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腎功能衰竭的病因可分為腎前性、腎性、腎后性3種:
(1)腎前性因素:
主要指各種原因引起血容量絕對或相對不足而導致腎臟嚴重缺血、腎小球灌注不足,腎小球濾過率降低,不及時糾正會導致不可逆的腎組織壞死。常見原因有心血管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心律紊亂、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填塞等;感染性疾病如細菌性敗血癥、流腦、乙腦、流行性出血熱、鉤端螺旋體病、中毒性菌痢、急性肝炎或肝腎綜合征、急性化膿性壞疽性膽囊或膽管炎、急性胰腺炎、休克肺等;出血性休克如消化道大出血、外傷和手術大出血、產后大出血、宮外孕大出血、胎盤早剝大出血等。藥物或血清過敏的過敏性休克;大量脫水引起休克如劇烈嘔吐,腹瀉,麻痹性腸梗阻,中暑,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等。
(2)腎性因素: 主要為急性腎小管壞死,病因有嚴重脫水、失血而長期休克,誤用血管收縮藥引起的缺血性急性腎小管壞死;藥物如氨基糖甙類(慶大霉素等)、二性霉素、甘露醇、造影劑、低分子右旋糖酐以及生物毒素(蛇毒、菇 類中毒、魚膽中毒)和重金屬引起的中毒性急性腎小管壞死,血型不配、機械損傷、重癥急性腎炎、黑水熱等急性溶血性疾病常產生大量血紅蛋白,或擠壓綜合征大量肌紅蛋白產生,或多發性骨髓瘤,少尿的腎病綜合征、磺胺及尿酸腎內小結石等引起的腎小管阻塞性急性腎小管壞死。原發性腎小球疾病如急進性腎炎、重癥急性腎炎,繼發性腎炎如狼瘡腎、過敏性紫癜性腎炎、肺出血腎炎綜合征,急性間質性腎炎、溶血性尿毒癥綜合征,腎血管疾病如腎動脈梗塞、腎靜脈血栓形成、惡性腎小球硬化癥等均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
(3)腎后性因素: 主要由于尿路梗阻而引起,主要原因有結石、血塊、腫瘤壓迫、誤扎雙側輸尿管、磺胺及尿酸結晶、凝溶蛋白(見于多發性骨髓瘤)等。
正確區別以上3類急性功能衰竭對選擇治療方案有重要意義。
具體要點為:
①根據病史,詳細分析,具體內容如上所述。
②少尿期根據尿改變情況予以鑒別,具有重要作用。
③腎圖檢查:腎前性呈拋物線狀,但輸液后則可出現排泄段;腎性呈低水平圖形,輸液后無改變;腎后性分泌段持續增高,15分鐘不降,補液后不改變。
④應認真區分腎前性急性腎衰和缺血性急性腎小管壞死,兩者往往病因相似,均存在血容量不足,治療方案有時相反,如前者應補液以擴容,而后者應當限制水、鈉。
具體除以上方法外,可進行以下3個試驗:
補液試驗:若在1小時內補入1000毫升液體,尿量增加至40毫升/小時,為腎前性,若血容量已糾正,仍不見尿量增加則為腎小管壞死,應立即停止輸液;
甘露醇試驗:若補液試驗不肯定,可在5~15分鐘內輸入62.5~125毫升甘露醇,2小時內平均每小時尿量達40毫升為腎前性,否則為腎小管壞死,應停用;
速尿試驗:血容量糾正后,尿量仍不增加者,可以靜注200毫克速尿,2小時內尿量增加為腎前性,或不增加可再在5%葡萄糖100毫升中加500毫克速尿和10毫克多巴胺,1小時內輸完,尿量增加者腎前性,否則為腎小管壞死,應停用。
