扎緊口入鍋,按常法用武火燒開后改用文火慢燉熟,去藥袋加調料。早晚服食。功效:益氣補腎,適用慢性腎炎、腎盂腎炎、腎虛腰疼、小便不利、浮腫、遺精、盜汗、老人耳聾等。
2.
蔥棗湯:大紅棗20枚、蔥白7根。棗洗凈用水泡發,蔥白(帶須)洗凈切碎備用。將棗放人適量水中,武火燒沸20分鐘再加蔥白,用文火煎熬10分鐘。吃棗喝湯。功效:益心氣,安心神,適用于心氣虧虛所致的心悸氣短、悸動不寧、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神經衰弱及陣發性心動過速等心氣虛者。
3.
花生粥:花生45g,粳米lOOg,山藥30g,百合15g。將花生洗凈搗碎,共用常法煮粥,可長期食用。功效:潤肺止咳,降血糖,健脾開胃,養血通乳。適于肺燥干咳,少痰,肺虛反胃,貧血,產后乳汁不足。

4.歸芪羊肉湯(推薦):黃芪30克、當歸30克、生姜15克、羊肉500克,羊肉洗凈切塊,當歸、黃芪、生姜用干凈紗布包好,同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去藥渣,分次服食,連服3-4天,適用于氣血虛弱型。

5.黑豆糖粥(推薦):粳米250克,黑豆250克,紅糖適量,先煮黑豆、粳米粥,加入紅糖,分多次服食,適用于氣血虛弱型。

[補血藥膳]

    血足氣旺,氣旺血足。血虛常伴有氣虛,因此,補血常需配伍補氣藥。常用補血中藥有當歸、阿膠、丹參、熟地、首烏、桑椹子、枸杞子、龍眼肉等。補血食品有:雞肉、雞血、豬血、牛蹄筋、羊肉、黃牛肉、豬腎、豬蹄、豬肚等。常用藥膳如下。

1.香酥鯽魚(特別推薦):取活鯽魚1(250)。將魚切成2寸長小塊,不去鱗腸,用香油炸焦。服后飲黃酒200克,取微汗。
        此方溫經通絡,補血益氣。主治產后關節痛,屬血虛型,產后四肢抽筋,肢體酸楚、麻木。舌紅、少苔,脈細無力。

2.焙絲瓜藤(特別推薦):用霜后絲瓜藤500克,紅糖水少量。將絲瓜藤焙焦研成細末,取3克,紅糖水送服,每日3
    
此方通絡止痛。主治產后關節痛,屬血虛型,全身關節筋骨疼痛,肢體麻木,舌淡少苔,脈細無力。
3.
蔥燉豬蹄:豬蹄4只,蔥5g,調味料適量。干凈豬蹄剖成兩半,蔥切成段,放入豬蹄鍋內,加清水適量及調料,用武火燒沸后轉文火燒爛。分頓吃喝。功效:補血、消腫,適用老年血虛、四肢痛疼、浮腫和腫痛等。
4.
當歸酒:當歸60g,米酒 700ml。將當歸切成薄片,置于米酒瓶中,加蓋密封,放陰涼處,每日搖動數下,7日后,靜置澄清。每早中晚各飲20-30ml。功效:補血、和血、止痛。
   
適用于血虛經脈失養所致的手足麻木、痙攣屈伸不利,筋骨關節經常疼痛,活動不靈,頭痛抽掣;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肋間神經痛,肩周炎,坐骨神經痛,三叉神經痛等。注意:胸悶身重、腹脹苔膩及大便溏瀉慎用。

5.姜蔥羊肉湯:如果病人營衛不和,氣虛畏寒,四肢不溫,皮膚麻木,并有汗出、畏風等情況,可用羊肉、大棗加生姜、蔥等褒湯服食,每日一次。倘若病人氣血兩虧,面色少華,氣短、暈眩,可在前方中加黃芪、黨參、當歸、加強益氣補血的功效,這是食療與藥療合一的方劑。又如氣虛血瘀的病人,即有神疲乏力、氣短懶言、肢體麻木等氣虛證狀,又見指趾疼痛如刺的血瘀征象,可用補氣活血的食療方藥品,如黃芪、桃仁和粳米煮粥服食,有益氣化瘀的功效。

