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父母愛情》劇組重聚——
原班人馬一出現,觀眾對這一家人故事的記憶好像立馬就回來了。
與其說是小品,不如說是6年后的續集。
結尾的一句“我愛你”,是這個劇最好的結局。
而這樣的國產劇,也已經太久沒有出現了。
今天,我們就來重溫一下這看100遍也不膩的電視劇。
《父母愛情》,2014年播出,豆瓣評分9.4。
9分以上的國產劇本就不多,能被現在口味越來越刁的觀眾所接受的更是少之又少。
而這部聽著名字好像是給媽媽奶奶輩兒看的劇做到了。
不過,實話說,《父母愛情》也不是一下子就到如此高度。
開分只有8.8(打了無數人的臉),之后一路漲到現在的9.4。
成為優秀的年代劇。
其實,在開拍之前,很多人并不看好這個劇本。
為什么?
原因很簡單。
太過“流水賬”。
44集,講的就是男女主角安杰和江德福,這兩個判若云泥的人是如何相識相知相愛再到相守一生的故事。
沒有刻意的戲劇化的矛盾,有的只是那頗為瑣碎的生活和平凡的愛情。
故事發生在建國初期。
安杰,資本家的大小姐。
養尊處優,生活講究。
喜歡喝咖啡,看電影,打扮自己,幻想身邊有個高大帥氣的男人把她接回家。
江德福,海軍軍官。
不過,雖然是個官,但沒有文化,俗稱大老粗。
本來,這倆人應該是毫無交集。
怎料,命運還是讓他們相識。
在青島某海軍炮校的校長為解決大齡軍官的婚配問題的聯誼舞會上,江德福遇到了安杰。
并且對她一見鐘情。
說是一見鐘情,其實還不是看上了安杰的臉蛋。
但此時,安杰根本瞧不上他。
一向自視甚高的大小姐哪能接受和一個沒文化還長得丑的人共度一生呢?
于是,內心早已認定安杰的江德福開始了漫漫追妻之路。
而這個過程,也讓安杰對江德福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由于安杰的家庭成分不好,就算領導和同事沒有表現出來總還是心有芥蒂。
可她發現,當江德福來找她的時候,他們的態度都變了。
不僅得到了庇護還得到了從未有過的尊重。
并且,江德福作為軍官,結婚是需要上級批準的。
可是,和一個成分不好的女人結婚,也是很難被同意的,要么就得脫下軍裝。
在這種情況下,江德福還是堅定地說:即便卸甲歸田,我也要娶她!
在種種復雜情感的支配下,這看似“門不當戶不對”的倆人還是結婚了。
不,不是看似,是的確。
并且,這種沖突在婚后更加體現的淋漓盡致。
從生活方式到思維方式,哪哪都不同。
過慣了精致生活的安杰,早餐要吃雞蛋喝牛奶;喝水喝茶喝咖啡杯子不能搞亂,必須是固定的三個;還有睡前要刷牙洗臉,要換睡衣。
江德福呢?才過不慣這套。
出身于農村的他,吃的是饅頭咸菜稀飯,也從來都沒有洗這洗那的習慣,鞋一脫就上床睡覺了嘿。
安杰怎么可能忍受。
給他定了一大堆的規則。
吃飯時不能吧唧嘴,睡覺前還要洗臉、洗腳、洗屁股。
就算同事聽到后叫他“三洗丈夫”,還頻頻拿這個來調侃他。
但,為了老婆高興,他還是這樣做了。
大女主的電視劇?
不不不,安杰并沒有因為是女主而被開了高光。
在跟江德福和他周圍人相處的過程中,安杰也在改變。
一開始安杰和江德福的妹妹江德華天天犯沖,德華作為一個農村女人,對城里人的做派嗤之以鼻,而安杰也是對這個脾氣差沒教養的小姑子看不上眼。
可是后來在一家人逐漸相處的過程中,也是逐漸發現了小姑子的好。
雖然她嘴里說不出啥好話,吵起架來也像個潑婦。
但是把自己的孩子視如己出,一把屎一把尿的帶大五個孩子,絲毫不計較得失的真心付出。
而德華也是在嫂子的身上發現了她不曾體會過的善良和美好。
最終她們都把對方當做了至親之人,掏心掏肺的對對方好。
安杰和江德福更是如此,雖有矛盾但都是奔著好好過日子去的。
安杰可以為了江德福洗手作羹湯,生養五個孩子。
學著挑水學著如何做家務。
江德福就更寵妻了。
在一家人搬到條件艱苦的海島上后,就算嘴上說著“你們資產階級毛病怎么這么多?”,卻還是親自動手在院子里為安杰建了一座廁所。
這才是人情,這才是生活。
他們把愛融入了日常中,風風雨雨五十年,互相扶持的一路走過。
這樣溫馨的電視劇不正適合這種寒冷的冬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