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招實習生,收到了二十多封CV(curriculum vitae 簡歷(書)),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寫出來既當作笑料分享,也可給小孩子們做做訓練,免得走彎路:
總結陳詞:
看完CV讓我覺得,這年月,大學生真是廢物一堆(我自己當年讀大學的時候也是廢物),一點個性都沒有。看20篇簡歷,最后腦子里是同樣一個克隆人。我千方百計的想找出一個有那么點獨特的someone,就是找不到。真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后記————————————
喝多了,上面寫的咚咚譏諷味太濃,Andy批評的對,光有指責,沒有建議,不是一個有價值的post。
于是又花了半小時補上個人的一些建議:
1、目的明確,別把CV和檔案混淆: 寫CV是一種推銷行為,如果一個產品很不錯,營銷做不好,那必然失敗。 CV就是你這個活人的縮減版的廣告,而不是一個檔案。既然是廣告,那么任何時候都要以廣告效果為先。 當然,你會說“這不是廢話么?”,但事實并非如此。以得獎為例,理論上,拿12個獎的人,一般比拿3個獎的人要厲害,但是寫12個獎項的效果卻恰恰相反, 還不如只寫3個,為了效果,你就必須舍去那9個獎。
2、突出特點,拒絕平庸: 看完一個精彩的簡歷,腦子里對這個人的印象會自動歸結為一個點。 比如“此人很喜歡嘗試新東西”,“此人很擅長公關交際”等,而這一點就是你的廣告必須要達到的效果,這個效果直接決定你是否適合這個職位,所以一定要把握 好。比如我們需要一個市場實習生,你卻滿眼專業的科研術語,給人一個書呆子的印象,就完全偏離了廣告目的。大部分人的簡歷都忽略了這一點,什么都想要,科 研又很牛、商業又精通、做事很耐心、交際還很廣、詩詞歌賦樣樣通、外語還巨好、思維很創新、又很踏實肯干。。。。。 什么都是,結果什么都不是,淪為平淡無奇,還被HR罵“丫當我是白癡啊,你去演超人算了”。 如果你的簡歷也平淡無奇,那就不如來點顏色。舉個極端的例子,與其要一個毫無特點的人,我寧可要一個曾經被勒令退學的人。
3、找到興趣、強化興趣: 喬布斯說只有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才會成功,確實如此。要把一個工作做好,必須是有興趣的人才行。如果你說沒興趣,那是騙人的,只是你找不到而已。曾經有個人 跟我說這年月賺錢真難,感覺什么都做不了,我就問:“你平時喜歡做什么?”,答曰:“沒什么特別喜歡的”,我問:“你最擅長做什么?”,答曰:“沒什么特 別擅長的”,我又問:“你丫平時都在干什么?”,答曰:“上課、吃飯、睡覺、看A片、看小說”。Bingo!“好,那就多看A片,成為A片領域的專家,必 然賺錢。賺錢方式包括:寫AV評論鑒賞的博客,去電臺做男女夜生活話題的客座評論員,等”。 舉這個例子,無非是說,每個人都是有潛力成為某方面的能人的,就看你是不是能找到自己的興趣和擅長的接合點了。關于興趣和工作,以后我會專門寫一篇自己的 體會
4、別死在細節上: 比如上面提到的email發件人名稱、標題、正文,還有Email簽名,附件的命名(別雜七雜八的名字),附件格式(最好用pdf)等等。這些部分一環出 錯,你就完了,尤其是知名的外企,光靠這些細節,就可以把90%的申請信丟進“不合格”列表,根本不需要看簡歷內容。
5、Cover Letter很重要:以前我也覺得cover letter是個擺設。現在才發現,同樣的申請條件,如果你的cover letter寫的有禮有節,就會大大增加好感。傳統的cover letter一般是在郵寄紙質簡歷的時候,放在簡歷上面的一封短信,簡要介紹一下自己為什么要申請這個職位,以及自己為什么可以勝任等。對于電子版的申 請,cover letter就是email的正文了。 即使很短,也要寫上幾句,這是基本禮貌,寫的好,那甚至可以起到比簡歷更好的作用。但也不能過火,像“貴公司出色的企業文化和廣闊的發展空間。。。。”之 類的,還是免了吧,太肉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