6.黃牛肉——補血功效強
  牛肉分為黃牛肉和水牛肉。水牛肉性涼,黃牛肉性溫,因而以食用黃牛肉為佳,而且黃牛肉補而不燥,不易上火,適合所有人群。對于身體虛弱的人,吃牛肉對增強體質很有幫助。可以將牛肉燒好后放入粉碎機打成糊狀,再與稀飯共煮10分鐘。這樣的牛肉稀飯可以幫助老人及久病的人調養脾胃、補血、補腎。牛骨髓補血效果好,可以將牛骨敲碎,再加入紅棗一起燉湯,能補血、補腎。或加入山藥、核桃仁、枸杞子一起燉湯,能補血、補腎,暖腰腿,強筋骨。

7.羊肉的四種吃法
  羊肉具有補血祛寒的作用。羊肉特有的驅寒保暖、補血、養血、補腎、暖腎、調經祛風作用,可用來治療惡風怕冷、疲倦乏力、四肢酸痛、頭昏失眠,以及容易感冒、面色偏白、月經不調、血虛經少、血枯經閉、痛經、經期頭痛、習慣性流產、產后腰腹疼痛等癥。羊肉是甘溫大熱的,吃多了容易上火。吃羊肉的同時要與各種綠葉蔬菜搭配著吃,這樣就補而不燥。
  下面介紹幾道羊肉食療方,供大家參考。
  1.治療產后缺乳:羊肉1斤,豬腳1只,黃芪10克,當歸10克共同煮湯,大火燒開后,小火燉兩個小時,吃的時候再加少許鹽、味精調味。產婦吃肉喝湯,2~3次后就能感覺乳汁分泌增多,以后可以每周食用2~3次。
  2.祛寒暖腎補血:羊肉1斤,生姜2大塊,當歸20克,再加少許鹽、料酒、糖、醋、醬油,大火燒開后改小火煮1~2小時,每周吃上2~3次,能治療血虛、血寒、怕冷、四肢不溫,能明顯緩解腰酸、背痛、頸肩不適,還能治療痛經及各種婦科慢性炎癥,以及慢性鼻炎、過敏性鼻炎及眩暈、耳鳴等癥狀。
  3.治療遺尿、尿頻:羊肉1斤,山藥半斤,加鹽、料酒等調料一起慢燉,每周吃兩次,補虛暖腎的效果很好,可治療成人全身乏力、說話費力、遺尿。
  4.健脾開胃:羊肉1斤,蘿卜半斤,生姜2塊,加鹽、料酒、少量糖、醋、辣椒燉爛后,每周吃一次,能健脾開胃,暖胃,治療食欲不振、胃脹、泛酸及腹脹等癥。需要注意的是,羊肉活血的作用太強,吃后四肢都會明顯變得溫暖,但身體內血液少的人,活血太厲害后,內臟會有空虛的感覺,有的人會咳嗽、氣喘加重,有的人會拉肚子,有的人會皮膚瘙癢等。吃羊肉不適的人,每次吃的量要少一些。

8.鱔魚——補血效果快
  一次,一個朋友的孩子胃出血,血色素一下子降到了6克,人很虛弱,臉色蠟黃,而且胃口不好,吃什么都不香。看了中醫,孩子又不愿意喝湯藥,說喝了不舒服。醫生說,如果孩子實在不愿意吃中藥,就用鱔魚給孩子補血吧,每天給他吃紅燒鱔段,長期吃同樣能夠補血。這位母親就每天給孩子吃上一頓紅燒鱔段,盡量燒得美味可口,孩子也努力將鱔魚當藥來吃。這樣堅持了兩個月,孩子體質明顯增強,胃口也開了,再查血色素已升到了11克。
  鱔魚和瘦豬肉在一起紅燒,補腎效果很好。可以買二斤鱔魚、八兩的瘦豬肉,加一大塊姜、三棵蔥、一頭蒜,再加上鹽、料酒、醬油、糖、醋、辣椒、八角,滿滿一大鍋,先用大火燒,再用小火燉一個小時。這樣燒出的量比較多,一頓吃不完,就放入冰箱,每天晚上吃上一小碗,一周時間吃完。經常堅持食用,不但補血效果明顯,而且能明顯緩解腰腿痛,還有非常明顯的美容作用,吃后皮膚細膩、有光澤,祛斑效果也很明顯。
  鱔魚口感綿軟,便于消化,同樣適合老人和孩子吃。有個孩子一感冒就咳嗽,引發哮喘。后來她母親經常給他吃鱔魚,哮喘就沒有發過。還有長蕁麻疹的、起風疹塊的孩子,也是在經常吃鱔魚后就治愈了。一個女孩,每年都要發幾次風疹,每次發作時全身奇癢,都要到醫院輸液,影響上學。后來她母親按照我教的,讓她盡量少吃寒涼食物,同時多吃鱔魚。后來,這個孩子就發過一次,而且這一次剛發起來她母親就趕緊給她吃鱔魚,很快就消下去了。
9.
紅棗——最常用的補血食物