以上3個試驗應當審慎采用,前一種應防止水中毒,擴容過度,引起左心衰竭,后兩種會加速腎小管壞死,一旦發現無反應,應立即停用。
以上3種方法還是防止腎前性急性腎衰發展為缺血性腎小管壞死的方法,可見區別兩者,具有重要意義。關系到搶救的成敗。
急性腎功能不全的治療
對腎前性氮質血癥的治療首先應尋找病因。包括評價循環血容量、藥物應用和心功能。盡快糾正GFR的下降可使腎功能在1~2天內完全恢復。 當懷疑ARF由腎后梗阻引起時,應在膀胱放置導尿管。膀胱殘余尿容量可增加,或導出大量因梗阻而潴留的尿液。梗阻解除后會出現利尿反應,必須嚴格監測病人,以防脫水。 腎實質性ARF除典型的ATN外均應根據腎活檢病理診斷而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案。RPGN應用免疫抑制療法;重癥急性鏈球菌感染后腎小球腎炎應以支持、對癥為主,必要時可應用透析幫助病人度過難關。腎病綜合征合并ARF應積極應用激素治療腎病綜合征,必要時可輔以透析療法。 AIN治療的關鍵是停用致敏藥物,必要時需用糖皮質激素治療。輕型ATN的治療以支持、對癥等保守治療為主,在不同的臨床分期中均應及時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的紊亂。尿毒癥者應及時應用透析療法。 惡性高血壓應逐步、積極地降壓。早期的腎動脈或腎靜脈血栓或栓塞等腎臟大血管病可相應進行溶栓和抗凝治療。 腎功能不全常見治療 1、一般治療:在慢性腎功能不全的代償期,應積極治療原發病,防止發展為尿毒癥。在氮質血癥期除應治療發病外,要減輕工作,避免受涼、受濕和過勞,防止感冒,不使用損害腎臟藥物。已出現尿毒癥狀者,應休息和治療。 2、飲食療法:對氮質血癥和尿毒癥患者應給予低蛋白飲食,且以含有人體必需氨基酸多的動物蛋白為主,成人每日蛋白攝入量為30g左右。食物要易消化和有充足的維生素。尿量少、有水腫者,應限制鈉的攝入。 3、去除誘發因素:各種感染是常見的誘發因素,由急性吐瀉、發熱、電解質平衡失調和使用了腎毒性藥物引起者亦不少見。此外還有外傷、手術等。 4、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輕度代謝性酸中毒者,可通過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得到改善,亦可加用碳酸氫鈉,每日4~8g,分2~4次口服。 5、糾正水、電解質平衡失調 (1)脫水和低鈉血癥:尿毒癥患者容易發生脫水和低鈉血癥,一旦發生,應及時補充。 (2)低鉀癥和高鉀血癥:前者應口服氯化鉀或枸櫞酸鉀,緊急情況下靜脈補鉀。高釧血癥的處理見急性慢性腎功能不全節。 (3)低鈣血癥和高鉀磷血癥:口服葡萄糖酸鈣或乳酸鈣可使低血鈣得到改善,當低鈣性搐搦時,應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或5%氯化鈣10~20ml。口服碳酸鈣每日3~4次,0.5~1.0g,可減少磷從腸道吸收道吸收使血磷降低。 6、心力衰竭:糾正和去除誘因,治療以透析和血液濾過最有效。 7、蛋白合成激素療法:苯丙酸諾龍或丙酸睪丸素25~50mg,隔2~3日肌肉注射1次,或葵酸諾龍25mg每2周肌肉注射1次,可促進蛋白合成,改善貧血。 