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牧羊人加一只牧羊犬,足以放牧數十只不守規矩的綿羊群,牧羊犬如此高效的表現被稱為「牧羊犬之謎」,科學家最近發現,可用兩項簡單法則解釋牠們的工作方式,相關法則還可用于控制人群和清洗石油濺漏等,甚至可協助研發「牧羊犬機械人」。
歐洲一個研究團隊為一只牧羊犬和46只綿羊配備高度精準的全球定位系統(GPS),記錄牠們的互動,分析牧羊犬工作的數學秘密。研究發現,牧羊犬工作的第一法則,是在綿羊群背后穿插,迫使牠們聚集。參與研究的威爾斯史云斯大學生物學家安德魯?京(Andrew King)形容,牧羊犬眼前基本上只看到白色和毛茸茸的一大團東西,如果牠看到羊群間有空隙,或空隙愈來愈大,便會逼迫羊群走到一起。
當綿羊緊密聚集時,牧羊犬便會啟用第二法則:帶著羊群向前。瑞典烏普薩拉大學的施特倫博姆(Daniel Stroembom)說:「在研究模型的每一步,都是牧羊犬決定羊群是否足夠黏合……一旦羊群聚集,牧羊犬就會推著牠們往目標前進。」
一只牧羊犬可一次過控制這么多綿羊,與綿羊本身的聚集習性亦有很大關系。研究模型顯示,理論上牧羊犬可以同時控制超過100只或以上的羊群。研究報告發表于Real Society Interface期刊。安德魯.京強調,這項研究并不純因好奇,而是有應用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