  每天取10~15個紅棗加水小火煮上十幾分鐘,吃棗喝湯,堅持常年喝,是最經濟實惠的補血方法。
  紅棗還可以在鐵鍋里炒黑后泡水喝,可以治療胃寒、胃痛,再放入桂圓,就是補血、補虛的茶了,特別適合教師、營業員等使用嗓子頻率較高的人。如果再加上4~6粒的枸杞子,還能治療便秘,但大便稀的人就不要加枸杞子了。常喝紅棗、桂圓、枸杞茶的女性朋友,皮膚白皙,美容效果不錯。枸杞子不要放多,幾粒即可,紅棗和桂圓6~8粒就行了。每天早上上班后給自己泡一杯,不但補氣血,還能明目,特別適合長期在電腦前工作的人們。沒有在鐵鍋里炒硬、炒黑的紅棗泡茶喝是沒有用的,因為外皮包裹住了棗子,營養成分出不來。

10.當歸——補血良藥
  當歸自古就是補血良藥,當歸性溫,具有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止咳平喘等功效。因血少引起的頭昏、眼花、心慌、疲倦、面色萎黃,最適宜用當歸治療。當歸通常由分為全當歸、當歸頭、當歸尾。全當歸補血活血,當歸頭補血,當歸尾活血。我喜歡將生當歸加工成粉直接吃。將買來的當歸片在太陽底下曬干,然后放到粉碎機里加工成很細的粉末,這樣利于快速、全面地吸收。因當歸性溫,有的人吃后會上火,那就盡量選擇當歸尾。先吃當歸尾1~2周后,再改吃全當歸就可以了。
  實踐證明,當歸粉不僅適合女性,也同樣適合男性和老人。常年食用當歸粉能明顯改善體內缺血的癥狀,改善頭昏、心慌、乏力的癥狀;能活血、行血,治療關節的疼痛;能養血、潤腸、通便,治療便秘;能調經,治療各種婦科病,白帶稀、多時吃全當歸,白帶發黃時吃當歸尾;當歸治療血虛的同時可以治療皮膚病,如牛皮癬、濕疹、白癜風;當歸的活血、補血對冠心病、腦梗塞、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壓都有治療效果。
  吃當歸粉的量視各人身體情況而定。用作保健的最好是在早飯后吃上小半勺(約啤酒瓶蓋大小);身體虛弱、多病的就可以一天三次,一次小半勺。有的人晚上吃了當歸粉會興奮,影響睡眠,那就早上吃;有的人吃了當歸粉有利于睡眠,那就臨睡前再吃一次;還有的人常常半夜醒了睡不著,起來吃上半勺當歸粉又能繼續入睡。所以具體如何服用,每個人都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加以調整。


[補陰藥膳]
    
陰虛主要是指人的體質虛弱,多表現在臟腑的器質方面。補陰中藥有沙參、麥冬、冬蟲夏草、天門冬、石斛、女貞子、川貝、百合、玉竹等;食物有豬肉、魚類、龜、鱉、豬脊髓、豬腦髓、鴨子、白木耳、蜂蜜等。藥膳有:

1.生地黃雞:生地黃250g,烏雞1只,飴糖 150g,調味料自選。將雞宰后除去毛和內臟,洗凈。生地黃切絲與飴糖拌勻后放人雞腹內,用白線縫好。將雞裝入盆內,加清水適量,置蒸籠中用武火蒸熟,早晚食之,也可自配調味料,功效健筋骨,益精髓,止盜汗。適于腎精虧損引起的腰背疼痛,不能久立,身重盜汗等。
2.
黃精鱔絲:活黃鱔約300g,黃精10g,精鹽、料酒、麻油等適量。將黃鱔治殺,去血,脊骨,頭及尾后切成絲。黃精研成細茸,用水適量,調成薄漿。鱔絲下油鍋滑熟后,放入黃精和調味品。佐餐食之,功、效:補益五臟,升提中氣,滋陰填精,強筋健骨,通經活絡。適用氣虛脫肛、子宮脫垂,虛損勞傷,筋骨酸疼,糖尿病,貧血,久病體虛,產后及病后虛弱等。

