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痛風,是由尿酸鹽沉積導致的一種晶體相關性關節病。痛風最重要的生化基礎是高尿酸血癥。
高尿酸血癥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代謝性疾病,正常嘌呤飲食狀態下,非同日兩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 umol/l。
高尿酸血癥的危害
早期高尿酸血癥可無癥狀,如不干預可引起痛風性關節炎、急慢性腎臟損傷,高尿酸血癥還可加重高血壓、糖尿病、高甘油三酯血癥、慢性腎病、心血管疾病等。
高尿酸血癥和痛風性關節炎兩者之間既有關聯,又不一定有關聯。這是因為,不少高尿酸血癥患者可以持續終生不發生癥狀,稱為無癥狀高尿酸血癥,只有在發生痛風性關節炎時才稱為痛風。
高尿酸血癥需要治療嗎?
那么如果有高尿酸血癥,關節從來沒有發生過疼痛,就不用治療了嗎?并不是喔。痛風性關節炎是最常見的癥狀之一,但高尿酸血癥對腎臟的損害更為直接和明顯,因為腎臟是人體排泄尿酸的主要途徑,約占70%。當高尿酸血癥達到一定高值,就會形成尿酸鹽結晶,在關節、腎臟等部位沉積造成痛風。血尿酸每升高60umol/L,發生急性腎衰的風險增加74%。所以說,高尿酸血癥可以導致急性高尿酸腎病和慢性尿酸性腎病,乃至腎衰竭。因此,痛風患者關節不痛就停藥會延誤病情,以至于發展到后來,損害腎臟并形成腎結石等,如果再不及時治療,最終將導致腎功能衰竭。
所以,查出有高尿酸血癥的患者,應該著眼于長遠防控,不能“短視”只顧眼前關節痛不痛,也許你覺得沒關系不就是有點痛嘛,忍忍就過去了,總之不管是高尿酸血癥還是痛風,都可能會導致腎功能損害,嚴重的更會導致腎衰!所以,得了痛風,就不要一忍再忍,正規治療才是硬道理。
什么時候查尿酸比較準確呢?
在非發作期測定尿酸更準確,最好等急性發作期之后2周左右再復查下尿酸。另外,抽血前一天避免高嘌呤飲食、禁酒、晚12點后禁食。在抽血當天,需空腹,凌晨抽血,避免劇烈活動。
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應怎樣飲食?
高尿酸血癥及痛風患者應當限制富含嘌呤海鮮的攝入而并非所有海鮮,可選擇性食用嘌呤含量中等或較低的海鮮。同時應避免酒精的攝入。因果糖能在體內代謝為尿酸,并能增加胰島素抵抗的風險,應嚴格限制富含果糖豐富飲料的攝入。鼓勵患者攝入低嘌呤蔬菜、低脂肪或脫脂乳制品等。痛風合并肥胖患者應減輕體質量,但避免體質量下降過快。痛風患者亦應避免服用升高尿酸的藥物如噻嗪類利尿劑。雖然以上建議可以降低急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頻率,但不可替代降尿酸藥物治療。
但是有些高尿酸血癥患者飲食嚴格控制了,血尿酸并沒有明顯下降,為什么呢?痛風與飲食并無直接的因果關系。痛風雖然由高尿酸血癥引起,但人體內80%的尿酸來源于身體內部,因此,降尿酸需要飲食控制、運動、控制體重等多方位入手,多管齊下才能成功。部分痛風患者需要遵醫囑服用降尿酸藥物。
痛風患者一般每日飲用多少水呢?至少超過2000毫升,通常一個暖瓶是2000毫升,即喝1暖水瓶水。但是,我們得注意以下特殊情況:氣溫不同,飲水量不同。夏天出汗多,2000ml水肯定不夠。人體出入基本平衡,所以可以觀察尿量,保證每日尿量大約2000ml。要分次補水,拒絕暴飲,尤其是心腎功能不全的患者。暴飲可能加重心臟、腎臟負擔,并且需要注意限制鈉鹽攝入。
所以,痛風這個病雖然嚴重了會發生各種并發癥甚至是尿毒癥,但是,如果我們多管齊下,飲食控制、運動、藥物治療,將尿酸控制在正常水平,這個病并不可怕。
最后重點→
如果還有相關的問題,可以直接點擊漱玉平民公號下方“問藥·送藥-醫生問診”菜單,咨詢山東省立第三醫院婦科副主任李燚醫生。
點擊上方圖片咨詢王雪娜醫生↑↑↑
作者:山東省立第三醫院腎內風濕免疫科王雪娜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