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的精髓:
一、責任心 恪盡職守、盡心竭誠。不僅對企業,對社會負責,也要對家庭,對父母負責。試想,一個連自己的父母家庭都漠不關心,毫無責任感的冷血人,怎么指望他會對企業對社會負責,美國麥金萊總統在一次講學中說:“比其他事情更重要的是,你們需要盡職盡責地把一件事情做得盡可能完美;與其他有能力做這件事的人相比,如果你能做得更好,那么,你就永遠不會失業。” 一個負責任的員工,是企業興旺之源泉;一個負責任的團隊,是企業成功之基石!沒有這個堅實的基礎,一切都將是鏡中花,水中月。
二、誠信心 孟子云“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忠誠并且守信,忠誠于企業,忠誠于自己的事業,也忠誠于自己的品德,言行信果,不僅是企業生存之本,發展之源,也是每個人立足于職場而不敗的法則。不怕員工犯錯誤,但怕員工隱瞞錯誤,甚至謊報誤報。這種謊報和誤報,對一個企業來說,將是一場災難性的打擊!因此,倡導員工要做到竭忠盡智,抱誠守真,誠實守信,可以將危險消于無形,可以防患于未然。
三、敬業心 莊子曰“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要么不做,要做就一定要做到最好!這就是“敬業”。 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一個人,如果能從自己的職業中領悟出趣味,并且鍥而不舍,樂此不疲,將必有大成就!這就是“樂業”。 業精于勤疏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只有做到“敬業”,并且“樂業”,才能從“業”中找到樂趣,找到智慧,創造奇跡。這就是“精業”。 敬業精神是一種優秀的職業品質,又是一種職業能力,它強化的是每一位員工想盡一切辦法完成任何一項工作,而不是為沒有完成工作去尋找借口,它體現的是一種對自己、對工作負責的精神,一種堅韌、豁達、誠實、樂觀的心態,一種完美的執行能力。敬業比能力更重要,積極的心態就是競爭力,工作是用生命去執行的,工作是為自己不是為別人,抱著旺盛的興趣和堅忍不拔的毅力,才會有源源不斷的創造力和智慧。蕓蕓眾生中為何只有她/他在工作中取得成功,因為他們用精益求精的態度詮釋了什么叫完美,細節往往是決定成敗的關鍵,對自己的努力克制讓我們懂得了什么叫盡職盡責,從優秀到卓越往往就是一紙之隔。所以把敬業、樂業、精業變成一種習慣,才能使你在職場上有大作為。
四、協濟心 協濟者,同心協力,互相支持。也就是所謂的團隊協作。韋伯斯特曾說“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在一個團隊中,協作對于員工來講也是一種責任,因為協作才能產生巨大的戰斗力,使自己的團隊在激烈的競爭中獲勝。當員工只是想自己怎么做才能做好,才能負起責任的時候,不妨環顧一下左右,看看是不是可以得到別人的幫助或者可以去幫助別人,找一個協作的伙伴,你們會把任務完成得更好。對于企業內部的員工而言,協作造就團結,這也是雙贏,是員工之間的雙贏。這種雙贏戰略能夠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團隊成員之間彼此負有責任,才能彼此忠誠于對方。友善的合作比煽動更得人心。今天的企業比起以往任何時候都更需要協作精神,資源共享、信息共享才能夠創造出高質量的產品和高質量的服務,打造高品質的團隊。
五、孝敬心 “百行孝為先”,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