[
補陽藥膳]
    
陽虛主要是指人體機能的衰減,多表現在臟腑的功能作用方面。常用中藥有鹿茸、附片、巴戟天、肉蓯蓉、淫羊藿、菟絲子、韭菜子、肉桂等;常用食物有鹿肉、鹿茸、狗鞭、鹿鞭、牛鞭、雞睪丸、狗肉、羊肉等。藥膳有:

1.羊腎杞子粥(特別推薦):取羊腎1對,枸杞子50克,小米50克,蔥白1段。將羊腎洗凈去內切細,與杞子、小米、蔥共煮成粥
    
此方補腎強骨。主治產后關節痛,屬腎虛型,產后腰脊疼痛,下肢無力,心慌氣短,舌紅苔薄,脈沉細。

2.油炸蟈蟈(特別推薦):用蟈蟈5個。以麻油炸酥,嚼食。每日1
    
此方補腎,壯筋骨。主治產后關節痛,屬腎虛型,腰腿疼痛無力,或足跟部疼痛

3.羊髓骨汁粥(特別推薦):取羊髓適量,羊脊骨1具,粳米100克。先將羊脊骨打碎水煮取汁,人粳米及五味佐料煮成粥,熟后人羊髓攪拌。空腹食用,每日1劑。
    此方補肝腎,益氣血,強筋骨。主治產后關節痛,屬腎虛型,腰腿疼痛,無力,氣短心慌,舌淡苔少者。
4.
鹿茸蛋:鹿茸03g,雞蛋1個。將鹿茸放入雞蛋內蒸熟即可,調味每早服食。功效:補腎陽、益精血。適于腎陽虧虛所致腰膝冷痛、四肢不溫,形寒怕冷,陽痿不舉,夜尿頻多,低血壓、能促進傷口及骨折愈合等。陽強者不宜食。
5.
韭菜炒鮮蝦:韭菜(帶籽更好)250g,鮮蝦仁300g菜油、鹽、生姜及紹興酒各適量,常規炒法,佐餐,若治陽痿可飲適量白酒。功效:健胃補虛,益精壯陽,適用腰腿無力,盜汗,遺精,陽痿,遺尿等。

6.當歸生姜羊肉湯(CCTV“中華醫藥特別推薦):當歸生姜羊肉湯是一道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醫名方,特別適用于怕冷的人經常食用。而且這道湯組成非常簡單,只有羊肉、生姜、當歸3味。您記好了:羊肉300克,當歸30克,生姜50克。這道當歸生姜羊肉湯具體應該怎么做呢?首先把羊肉片洗凈,切成小塊,燒一鍋水,水開之后把羊肉塊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把血水焯掉,然后把羊肉撈出來,瀝干水分,再倒進砂鍋里,接下來加入當歸、生姜,倒入清水,清水一定要多一些,大約是肉的23倍,接下來蓋上蓋子上火煮,先用大火煮開之后,換小火再煮大約兩個小時。煮好之后加入適量的鹽,這道當歸生姜羊肉湯就可以食用了。這道藥膳適合怕冷的人吃,但另外一些人就要注意了!
   
【注意】口干口苦,咽喉疼痛,還有經常有一些發炎啊,比如喉嚨發炎的病人啊,可能是一種躁熱體質的人那就不適合長期吃或者多吃。除了愛上火的人不適合多吃之外,再有就是患有皮膚病的人、有過敏性哮喘的人,還有一些腫瘤患者,也不適合,但是您要是那種怕冷不怕熱,手腳冰涼,像周女士那樣的情況,我就建議您要經常吃,這道湯里頭,當歸是中醫常用的補血藥,性質偏溫,有活血養血補血的功效; 生姜既是廚房不可缺少的調料,也是作用廣泛的中藥,可以溫中散寒,發汗解表;這羊肉更是老少皆宜的美味食物了,性質溫熱,能夠溫中補虛。您看羊肉、生姜、當歸配合起來,您堅持吃一段時間,相信對您的體質會有所改善的,周女士現在仍然在廣東省中醫院治未病中心接受雷火灸的治療,不知道效果如何了?。
   
