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機構在與民營企業開展業務之中,無論是貸款還是投資項目的風險管理關鍵要素在于看清企業實際控制人,企業家是公司經營好壞的決定性因素,是企業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看清企業實際控制人可以避免一大半以上的項目投融資風險。
市場經濟大潮之下禮崩樂壞,江湖騙子橫行,道德準繩和契約精神被世人棄之如敝履,為了錢財可以泯滅天良。我們這些從事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人士,特別是搞非標業務風險管理的,不知前世造了何種孽緣,非要此生歷盡滄桑修得火眼金睛洞悉人性、飽經騙局爾虞我詐方可練就不壞之真身,稍有片刻懈怠都有可能鑄成悔恨鐵錯。
現在金融市場猶如古之戰場,本人鏖戰江湖多年,閱盡牛鬼蛇神后大徹大悟,練就眼法、口法、聽法、技法和心法共五法,現將第一法“眼法”篇中“識妖術”傳授如下(與以下7類人合作發生風險概率極高,在與之業務中須慎之又慎):
1、無欲型企業家
企業實際控制人不抽煙不喝酒,不關心美女和古董字畫等,沒有生活愛好,在外界看來屬于苦修無欲式人物,除了工作之外沒有任何的享樂愛好。
此類看似高大全的企業家,所轄大概率屬于高危企業。一個看似沒有任何愛好的人是最危險的人,特別是從事商業活動的企業家,沒有正常的愛好就會有極端的愛好,或有不為人知的一面,也可能有不為所知的抱負和欲望。此種人膽子極大,做事沒有底線和敬畏之心,對他人沒有感情和責任心,這對合作伙伴和金融機構都是致命的隱形地雷,一旦項目風險發生基本都是屬于晚期癌癥級別的。
2、中青年女性企業家
女性企業家年齡和風險發生概率呈反比,很多中老年女性歷經磨練后會修成正果,但企業實際控制人是中青年女性,特別是年輕女性的,在業務合作中要非常審慎。
順便聲明一下本人沒有性別歧視,但在社會上女性企業家要取得成功,需要付出比男性企業家更大的代價或辛苦。女性企業家看似外表柔弱,其實內心往往比男性企業家更大膽,在危險之時更敢承擔風險或采取激進策略。一個勇于冒險或風險偏好高的企業家對金融機構而言是高危炸彈,在經濟形勢好的時候,敢于拼搏的女性企業家往往都能化險為夷,因此形成路徑依賴或思維定式,一但市場發生持續逆轉時往往會深陷泥潭。
此外,女性企業家比男性更能熟知人性的弱點,很容易搞定金融機構派來的盡職調查人員和審批人員。在權錢色交易中也會走的更遠,敢于對有利用價值的人下重注,因此政府高官一旦垮臺后
往往總能牽出幾個女企業家。
特別值得提防的是白手起家的年輕女性,一路拼殺勇氣有余而謀略不足,在與人交往中不喜歡說真話,善于選擇性提供信息。
我的經驗發現大部分女性企業家比男性企業家更喜歡說謊,從嘴里聽不到幾句真話。當然,對白手起家的年輕男性企業家也不可掉以輕心。在金融領域,年輕和風險往往是孿生兄弟,尤其要小心年輕的女人。
3、僧人型企業家
本人對宗教信仰自由高度尊重,也認識很多企業家朋友都是佛教徒。
這里所指的僧人型企業家特征就是有事沒事就和一群和尚混著一起,把一個公司搞得跟寺院似的,在正式場合自身穿著氣質也像個和尚。在長期的工作中經常會接觸這樣一些企業家,手持佛珠,甚至身著傳統服裝,號稱為某方丈或活佛的入室弟子,辦公室和家里必設醒目的大佛堂以早晚上香,猛地一見面有點搞不清是僧是商。此類交易對手為金融機構之大敵,切記警惕。