8、血液凈化療法:用人式方法代替失去了的腎臟功能,使血液得到凈化,以維持患者生命。常用的方法有①腹膜透析;②腹膜透析;③結腸透析;④血液濾過療法;⑤序貫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濾過;⑥血液灌流。 9、對癥治療:①惡心、嘔吐不能進食者,用氯丙嗪、胃復安;②血壓高者,給予肼苯噠嗪、甲基多巴、可樂定呀哌唑嗪;③貧血者補充葉古巴、鐵劑。 10、腎臟移植:有條件者應首先給予考慮。 11、中醫藥、西醫各有所長,但西醫治療多種腎炎、腎功能不全、尿毒癥、腎衰、多囊腎、腎積水等腎臟病沒有特別好的方法, 西醫激素類等藥物治療,治療效果有限、副作用很大但不甚理想,病情反復,只能指標不能治本,患者痛苦,長期會產生諸多并發癥;透析的方法治療尿毒癥、腎衰等病癥,長期導致腎臟等臟器會逐漸萎縮、衰竭;最終要移植腎臟,而存活期也是有限的,另外換腎有排異反應等因素影響。 腎功能不全者飲食宜忌 慢性腎功能不全是發生于各種慢性腎臟疾病后期的一種病癥。以腎功能減退、代謝產物潴留、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失調為主要表現,按照腎功能損害的程度可分為四期:①腎功能正常期;②腎功能不全代償期;③氮質血癥期;④尿毒癥期。 各種慢性腎癥疾病都可以導致腎功能不全,其中以慢性腎小球腎炎、慢性腎盂腎炎和腎小動脈硬化所引起者較為多見。此外,有腎結核病、泌尿道結石、系統性紅斑狼瘡、糖尿病、高尿酸血癥、各種藥物和重金屬所致的間質性腎炎。 慢性腎功能不全的癥狀,早期有厭食、腹部不適、惡心、嘔吐,以后有疲乏、頭暈、高血壓、貧血、皮膚瘙癢、多尿、少尿等,晚期有嗜睡、煩躁、譫語、抽搐、驚厥、昏迷等表現。 [宜] (1)宜食含低蛋白、高糖的食物,選用生物利用度高的蛋白質,如乳類、蛋類、瘦肉、魚、雞等。含糖量高的食物:如蜂蜜、葡萄糖、甜果汁等。 (2)宜吃新鮮蔬菜、水果。補充維生素及葉酸等。 (3)宜用植物油,但不限脂肪攝入量。 [忌] (1)浮腫尿少量忌鹽、忌鉀,忌食過咸食物(咸魚咸菜、榨菜等)、高鉀食物(海帶、紫菜、蘑菇、土豆、蓮子、瓜子、瘦牛肉等。) (2)忌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咖啡、酒、可可等。 (3)忌公雞、鵝、豬頭肉、海腥等發物。 腎病患者飲食必讀 飲食中的蛋白質被身體利用后,剩下無法被利用的尿素、尿酸等含氮廢物,加上體內過多的鈉、鉀、磷等必須從腎臟排泄出去,當腎臟排泄廢物的功能降到30%以下時稱為「腎功能不全」,此時血液中含氮廢物如尿素、尿酸等開始累積起來,但排尿量仍為正常;若腎功能繼續惡化,血中尿素氮與肌酸酐值中度增高、夜尿、代謝性酸中毒、血鈣過低、血磷過高,稱「腎衰竭」;當腎功能降到10%以下時稱「尿毒癥」,會出現惡心、嘔吐、全身疲倦、食欲降低等癥狀,嚴重的因肺積水或心衰竭而造成呼吸困難等,排尿量可能減少。 當發現腎功能慢慢衰退時,除藥物治療外,醫師通常建議病患減少蛋白質的攝取,以減輕腎臟負擔,延緩變成末期腎病的時間;除了限制蛋白質外,醫師還會依病情之不同,選擇限制鈉或磷或水份的飲食,詳述如下: 一、如何限制蛋白質 通常建議蛋白質攝取量為每千克體重0.6克,例如體重為50千克,則每天蛋白質攝取應控制為30克。