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述了反映解放初期,南下干部王洪合來到江南擔任區委書記,為建立新政權,發動群眾,在剿匪斗爭中英雄犧牲的故事。
龍宮,這是一個多么美麗動聽的名字。這里說的龍宮,不是天上的龍宮,也不是大海里的龍宮,而指的是浙江寧海縣深甽鎮的一個山村,叫龍宮。
龍宮村,以龍為名,這不僅是神話傳說,而且此地確有許多龍的稱呼,如龍山、龍溪、龍潭、龍樹等。村前的山蜿蜒曲折,如蛟龍蟠踞,人們稱為龍山。村南的大曳 潭,峽谷陡峭,五十多米高的瀑布飛瀉,雄偉壯觀。曾有詩描述:“百尺龍槽勢蜿蜒,釣徒曾向此間眠;山高亭舞無天日,只聽濤聲起耳邊。”潭口出處的巖洞碩大無比,可藏數百人。上游的石竇潭的蛟龍經常到此潭棲息,相傳此洞亦是蛟龍臥歇之處。蛟龍出山,必經村前的大溪,該溪亦稱為龍溪。村后溪邊有株400余年的大樹,虬枝蒼勁,形狀如龍,號稱龍樹。一個村有這么多龍的美稱,這是該村祖先對大自然造化的贊美,也是該村把龍做為村名來紀念,當作該村興旺發達的福祉象征。 龍宮人充分利用得天獨厚的山水資源,做好龍的文章,也有很多的造詣。在清代就用粉紅色的石條雕刻“挺秀龍溪”四個鐫逸大字,豎立在龍溪的堤壩上,供人們觀賞。在龍潭的巖石上雕刻“水晶龍宮”,記載蛟龍在水晶宮隱藏棲息之處,以作紀念。一條長50米龍形的大樹根,懸掛在宗祠里,供奉祭祀。這一切無不是龍宮人對龍的一種崇尚圖騰的真實寫照嗎!
隨著時間的推移,龍宮將其獨特的歷史韻味慢慢的展現在眾人眼睛,讓我們為之一亮。同時也希望更多的人關注我們,宣傳我們龍宮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