【功效】溫中回陽
   
【解說】還是先來看看當歸生姜羊肉湯的做法,準備羊肉300克,當歸30克,生姜50克。具體是怎么做的,首先把羊肉片洗凈,切成小塊,燒一鍋水,水開之后把羊肉塊放入沸水中焯一下,把血水焯掉,然后把羊肉撈出來,瀝干水分,再倒進砂鍋里,接下來加入當歸、生姜,倒入清水,清水一定要多一些,大約是肉的23倍,接下來蓋上蓋子上火煮,先用大火煮開之后,換小火再煮大約兩個小時。煮好之后加入適量的鹽,這道當歸生姜羊肉湯就可以食用了

      東漢南陽人張仲景《金匱要略》中的當歸生姜羊肉湯是他用以治療寒疝病引發下腹和兩肋牽引性疼痛的扶陽補血方劑。而孫思邈則依據藥性方劑的配伍原則,化解組成了四個方劑,這就大大地擴大了治療范圍。

     羊肉湯(羊肉、茯苓、黃芪、干姜、甘草、獨潔、桂心、人參、麥冬、生地、大棗)治療產后風(感冒)兼腹痛。

羊肉當歸湯(羊肉、當歸、黃苓、川芎、甘草、防風、芍藥、生姜)治療產生中風(外感風邪),往來寒熱(惡寒與發熱交替出現),無力,不能進食。

羊肉杜仲湯(羊肉、杜仲、紫菀、五味子、細辛、款冬花、人參、川樸、川芎、附子、草薢、甘草、黃芪、當歸、桂心、白術、生姜、大棗),治療產后腰痛咳嗽。

    羊肉生地湯(羊肉、生地、桂心、當歸、川芎、人參、芍藥),治療產后3日腹痛。

腎虛脫發的食療藥膳

1)取紅棗10枚、枸杞30克、雞蛋2只。將紅棗、枸杞與雞蛋同煮,吃蛋飲湯,每天或隔天食1次,3次為1療程。   

2)用蜂蜜1000克,紅棗500克,桂圓肉、冰糖各250克,夏枯草200克,酸棗仁100克。將紅棗、夏枯草、酸棗仁倒入大砂鍋內,加冷水浸泡,用中火燒沸后改用小火慢煎1小時,約剩汁1大碗時,濾出頭汁,再加冷水2大碗,煎二汁;將頭汁、二汁、桂圓肉、蜂蜜和冰糖倒入大砂鍋內,小火煎1小時,冷卻,收膏,裝瓶。每日服2次,每次30克。   

3)取蓮子10--15克、桂圓、紅棗各10枚、粳米100克,先煮桂圓、紅棗,取濃汁2份,與粳米、蓮子(去芯)煮成粥,每日食1--2次。   

4)用鮮桑椹1000(干品500)、蜂蜜300克,將桑椹洗凈,用水煎煮30分鐘取1次煎液,加水再煮,共取3次煎液;將3次的煎液倒在一起用小火熬濃縮狀后加入蜂蜜,冷后裝瓶備用。每日服2次,每次1匙,連服6--7天。

    說明:中醫認為脫發主要有風濕蘊阻肌膚型、肝郁氣滯型、肝腎陰虛型、血虛生風型、瘀血閉阻型、心腎不交型、氣虛血虧型、脾腎陽虛型,總稱為38型。脫發病癥雖然表現在外,其根源在于腎,即形于外,根于內,應以內治為主,外治為輔 可以用健脾利濕,疏肝理氣,滋腎養血等方法進行治療,具體的方劑最好去找中醫醫生診斷后處方使用。

[治風寒藥膳]

1.蛇肉胡椒湯(特別推薦):用蛇肉250克,胡椒50克。上二味放沙鍋內加水適量,燉湯淡調味服食。每日1次,空腹服食,連服數劑。
    
此方祛風,散寒,通絡。主治產后關節痛,屬風寒型,周身關節疼痛,得熱痛舒,舌淡、苔薄白,脈細緩。

2.魚鰾散(特別推薦):取桂枝15克,木瓜15克,魚鰾30克。將魚鰾炒成珠狀,與各味藥共研為末,早、晚各服1次,每次15克,黃酒送服。
    
此方通絡止痛。主治產后關節痛,屬風寒型,周身關節疼痛,得熱則減。舌淡、苔薄白,脈細緩。

產婦腳后跟、腳底板疼調理小驗方

1.瘦豬肉1片,置燒酒中煮熱,貼痛處。
2.
高粱根數個,鴨蛋2個煮湯,濾去渣,加白糖調服。
3.川紅花30克,用水酒1碗煎湯,1日服2次。
4.
鮮生姜500克,紅糖250克。生姜爛成姜泥,紅糖用水溶化,與生姜泥調勻,用小火熬成羹,每天早、中、晚各服一湯匙,連服數天。

