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開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促進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
7月2日,山東省召開動員部署會議,啟動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試點共組織17個縣市區試點驗收。分別為:濟陽、平度、沂源、滕州、東營墾利區、萊陽、臨朐、汶上、肥城、威海環翠區、五蓮、萊蕪高新區、沂南、平原、鄒平、陽谷、鄄城。
農村常住人口減少,居民用地反增加。
▽
截至去年底,全省9.1萬個自然村,呈現“空心化”的占20—30%,土地浪費嚴重。
農村宅基地的“三權分置”指的是
宅基地的所有權、資格權、使用權,
目的是活用農村宅基地,
讓農民能夠將閑置的宅基地
變成可以直觀感受到的財產性收入!
因此,探索農村宅基地“三權分置”
成為盤活農村建設用地資源重要舉措
▽
倒逼“一戶多宅”農民退出宅基地
“一戶多宅”超出部分有償使用
▽
落實集體所有權,重點探索宅基地有償使用和退出機制。
對因歷史造成的超標準占用宅基地、“一戶多宅”以及非本集體經濟組織成員除繼承房屋以外占有和使用的宅基地,明確有償使用標準,超出規定面積部分實行有償使用。
農戶宅基地有償使用或退出后集體取得的收益部分,應作為集體經濟組織的土地增值收益,由集體成員共同分享。
留權不留地,
進城落戶可選擇保留資格權,
探索建立宅基地資格權重獲制度。
▽
資格權的保障形式將探索多種可能性。
比如對臨近城鎮郊區的村莊,或者其他符合集中居住條件的,將探索允許符合條件的農民申請經濟適用房、廉租房和換股權、換社保或頒發地票期權等,行使資格權。
根據此次出臺的《實施意見》,山東也鼓勵有條件的農戶自愿有償退出資格權。探索建立宅基地資格權重獲制度。這樣,農民手中握著“資格權”證書,需要時還可隨時重獲,同時享受城鎮居民同等待遇。
宅基地不動產權證可抵押貸款
▽
在有條件的地區,將探索開展農村宅基地抵押擔保制度。
按照房地一體的原則,合理確定宅基地和農民房屋通過轉讓、互換、贈與、繼承、出租、入股等方式流轉的適用范圍,設定流轉期限、途徑和用途。城鎮和鄉村居民可以利用自有住宅依法從事休閑、旅游經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