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盛會,中國歷史上最為著名的一次名流聚會,召集人王羲之為此留下千古名篇《蘭亭集序》。這次千百年來被人認為是文化沙龍的聚會,卻極有可能是一次秘密軍事會議,飲酒作樂,為的就是做到無人察覺,掩人耳目......
視頻不過癮
精彩向上滑
其實不光有蘭亭集會,同時期的風流宰相——謝安也同樣導演了一出令人拍案的好戲。謝安,字安石,東晉政治家,官至宰相,就連狂傲如李白者,也對其充滿了敬仰。李白的《永王東巡歌》其二寫道:“但用東山謝安石,為君談笑靜湖沙。”可見李白對謝安的尊敬。
《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則故事——東晉宰相謝安,接到淝水之戰的捷報后,內心狂喜,表面卻不露聲色,鎮靜自若繼續下棋。當時的謝安身在建康,也就是今天的南京。
公元383年,前秦苻堅率領號稱百萬之眾南下,攻打東晉。此前,東晉軍隊連連戰敗,得知前秦軍逼近淝水后,建康城里更是一片惶恐,可謝安依舊鎮靜自如。他以征討大都督的身份負責軍事,并派出弟弟謝石、侄子謝玄等率兵八萬前去抵御。
這一戰,史稱“淝水之戰”。開戰之時,前秦的兵力是東晉的十倍多,晉軍必敗幾無懸念。然而,坐鎮建康的謝安似乎并無擔憂。東晉將士們在前線鏖戰之時,謝安卻怡然自得與客人下著圍棋。棋局進行中,從前線派來的信使到了。謝安接過信看完,什么話也不說,繼續下棋。客人詢問謝安,前線戰事究竟如何?謝安回答:“小兒輩大破賊。”他的神態舉止和平時沒有任何區別。史書記載,淝水之戰,晉軍在戰場上實現大逆轉。苻堅損兵折將,自己也身中利箭,孤身北返。苻堅兵敗后,前秦國內陷入混亂,兩年后,苻堅也被人殺害。
淝水之戰,是謝安一手策劃導演的神奇之戰,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謝有著驚人的定力且喜怒不形于色,《對晉書卷七十九》的還記載了謝安的另一面:“既罷,還內,過戶限,心喜甚,不覺屐齒之折,其矯情鎮物如此。”意思是說,謝安下完圍棋,回到里屋。由于內心激動,他走路磕絆,木屐上的齒子碰掉了,也沒有發覺。宋代的李燾在其《六朝通鑒博議》書中,點評謝安“鎮之以安,謀之以靜”,并認為謝安的強作鎮靜,其實是在激發身邊人的勇氣,因為“兵畏敵者敗,輕敵者勝”。
醉翁之意不在酒,無論是是蘭亭集會還是謝安的鎮定自若,在山林中長嘯一曲,或者暢飲醉臥,或許,這才是王羲之寫下蘭亭集序和謝安在淝水之戰捷報傳來時真正想做的事情。
看鑒問答
INTERACTION
﹀
﹀
﹀
你還知道哪些
能在“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
歷史人物?
滑至下方評論區留言
看鑒君已迫不及待聽你發言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