產后手關節疼痛調理

    不少產婦在懷孕時和產后的相當一段時間里,手指、腕關節經常麻木或隱隱作痛,嚴重時甚至不能抱孩子,不能自己梳頭。這是為什么呢? 
  這種情況就是腕管綜合癥,10%的婦女在孕時產后出現腕管綜合癥,具體表現是:手指麻木,有時手不能握,用不上力,手腳微腫,腕關節隱隱作痛,疼痛的感覺類似風濕癥狀但又不是風濕;一般在分娩后或產后一段時間全部癥狀消失。
 
    原因: 
    (1)
神經的壓迫。妊娠期間,在體內循環的水分整體增加。所以手腕等處的韌帶出現水腫,壓迫了支配手指的神經通道——正中神經,因此會感到麻木,疼痛,即造成了腕管綜合癥。 
    (2)
維生素B12不足,缺少這種維生素會引起末梢神經障礙引起關節麻木,疼痛。 
    (3)
中醫認為,產后的關節痛與產后營血虧虛,瘀血留滯,或風寒濕邪稽留有關。血虛則四肢百骸、筋脈關節失養,血瘀則氣血運行受阻,風寒濕邪內侵,稽留于肌膚、經絡、關節之間,阻滯氣血的運行,都可以出現產后關節疼痛。 
 
 腕管綜合癥的解決辦法很多: 
       
其一:由于是浮腫引起的,所以飲食應清淡少鹽; 
       
其二:補充維生素B12 
       
其三:手腕、手指不要過分活動; 
       
其四:熱敷可以緩解疼痛,但不要用止痛彈性繃帶,纏繃帶會使血液循環不通暢,加重疼痛。

        其五:如果是產后又不需要哺乳的,可以試一下中藥。如為血虛所致的,表現為肢體關節疼痛,麻木,伴頭暈,心悸,可用黃芪桂枝五物湯,(黃芪、桂枝、白芍、生姜、大棗)加當歸、雞血藤,秦艽、防風。如為血瘀者,表現為關節刺痛,按之更痛,惡露量少色黯,小腹疼痛拒按,可用生化湯(當歸、川芎、桃仁、炮姜、炙甘草)加桂皮,牛膝;如為感受風寒濕者,表現為關節疼痛,屈伸不利,風盛者為痛處游走不定,寒盛者則冷痛劇烈,惡風畏寒,濕盛者則關節沉重,治療可用獨活寄生湯(獨活、桑寄生、秦艽、防風、細辛、當歸、白芍、干地黃、桂心、茯苓、杜仲、人參、牛膝、甘草)。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水腫只在晨起時出現,上午即可消失的話,可以不必擔心,不宜服用止痛藥,一般情況下這些癥狀在產后會逐漸消失,但是如果癥狀嚴重的要去看醫生,因為有時會是關節炎或就腱鞘炎引起。

肩周炎調理神方——茯苓丸

特征:兩臂疼痛,手不得上舉,或左右時復轉移,或兩手疲軟,或四肢浮腫,舌苔白膩,脈沉細或玄滑。

用藥:茯苓加用理中湯以溫化痰濕;加姜黃引諸藥達肩部,效如桴鼓。處方:茯苓12g,炒枳殼10g,姜半夏9g,芒硝3g,黨參15g,白術25g,干姜10g,炙甘草6g,姜黃10g

用法:水煎服,五劑(中間可能會出現腹瀉)。

頸肩疼痛調理驗方

葛根湯加減(彭堅經驗方):
葛根50  桂枝10  白芍30  炙甘草15  麻黃5    附片10  黃芪30  蒼術15  羌活10  威靈仙15    生姜10  大棗10
      
《傷寒論》葛根湯,原治療外感風寒表實證,惡寒發熱,頭痛,無汗身痛,項背拘急疼痛。方中以葛根為君,升津達表,解肌散邪,緩解頸肩部的肌肉痙攣;麻黃、桂枝發汗解表,祛除風寒;芍藥、甘草生津養液,緩急止痛;生姜、大棗調和營衛。我在原方中加黃芪、附片益氣溫陽,蒼術、羌活、威靈仙去濕,重用葛根達50克,以其甘淡生津之性,制約方中諸藥的溫燥,使之成為一首治療頸椎病屬于寒證的常用方。
      