我們日常吃的食物中,或多或少含有蛋白質,其中肉類、蛋、奶類的蛋白質品質較好,人體利用率高,可用于修補或維持肌肉強壯,其它如豆類(綠豆、紅豆、蠶豆、豌豆仁等)、核果類(花生、瓜子、腰果等)、面筋制品、五榖雜糧、面粉制品、地瓜、芋頭、馬鈴薯、蔬菜、水果所含的蛋白質品質較差,會制造較多的廢物;黃豆及黃豆制品雖屬于植物性蛋白質,但其品質不亞于肉類,因此,目前專家學者亦建議限制蛋白質飲食不應將黃豆及其制品列于禁食范圍。在蛋白質攝取量嚴格限制下,必須慎選蛋白質來源,才能充分被人體利用,建議至少每日允許量的2/3由品質好的蛋白質供應。 二、如何補充熱量 在限制蛋白質原則下,米飯類的攝取量受到限制,容易造成熱量不足,使體內蛋白質消耗、尿素增加,身體日漸消瘦抵抗力差,所以必須多食用高熱量、極低蛋白質的食物(如糖類:白糖、冰糖、蜂蜜、水果糖等;植物性油脂及蛋白質粉類如澄粉、玉米粉、太白粉、藕粉、冬粉、西谷米、粉圓等)。每日熱量攝取建議:每千克體重35~45大卡。 三、如何限制鈉離子 鈉在身體內調節水份的平衡及肌肉的活動、當腎功能不全時,可能無法將體內過多的鈉離子排出,造成高血壓、水腫、腹水、肺積水,增加心臟負擔,日久易導致心衰竭。食鹽、醬油、味素、蕃茄醬、沙茶醬、烏醋、味噌等含有大量的鈉,加工及腌制罐頭含鈉量也不少,因此日常生活盡量選用天然食品,烹調上可多利用白糖、白醋、蔥、姜、蒜、五香、肉桂、花椒、香菜、檸檬等使食物有其它風味,增加食物可口性。 四、如何限制鉀離子 鉀廣泛的存在于肉類、深綠色蔬菜水果、干豆中。腎功能不好時,可能無法有效除去多余的鉀,血鉀太高會引起嚴重的心臟傳導和收縮異常,甚至死亡。當飲食需限制鉀離子時,應少選用鉀離子含量高的疏菜水果。如香菇、莧菜、花菜、菠菜、空心菜、竹筍、蕃茄、胡蘿卜、番瓜、芥菜、蕃石榴、枇杷、桃子、柳丁、硬柿、橘子、釋迦等,并避免生食蔬菜;其它如咖啡、濃茶、雞精、牛精、人參精、濃肉湯、薄鹽醬油、無鹽醬油、半鹽、代鹽等鉀含量亦高。烹調時,食物先以滾水燙過、去掉湯汁再用油炒,可減少鉀的攝食量。 五、如何限制磷離子 磷的主要功能是強化骨胳,幾乎所有食物都含有磷,腎衰竭患者由于腎臟無法正常工作,多余磷堆積血液中,造成高血磷,可導致皮膚搔癢及骨胳病變。通常醫師會開給氫氣化鋁或碳酸鈣片,此二者均為磷結合劑,可與食物中的磷結石,使之由糞便中排出。(請注意:磷結合劑一定得與食物混合咀嚼服用才有效。)除服用磷結合劑外,對于含磷較高的食物如奶制品、汽水、可樂、酵母(健素糖)、內臟類、干豆類、全榖類(糙米、全麥面包)、蛋類、小魚干等也應謹慎避免多食,食物烹調前先燙過,也可去除部份磷。 六、如何限制水份 若排出的尿量減少,經口進入的液體滯留在體內,造成身體浮腫、血壓升高、甚至于肺水腫,此時,必須限制每天的液體攝入量,通常經口攝入的液體量大約等于全日排尿量加500CC為宜。 結語 以上所述為未接受透析治療之飲食原則,若已接受透析治療,對于血中廢物的處理能力大為增加,因此不需要非常嚴格控制飲食,但仍需與營養師配合,依照(1)身高、體重(2)透析治療方式(血液透析或連續性腹膜透析)(3)每周透析次數(4)血液檢驗數據(5)每天排尿量(6)每天活動量,設計一套適合自己的飲食。 腎功能不全病人如何保腎 尿毒癥是可怕的。腎功能不全者如何保護殘存的一部分腎功能,而不往更嚴重的情況發展呢? 首先,要有合理的蛋白質攝入量。