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抗日戰(zhàn)爭中,我國軍民與日本帝國主義進行了殊死的戰(zhàn)斗.涌現(xiàn)出了許許多多的戰(zhàn)斗英雄,也鍛煉出了大量能打敢拼的隊伍.像八路軍的幾個師和國民黨的一些部隊.共產(chǎn)黨的幾支善打硬仗的部隊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本人將陸續(xù)的推出一些介紹國民黨主力部隊的文章,請大家指教.先來一篇18軍的.
國民黨陸軍第18集團軍,是國民黨“五大王牌”中組建最早、實力最為雄厚、征戰(zhàn)沙場時間最長的一支部隊.它是在陳誠的11師的基礎上組建起來的.在內(nèi)戰(zhàn)中依靠蔣介石的信任,通過兼并其他的地方武裝力量,逐步的打造出了國民黨規(guī)模最大、存在時間最長的派系----“土木系”.土指的是11師,木代表的是18軍.
18軍作為蔣介石最早掌握的部隊,一直屬于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是陳誠賴以發(fā)家的資本,也是眾多的國民黨將領謀求發(fā)展的“風水寶地”.從18軍中,一共走出了5位一級上將、4位二級上將、4位總參謀長、2位海軍司令、1位空軍司令和20多位的軍長,在五大主力中排名第一.
18軍作為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優(yōu)先裝備了從德國、美國進口的先進武器裝備,并在蔣介石的支持下,大肆的吞并其他部隊以壯大18軍的實力.在3次“圍剿”期間,18軍通過多次的吞并其他地方雜牌軍,競發(fā)展為擁有5個師29個團的“超級集團軍”.在吞并其他部隊的時候,陳誠使用的手段一般就是恩威并施,一方面大力排斥這些部隊中威望高、人緣好的下級軍官,安排自己的親信,另一方面通過改善部隊伙食,提高軍餉來收買軍心,并提升忠于自己的軍官的職位,加以籠絡.正是由于18軍多次的吞并,才造就了“土木系”令人吃驚的龐大實力.在抗戰(zhàn)期間,“土木系”的實力達到了7個軍:18軍、54軍、75軍、79軍、87軍、94軍和99軍.這也為陳誠后來成為國民政府二號人物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到1946年,國民政府國防部成立,陳誠任首任參謀總長時,“土木系”已經(jīng)發(fā)展到10個軍,成了蔣介石嫡系部隊中實力最為雄厚的集團軍.
說到這里,就不能不說18軍參加的歷次戰(zhàn)役:
淞滬會戰(zhàn)
1937年8月13日,日軍入侵上海,淞滬會戰(zhàn)爆發(fā).作為國軍王牌主力的18軍,奉命開赴上海前線.在出發(fā)前,陳誠命令18軍:“只要完成任務,18軍打光打盡也在所不惜.”18軍到達上海不久就遇到了一位強勁的對手日軍第11師團.8月27日,日軍攻占了上海羅店.羅店是通往寶山、上海、嘉定、松江的交通樞紐,也是中國軍隊的大后方,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第9集團軍總司令張治中命令18軍不惜一切代價,奪回羅店.18軍軍長羅卓英親率軍部趕到嘉定,親自指揮收復羅店之戰(zhàn).11師師長彭善率領師部所有的人員到達一線,與日軍第11師團展開激戰(zhàn),甚至展開了殘酷的肉搏戰(zhàn).經(jīng)過18軍不計代價的猛攻,羅店終于被奪了回來.經(jīng)過幾次的殘酷搏殺,讓日軍上海派遣軍司令官松井石根領教打了18軍的厲害.8月31日,松井石根向國內(nèi)報告,請求增援.在歷時一個多月的羅店之戰(zhàn)中,18軍消滅日軍2萬余人.因此,羅店也被日軍稱為“血肉磨坊”.羅店也就此成為了日軍第11師團的傷心地.
于此同時,18軍一部在寶山也與日軍發(fā)生激戰(zhàn),傷亡慘重.陣亡將士中就有著名的姚子青烈士.姚子青是18軍98師294旅583團3營營長,8月31日奉命率部堅守寶山.寶山守衛(wèi)戰(zhàn)進行的十分慘烈,在城破的最后時刻,姚子青高呼:“殺身成仁,以死報國!”率部拼殺,全營500余人除一人突圍外全部以身殉國,無一人投降.面對如此頑強的對手,日寇也大為欽佩,在將姚子青全營遺體掩埋后,鳴槍致意.
由于國民黨戰(zhàn)略失誤,11月11日,日軍在我后方登陸.中國軍隊腹背
受敵,18軍奉命后撤.淞滬會戰(zhàn)以國民黨的失敗而告終.
淞滬會戰(zhàn)雖然失敗了,但18軍卻贏得了全國人民的敬意.18軍在這次戰(zhàn)役中的杰出表現(xiàn)也為陳誠贏得了巨大的政治資本.
鄂西會戰(zhàn)
1943年,日軍糾集10余萬人,進攻石牌要塞,威脅重慶.蔣介石急電召回了剛剛就任中國遠征軍司令長官的陳誠,并電令陳誠:“石牌要塞應指定一師死守.”陳誠經(jīng)過反復思考比較,命令18軍11師擔此重任.1943年5月28日,日軍向石牌要塞發(fā)起了攻擊.11師官兵依靠有利的地形,頑強的阻擊日軍.當戰(zhàn)斗進行到白熱化的時候,陳誠打電話問11師師長胡璉:“守住要塞有無把握.”胡璉稱:“成功雖無把握,成仁確有決心!”11師官兵經(jīng)過幾天的奮勇激戰(zhàn),奉命撤離,官兵傷亡達到四分之三,斃敵2000余人. 6月2日,日軍因傷亡慘重,被迫撤離.鄂西會戰(zhàn),以中國軍隊的勝利而告終.此役,18軍陣亡1.5萬人,斃敵7000余人.鄂西大捷不僅保證了陪都重慶的安全,更令11師師長胡璉名聲大噪.就連盟軍的高級將領都認為鄂西之戰(zhàn)是“一個令人難以置信的奇跡,是中國的斯大林格勒保衛(wèi)戰(zhàn)”.
不久,胡璉就繼任18軍軍長.
在抗日戰(zhàn)爭結束后,南京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召開整軍會議.18軍為了配合蔣介石對我共產(chǎn)黨武裝力量的收編,在蔣介石的授意下,縮編為整編第11師,但實際的兵力和武器裝備并沒有任何的削弱.胡璉任11師師長.
1977年,胡璉在臺灣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