從臨床經驗來看,葛根湯是為太陽病,項背強幾幾而設,用于治療頸椎病感受風寒而發作,頸肩疼痛拘急不舒,是完全對證的。但頸椎病的基礎,除了感受風寒之外,更是內有虛寒,兼挾濕氣。這個濕,既是因寒而生的內濕,又是因時令而致的外濕。因此,于原方中加少量附片、黃芪溫陽氣,加大量蒼術去內濕,加羌活、威靈仙去外濕,則更加與病機相合。 如果頭痛加川芎15克、白芷10克;頭暈加天麻30克、半夏15克,暈甚再加陳皮10克、茯苓30克、澤瀉30克,即合用白術半夏天麻湯與茯苓澤瀉湯;手臂疼痛,加姜黃10克;心慌怔忡,去麻黃,加紅參10克、麥冬10克、棗仁30克;即取炙甘草湯之意;咽中不適,似乎有痰梗塞,加白芥子10克、石菖蒲10克、訶子10克。

產后四肢浮腫調理方法

1.轉氣湯

      產后四肢浮腫,時寒時熱,氣喘咳嗽,胸隔不利,口吐酸水,兩脅疼痛,此乃肝腎兩虛。產后氣血大虧引起腎水不足。治法:補血以養肝,補精以生血。處方:

人參10克,白術10克,白芍15克,山萸10克,芡實10克,茯苓10克,當歸15克,熟地30克,山藥(炒)15克,柴胡2克,補骨脂(鹽水炒)3

用法:水煎服。三劑效,十劑痊愈。此方功用補血補精,氣逆由于氣虛,乃是肝腎之氣虛也。補肝腎之精血,即所以補肝腎之氣也。蓋虛則逆,旺則順,是補即轉也;氣轉而各癥盡愈。

2.泥鰍鉆豆腐

      婦科專家認為,產后腰酸背痛、水腫難消,可以采用補腎活血的食療方法,去除身體水分。如薏仁紅豆湯,可以強健腸胃、補血,也可以達到通乳的效果。紅糖生姜湯,用生姜連皮用水煮,有活血的效果,也可預防感冒。
  另外,這種情況在中醫上稱是脾虛,氣血虛,可以吃一點復方阿膠漿配香砂六君子丸。并配合使用下面的食療方——泥鰍鉆豆腐
  鮮活泥鰍用水沖洗干凈,用清水養著,放兩片生姜,加一兩滴生菜油。泥鰍喝進生油后,就會陸續吐出,或拉出腸子里的臟物,這樣泥鰍就不帶泥腥味了。取個體適中泥鰍200250克,清洗干凈備用,泥鰍過大不易熟透,過小則在吃的先時候不方便。制作時,先在鍋中放適當涼水,加入活泥鰍,再加方豆腐750克,用文火燜著。這時,水比豆腐先熱,隨著水溫升高,泥鰍耐不住了,就往涼豆腐里鉆。當泥鰍不會動了,加入適量油鹽味精等調料,再用大火急速將泥鰍燜熟,撒上姜末蔥花,用勺裝盆即可。
  這道菜的特點是,營養豐富,又補身體。對婦女產后虛弱,下肢小腿浮腫,有偏方治大病的奇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腿腳不靈、關節痛?這碗湯幫幾十萬人解決問題,60歲后必備!
經方辨治產后身冷身痛
產后關節痛 看月嫂怎么消滅你!
跟大師學經方之當歸生姜羊肉湯
當歸生姜羊肉湯丨廣東老火湯
醫圣張仲景古方——當歸生姜羊肉,補氣更溫陽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墨脱县| 枣庄市| 肥城市| 浮山县| 岳池县| 林州市| 竹北市| 水城县| 大同市| 田林县| 青海省| 安图县| 福安市| 凤冈县| 武定县| 罗平县| 东乌| 新邵县| 黄陵县| 故城县| 武义县| 邹平县| 潮州市| 淳化县| 迁西县| 乌拉特前旗| 潞城市| 华安县| 新郑市| 兴化市| 奉新县| 南城县| 大连市| 浑源县| 澜沧| 英吉沙县| 河北省| 化隆| 邢台市| 宜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