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電影頭條(movieiii)
大家新年快樂啊!
這個春節太特殊了。
特殊到連描述它,我都要措辭好久。
思來想去,還是一個字——
快。
不光疫情來勢洶洶。
就連賀歲檔的戰役,也是瞬息萬變。
一變,在提檔。
20號,由《囧媽》開頭。
各部大片提檔大年三十與觀眾見面。
二變,在撤檔。
23號,由《姜子牙》、《熊出沒》2部動畫電影牽頭。
所有賀歲片一齊撤出春節檔期。
這個時候,就已經開始有話題開始默默發酵——
“要是賀歲檔全部網絡上映多好哇!”
美夢順遂。
三變,在改弦更張。
三十上午,《囧媽》官宣:
大年初一上線網絡平臺,免費播出。
身處在票倉最充沛的檔期,選擇由院線轉投網絡。
不光在國產,甚至世界影壇,都是開天辟地頭一遭。
被連番觸動眼球的疫情而壓抑的大家,終于找到這個出口。
前排評論,無不溢滿贊美之詞。
贊美之余。
《囧媽》出品方歡喜傳媒立馬追上細則條款,把個中理由說得分明。
由于《囧媽》不能入保底發行協議約定于2020年大年初一首映,集團決定終止保底發行協議。
繁體字,公章,再加一系列數字。
是不是把大家都看懵了?
來給大家解釋一下這則公告。
簡單來說,這是一則“對賭協議”。
在各種流量鮮肉身上,你會經常聽到這個詞。
什么意思?
百度釋義為“投資方與融資方對于未來的不確定性進行的一種約定。”
顧名思義。
它其實類似于一種“賭博”,要提前承諾好收益。
如果達不到,就要加番賠償。
而在《囧媽》身上。
這個收益的要求,是24個億。
而作為前期投入。
負責院線宣發的橫店影業將會投入1.5個億。
就如同多米諾骨牌。
這一切,都隨著“改檔”而徹底改變。
當全國疫情劃入“不可抗力”的瞬間,歡喜影業也就有了抽身對賭協議的權利。
而抽身以后。
又以6.3億將首播合作權轉賣給了門戶網站。
這一道大手筆,直接澤被四方。
對徐崢個人,遙遙無期的上映日期變成保本止損。
對網絡門戶,引來巨大的流量傾斜。
對歡喜公司,直接引動了股價暴漲。
更重要的,是對每個人。
一掃惶惶不可終日的氛圍,終于可以在大年初一零門檻觀影。
但宇宙能量終歸守恒。
尤其是在賀歲檔這樣一個大盤子里。
想皆大歡喜,太難了。
這不。
當天下午,浙江省電影行業聯名譴責《囧媽》網絡首播。
全文較長,幫大家畫個重點:
1.本應共擔風險,卻獨自抽身
2.影院投入的宣發沉沒成本無法收回
3.發送糖衣炮彈,綁架民意,擾亂市場秩序
接著,地域擴大。
上海、南京、徐州、蘇州、無錫等城市聯合發布抵制聲明,加入戰線。
輿論的這一方陣地,也漸漸有人加入進來。
呼聲越來越響。
說他打開了“潘多拉魔盒”。
影響的惡劣程度,堪比去年元旦的《地球最后的夜晚》。
就連看春晚期間,炮火都沒斷:
萬達、金逸等院線聯名向電影局提請呼吁,叫停《囧媽》的互聯網首播。
戰壕另一方接茬反擊——
“兩萬從業人員,連個公章都沒有,他們是誰,又代表了誰?”
無論如何。
影院的積極性,勢必為之挫傷。
圖源見印
并且,波及原同檔期的另幾部影片。
以IMAX格式設置而不可能走網絡首映的《唐人街探案3》、《緊急救援》等影片,被民意架在火上炙烤。
院線與網絡流媒體的對立,從好萊塢對抗到戛納。
但以這種形式將戰況升級的,還從未有過先例。
一面,是鼎沸的民意。
一面,是從業者的利益。
天平兩端,你在哪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