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對婆婆說的最離譜的一句話
收到過很多關于婆媳關系的求助郵件,某些年輕媳婦在滔滔不絕地抨擊一番婆婆不幫她帶孩子的罪狀后,往往會理直氣壯地冒出一句:“她現在(指婆婆)不幫我帶孩子,我將來也不給她養老。”
每每看到這句話,我都忍不住扼腕嘆息,這實在是兒媳對婆婆說的最離譜的一句話,也是對婆婆提出的無知無理又不合法的要求。現簡析如下:
1. 無知—缺乏愛子之心和育兒常識
明明自己生育的孩子,偏偏要求婆婆帶。卻不明白,父母是孩子的生命之源,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生命早期是親子關系形成的關鍵期,這一時期的孩子“有奶便是娘。”“誰帶就跟誰親。”剛出生不久的孩子由什么秉性的人照料,對孩子的性格養成及后天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關于這種影響,有教育專家曾指出,在人一生所受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成分占75%以上。包括楊瀾﹑蔣勤勤等知名女性,在孩子年幼時,都會抽出一段時間專門在家帶孩子。
目光短淺的媳婦們為了貪圖省事,為了保持身材,為了工作等諸多理由,對孩子大撒把兒,把嗷嗷待哺的孩子全權交給婆婆,只在節假日或者有空時才匆匆與孩子一見,貌似省心,實則損失慘重。因為她在省心省力的同時,也錯失了與孩子建立親密依戀關系的契機,極有可能成為孩子形式上的母親,而不是被孩子真心依戀和信任的慈母,與孩子終身保持情感隔閡,甚至形同陌路。
身為母親卻無法享受濃濃的母子親情,這是何等的悲哀與遺憾。況且,很多婆婆育兒觀陳舊,精力有限,很難按照媳婦預期的方式把孩子帶好,在如何帶孩子上,婆媳間會引發很多沖突和不快,何苦來著?
2. 無理—將本屬于自己的責任強行轉嫁
很多媳婦不明白母育的重要性,把本屬于自己的照料孩子的責任強行轉嫁給婆婆,覺得婆婆為自己帶孩子天經地義,卻不知道,無論是《婚姻法》還是《未成年人保護法》都明確規定父母是孩子“法定的撫養人和監護人”,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
當一個女人決定生孩子時,就該調整生活重心。至少,在孩子上幼兒園之前,夫妻倆設法多陪伴照顧孩子,積極履行撫養教育義務。別說什么工作忙,顧不上。工作再忙,也有回家的時候,晚上和節假日也可以設法多陪伴照料孩子。
當然,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群體,背負著沉重的生存壓力,在大都市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只能把孩子丟給婆婆照顧,但會努力掙錢給孩子提供好的受教育條件,逢年過節時,會加倍在親情上補償孩子,跟孩子保持良好的溝通和交流,對于這種父母,我保持尊重和理解。
我所不能理解的是如下一些女子,比如,在國家規定的產假期間,明明有時間照顧孩子;或者家庭經濟優渥,有條件全職幾年在家帶孩子,或者婚后無工作,完全可以自己帶孩子的,卻也理直氣壯地把孩子硬塞給婆婆,自己忙著恢復身材,健身美容,呼朋喚友打麻將,興趣來時才逗逗孩子,然后,一味挑剔婆婆帶孩子的不足,數落婆婆的種種不是,把婆婆惹惱了,不幫她帶了,她又哭天抹淚,跳著腳的罵,威脅婆婆不管孩子,她就不負責給婆婆養老。這實在是無理之至的做法。自己推卸責任還對婆婆出言不遜,這種無理又缺乏擔當和感恩的媳婦,什么樣的人家能消受得起?給孩子幼小的心靈又將帶來什么樣的影響?
再比如,有些女子白天忙著工作,家務和孩子由婆婆全包,晚上,婆婆要求他們小兩口自己帶孩子,她就大發雷霆,責怪孩子影響她的睡眠,抱怨婆婆不體貼,不幫忙幫到底,不給他們小夫妻二人世界。我很想問,既然心里壓根就沒孩子,一點都不想為孩子付出,為什么還要生下孩子?你需要二人世界,年邁婆婆是否也需要有喘息的時間?你知道老人做一天家務又帶一天孩子有多累嗎?這種無理無情又極度自我中心的媳婦,實在不堪為人母。
我也受不了這種媳婦,婆婆幫忙帶孩子,她可以專心于事業,對婆婆也還好;一旦孩子生病發燒之類的,她就完全歸罪于婆婆,指責婆婆給孩子穿衣服不當,照顧不周,亂吃東西之類的,把婆婆之前所有的苦勞都抹殺,用遷怒于婆婆的方式掩飾自己對孩子的愧疚。可是,哪個孩子成長過程中沒個小病小災?出了問題就狠命指摘婆婆,哪個婆婆還敢繼續幫她帶,不帶的話,更大的罪狀又會被兒媳扣腦袋上,引發更多的沖突。攤上這種不明事理的兒媳,婆婆也只能自認倒霉。
3. 不合法---缺乏法律依據的信口開河
新《婚姻法》第二十一條明確規定,“父母對子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但從未規定:“爺爺奶奶對孫子孫女有撫養教育的義務,爺爺奶奶若不撫養教育孫子,子女可以不對父母盡贍養義務。”
所以,那些公然叫囂“她現在(指婆婆)不幫我帶孩子,我將來也不給她養老”的媳婦都是十足的法盲,是缺乏法律依據的信口開河。
生活中,有的婆婆沒有社保,沒有經濟來源,也許會被媳婦威脅的話語嚇住,忍氣吞聲地為她帶孩子,邊帶孩子邊承受媳婦無休止的抱怨和指責,弄得家庭氣氛壓抑,婆媳關系緊張,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會長成什么樣可想而知。
也的婆婆有住房,有退休金,有社保,媳婦在她養老上能做的原本也不多。假如沒有真感情,只是強行逼迫的話,婆婆大可不必理會,按照自己的心意安度晚年。因為,連自己的孩子都不愿意帶的女人,誰能指望她會真心實意為婆婆養老呢?
英國詩人喬治·赫伯特說: “一位好母親抵得上一百個教師。
紀伯倫說: “人的嘴唇所能發出的最甜美的字眼,就是母親,最美好的呼喚,就是‘媽媽’”。
在現有的生育政策下,很多女子當母親的機會也就一次,頂多兩次。既然承受了十月懷胎之苦,把一個幼小的生命帶到塵世間,何不把乳房交給孩子,把真摯的母愛與無私的關懷奉獻給孩子,用心做一個稱職而充滿慈愛的好母親,用母愛的光輝照亮孩子成長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