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點突出、人性化的提示,舒解非財務經理人對財務知識的畏懼和浮躁心理。
在很多公司,財務部門的頭兒都是公司核心管理層不可或缺的成員。這一方面說明財務知識對公司運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讓非財務領域的經理人能夠心安理得地履行自己的管理職責,因為,一旦在管理過程中需要用到財務管理的知識,只要問一問財務經理就得了。
但是,公司的業務量越來越多,人員、廠房規模越來越大,財務經理的態度越來越不耐煩。他們逐漸發現,自己不去掌握一些必要的財務管理知識,是不太容易做管理工作了。那么,哪些財務管理的知識是他們必須了解的?數百頁的公司年度財務報告,怎樣才能讀懂、讀薄?
《經理人財務管理24法則》這本書就是專門為解決他們的煩惱而寫的。針對非財務經理人薄弱的財務知識基礎,以及他們工作繁忙的特點,并結合企業運營的實際,作者從晦澀難懂的財務知識體系中,濃縮出他們必須掌握的法則,包括:1、學習掌握基本術語;2、求真求實,深入了解;3、理解時點的重要性;4、了解審計師的工作內容;5、學會尋找會計準則;6、仔細閱讀財務報告;7、仔細閱讀資產負債表;8、了解整個損益表;9、檢查公司現金流的情況;10、仔細閱讀財務報告附注;11、關注存貨是否過多;12、關注應收帳款的調整;13、仔細檢查收入的真實性;14、對財務報告分析、分析、再分析;15、只用關鍵財務比率;16、資本性資產為什么重要;17、更多地去了解商譽;18、精心準備預算;19、使銷售目標切合實際;20、精心準備預算的修正方法;21、跟蹤現金流的運轉;22、找出預算差異存在的問題;23、了解銷售如何影響成本;24、選擇正確的預算編制方式。可以看出,這些法則主要是關于財務報告和預算兩個方面,這也符合財務工作的一般流程:對未來做財務計劃(預算),預算執行以后的結果形成財務報告。
在很大程度上,整個企業的經營活動和成果就是三個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損益表、現金流量表。而且,整個財務管理的知識體系也是圍繞這個三大報表。可見,三大報告的內容也是浩如煙海,讓非財務經理人望而卻步。但是,這本書以言簡意賅的方式,深入淺出地對三大報表進行介紹。每個報表都用了不足一千字的篇幅,其中還舉出了幫助理解的例子,并給出了注意事項。比如,當閱讀資產負債表時,要記住以下幾點:1、應收帳款:當客戶付款可能性不大時,公司是如何調整的?2、存貨:公司的存貨是否都可以銷售變現呢?3、長期負債:現有到期的長期負債數額是否低于流動負債總額?
又比如,當你閱讀損益表時應該關注如下要點:1、上一年度的數據:通常來講,上一年度的數據與本年度的數據并排列示;2、非常規項目:關注某些非常規項目,例如處置子公司所產生的收入或損失;3、總損失或凈損失:需要進一步調查公司未盈利的原因。
還比如,當你閱讀現金流量表時,下面一些小竅門能夠幫助你的理解:1、數據來源:現金流量表上的所有項目都來自其他的財務報告;2、現金流量表的目的:它是一種分析工具;3、不要厭倦現金流量表:你不必為復雜的調整過程感到困惑,你只需要知道表中右側數字所代表的意思。
像這樣"人性化"的舒解非財務經理人對財務知識的畏懼和浮躁心理的提示,整本書中比比皆是。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