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論,金鷹獎的評選結果大快人心,因為流量全軍覆沒了。
獲獎名單如下:
最佳電視劇:《覺醒年代》
優秀電視劇:《百煉成鋼》、《對手》、《功勛》、《絕密使命》、《跨過鴨綠江》《人世間》、《山海情》、《裝臺》
最佳男主角:雷佳音《人世間》
最佳女主角:殷桃 《人世間》
最佳男配角:馬少驊《覺醒年代》
最佳女配角:馬麗《超越》
最佳電視劇導演:李路《人世間》
最佳電視劇編劇:龍平平《覺醒年代》
最佳電視節目主持人:任魯豫 《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中秋晚會》
最佳電視綜藝(文藝)節目:《中央廣播電視總臺2021年中秋晚會》
最佳電視紀錄片:《擺脫貧困》《中國》
最佳電視動畫片:《冰球旋風》
中國文聯終身成就電視藝術家:呂中、周振天
《人世間》熱度不敵《夢華錄》、《蒼蘭訣》
其中2022年的開年大戲《人世間》大獲全勝,將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以及最佳電視劇導演收入囊中,可謂實至名歸。實事求是,《人世間》是繼《人民的名義》之后,又一部堪稱現象級的大劇。
但是大家也要意識到,盡管在本屆金鷹獎的評選中,流量顆粒無收,可其對國產劇的負面影響依然還在。究其原因,即便《人世間》的口碑好到爆,不過截止到目前,其依舊不是2022年熱度最高的連續劇。
兩部古裝偶像劇《夢華錄》和《蒼蘭訣》,在各大社交媒體上的關注度,遠在《人世間》之上。即便是評分,也與《人世間》(8.1分)不相上下,依次為8.0分、7.9分,貌似旗鼓相當。但看過劇的人皆知,《夢華錄》、《蒼蘭訣》根本無法與《人世間》相提并論,壓根兒不是一個量級。
古裝偶像劇無罪,流量劇背后炒作手法才是“毒瘤”
或許有人會說,這是戴著有色眼鏡看古裝偶像劇,實則非也。《夢華錄》和《蒼蘭訣》屬于典型的流量劇,二者在網絡上熱度好比明星的微博粉絲數量、流量歌手的專輯銷量,水分著實不低。明星微博粉絲上千萬乃至破億,不是真的有那么多人去關注了,說白了就是花錢買來的。流量歌手的專輯銷售額高達幾千萬乃至上億,不等于購買專輯的人有幾百萬、幾千萬,實際上是粉絲通過氪金重復消費達成的。故而,古裝偶像劇的高熱度,本質上也是如此,操作手法上大同小異。
一言以蔽之,大眾對流量劇的深惡痛絕,并非針對劇本身,而且其背后的炒作手法。古裝偶像劇也好,其他劇種也罷,只要能夠獲得大多數觀眾的喜愛,那就是好劇。但好劇的基礎是大多數觀眾的喜愛,而不是少數大嗓門之人的無底線吹捧,尤其是那些掌握發聲渠道的無良資本,明明是平庸劇、爛劇,為了經濟利益硬要將之干拔成現象級的大劇。
非常遺憾,在當下的國內影視劇市場上,“閉眼吹”已然有普遍化的趨勢,指鹿為馬之風愈演愈烈。如果放任不管,即便是謊話,說的次數多了,必然會有越來越多的人信以為真。好比當年的“某白金”廣告,雖說不少人對其不屑一顧,但在潛移默化的宣傳攻勢之下,相當一部分人還真的是送禮只送“某白金”。流量劇的套路大抵也是如此,利用營銷號、水軍在社交平臺進行疲勞“轟炸”,目的就是為了“強迫”網友記住自己,從而實現廣而告之的效果。
當然了,發動主演們的粉絲刷數據更是必備的“功課”,與忽悠粉絲氪金的手段如出一轍。經過一系列的操作之后,一部爆款劇便誕生了,但問題在于,當脫離了這些花里胡哨的包裝之后,還能擔得起“爆款”二字嗎?試想一下,假如爆款國產劇皆是這樣產生的,到底是弊大于利,還是利大于弊呢?
結語
綜上所述,國產劇的發展前路依舊充滿了坎坷,資本投身于影視劇的制作原本是一件好事,但必須適可而止。如何去評價一部劇的優劣,那是觀眾的事情,資本可以根據大眾的喜好去調整自己的投資方向。但不能左右大眾的評價標準,否則便是既當裁判又當球員,嚴重阻礙了國產劇的提升,如同中國足球一般!
個人觀點,不喜勿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