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首頁
好書
留言交流
下載APP
聯系客服
2016.03.18
3月20日,迎來春分節氣。中醫認為在春分時節正是調理體內陰陽平衡,協調機體功能的重要時機。而不同季節養生的重點不同,春天應該以“養肝”為主, 因為春天五行屬木,對應人體肝臟,因而春氣通肝
中醫認為,春分養生,重在養肝,因為春季與五臟的肝相應。除了應遵從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大原則外,由于春分節氣平分了晝夜、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同時,春分更是調整胃氣的良好時機。春分時節,首要是通過特殊的飲食養生,保持臟腑的陰陽氣血平衡和功能旺盛。
春分后,春陽之氣上升快,人體的血液循環和激素分泌增強,情緒波動也大,加之氣溫經常驟變,容易導致人體陰陽平衡失調,誘發高血壓、心臟病以及眩暈、失眠等癥。另外,春分后雨水增多濕度大,體弱者易生病,舊病者也容易復發。加之各種細菌、病毒繁殖較快,各種傳染病也多發。所以,春分時節一定要重視養生保健。
中醫認為,肝屬木,喜條達,與春令升發之陽氣相應。此時要順應陽氣升發的自然規律,使肝氣順暢條達。所以要學會自我調控情緒,遇到事盡量不要憤怒。培養樂觀開朗的性格,多些興趣愛好。
飲食調理,宜甘少酸
飲食調養總的原則是以清淡為主,宜甘少酸。此時當多吃甘平補脾之食物,如瘦肉、蛋類、牛奶、蜂蜜、豆制品等;吃時令蔬菜,如韭菜、豆芽、豆苗、萵苣、黃花菜等,可增強人體脾胃之氣。滋肝益腎之品,如枸杞、核桃、花生、大棗,以及時令的櫻桃、草莓、桑椹等水果,均可多食用。像羊肉、狗肉、鵪鶉、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要盡量少吃。
調適寒溫,以防感冒
春光明媚,草木蔥郁,正是出門健身的好時光。最好能常到戶外活動,如踏青、散步、做操、打球、打太極拳、放風箏等。運動能使人體氣血通暢,促進吐故納新,強身健體,在清新空氣中活動,也有利肝氣疏泄,達到養肝養護之作用。
早睡早起,精力充沛
睡眠充足能助人心情平和、提高免疫力,白天人會充滿活力,也有利血壓穩定、心臟健康。早睡早起,保證6-8小時睡眠,可迎合春天之朝氣,消除成年人暮氣;如果覺得困乏,不妨補個午覺,消除疲勞。
1
就是人們說的正常體質,春分養生只要注意飲食搭配合理就可以了。
表現為虛弱,感到疲勞,常出虛汗,容易感冒。除了飲食上調養,還應適量多運動,因為運動對補氣有作用,但切勿過量運動以免消耗元氣。
表現為手腳怕冷,胃部怕冷。春分本來應是陰陽平衡的時期,但陽虛之體,陽弱不能與陰平衡,容易發生腹瀉,應該科學膳食,注意溫補,可食西洋參、紅棗、韭菜、桑椹,黨參、黃芪等燉雞。
表現為皮膚干燥,手腳心發熱,臉潮紅,眼睛干澀,口易渴,大便易干結。可多吃點鴨肉蓮藕湯、百合、芝麻。
表現為有黑眼圈,女性痛經,年齡大的人血液黏稠,皮膚易出現瘀血斑點。適合吃一些紫菜、海藻、黑豆、柚子、山楂。
微信登錄中...請勿關閉此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