人體內的代謝產物主要來源于飲食中的蛋白質成分,因此,為了減輕殘存的腎的工作負擔,蛋白質攝入量必須和腎臟的排泄能力相適應。比如,當血肌酐為170—440微摩爾/升時,蛋白質以每天每公斤體重0.6克為宜,有大量蛋白尿者,每丟失1克尿蛋白,可額外補充1.5克蛋白質。當血肌酐超過440微摩爾/升時,蛋白質的攝入量應進一步減少,以每天總量不超過30克為好。但是,必須強調的是如果一味追求限制蛋白質攝入,將會導致病人出現營養不良,體質下降,效果并不好。 第二,為了使攝入的蛋白質獲得最大利用,不讓其轉化為能量消耗掉,在采取低蛋白質飲食的同時,還必須補充能量。每日每公斤體重至少35千卡的熱量,主要由糖供給,可吃水果、蔗糖制品、巧克力、果醬、蜂蜜等。 第三,值得注意的是有一些食物雖符合前面的條件,如蛋黃、肉松、動物內臟、乳制品、骨髓等,但由于它們的含磷量較高而不宜食用,因為磷的貯留可促使腎臟的功能進一步惡化。為減少食物中的含磷量,食用魚、肉、土豆等,都應先水煮棄湯后再進一步烹調。 第四,食鹽量應視病情而定,如有高血壓、水腫者,宜用低鹽飲食,每日2克鹽。 第五,經過腎臟排泄的藥物也有可能損傷腎臟,如慶大霉素、磺胺類抗生素、青霉素等、消炎痛、撲熱息痛,以及激素、造影劑等。 此外,如果有高血壓、糖尿病、感染,還要嚴防這些疾病對腎臟的損傷。 腎功能不全怎選抗生素 腎功能不全時,選擇使用抗生素的一般原則是: ①無明顯感染跡象者,不給予抗生素; ②有感染者,應根據培養及藥敏試驗選擇抗生素; ③選擇對腎臟無毒或毒性較小和不因藥物蓄積而產生嚴重損害其他器官的抗生素。 關于藥物劑量的調整,應注意以下幾點: (1)基本不需要調整劑量的抗生素:紅霉素、強力霉素、利福平等。 (2)需要適當調整劑量的抗生素:林可霉素、青霉素族。氯霉素、兩性霉素B等。通常約減少到正常量的1/2~1/3。 (3)必須減少劑量的抗生素:氨基糖式類抗生素、妥布霉素、多粘菌素及先鋒霉素。 (4)不宜應用的抗生素:先鋒霉素正、四環素、萬古霉素、新霉素。 病人怎樣防腎功能惡化 慢性腎炎病人究竟應該怎樣防止腎功能惡化呢?大致可從生活、飲食、防止感染等方面來考慮。 慢性腎炎病人在發作期應臥床休息,特別是水腫明顯或病情嚴重的病人,因為臥床休息,既能增加利尿,又能減少心力衰竭,高血壓腦病等危險的并發癥,從而不致使腎功能進一步惡化,在恢復期,應逐步增加活動,使肌肉逐漸恢復正常。因為久臥,可使體力減弱,抵抗力減退。必要時,采取一些增強體質的措施如廣播操、太極拳等,以改善身體防御功能。 在生活方面,應經常注意氣候的變化,室內及衣著應溫暖,因為寒冷可引起腎小動脈痙攣,加重腎臟缺血,使腎功能惡化。另外,注意個人衛生,保持皮膚清潔,以減少膿皮病的發生。同時,應注意防止呼吸道感染,包括咽峽炎、扁桃體炎等。 去除慢性感染性病灶,如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齲齒、齒醋膿腫等,應盡早清除。如有急性感染,或慢性腎炎反復發作與感染有關者,應及時用抗生素控制,一般可用肌肉注射普魯卡因青霉素。或用清熱解毒的中草藥煎服,以達到預防感染的目的。 慢性腎炎在活動期間的婦女,不宜懷孕,否則擴大的子宮壓近腎靜肪脈,影響腎小球濾過,使代謝產物不易排出,促使腎功能惡化。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