但在我的商業對手中,論道德底線和契約精神,基督徒和穆斯林均高于佛教徒。我一直無法理解信仰佛教怎么會和榮華富貴相關聯,“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臺煙雨中”,舉國之力崇拜佛教的梁武帝尚且餓死宮中,南北朝時期信佛癡迷的帝王最多,但基本都不得善終。信仰宗教的目的是修煉自身之智慧,外求富貴如緣木求魚。
本人分析僧人型企業家內心多為不安,有諸多不便明言之事,需要有一個精神支柱給予打氣提神,求得良心安寧。所轄企業內部大多已暗藏有致命之隱患,公司經營管理和財務健康已然有問題,只是不被外人所覺察,唯有企業家內心是明白的,長期心理折磨會幻想借助一個強大超現實力量予以逆轉乾坤,對外界也希望去傳達一種迷惑性的信息。
4、政客型企業家
政客型企業家一談都是國家大事,仿佛是中組部部長,對政治局常委們的新聞動向了如指掌,談起高官們如親人一般親密,喜歡用“家寶”和“錦濤”語氣來稱呼政府領導人名字,善于借助于官員的影響力來解決自身問題或謀取利益,交談時會有意無意的會暗示一下自己與某些領導們關系不一般。
政客型企業家搞不清商業經營和政治權力的邊界,樂在其中以利謀權,喜歡和官員們泡在一起。官員們也喜歡培育幾個企業家作為自家倉庫,雙方都會有需求交往。但縱觀中國歷史,沒有一個統治者能夠容忍商人干政的,都是先利用一下,最后都是要清洗干凈的。全世界的主流價值觀也不允許商人和政客相互勾結謀取私利。
政客型企業家依靠政商關系發家的,膽量往往過大,且自身好高騖遠,企業經營管理水平實際不高,企業取得的成功多有投機取巧的成分,在各種政治運動中都存在被修理掉的可能。
5、道德型企業家
道德型企業家即滿口弘揚主旋律,表現出對國家和黨無限的忠誠熱愛,在微信朋友圈里一天到晚發的都是高大上的道德微信,以道德楷模和慈善家自居,但如果認真調查就會發現其對慈善事業基本沒有什么現金投入。與這類企業家交談是一件非常累人的活,本來都是商業利益之間的交換,對方表現出的極左思維或高舉道德標桿使聽者自慚形穢,搞得像回到小學時代在聽老師上思想品德課。
從心理學的角度,越是滿口仁義道德的企業家越是缺乏仁義道德,“天有大美而不言,水利萬物而不爭”,道德型企業家往往都是要求他人講道德而自身沒有底線之輩,滿口正義言辭而行為實際齷齪不堪,對一貫言語極左或極右的企業家都要小心,這些人性格中都有非常偏執的地方。
5、賢孫型企業家
賢孫型企業家對金融機構開出的融資條件幾乎可以全部接受,在業務過程中安排項目談判和干正事的時間極少,金融機構的調研人員主要在鮑魚茅臺、香車美人和游山玩水中開展盡職調查工作。賢孫型企業家溫順的像個孫子,開口極盡阿諛奉承之詞,服務接待上態度極為恭敬謙卑周密,讓人極爽到不與之融資都有點不好意思的地步。
本人發現在項目的商業談判中,交易對手越是斤斤計較,對每一條合同細節反復協商,對合作中的權益和責任反復爭奪的企業家,甚至需要金融機構人員多次前往企業溝通,項目在實施后不容易出問題。反之,越是什么條件都答應的交易對手,表現出好爽大氣,往往項目實施過程中問題重重。
古人云“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是非常有道理的。總而言之要尊重那些在業務合作初期與我們錙珠必較甚至分厘必爭的企業家,他們是真心想還貸款的人。
6、家庭紊亂型企業家
家庭紊亂型企業家主要看兩個方面,一個是家,另一個是家人,家里臟亂差或家人關系復雜的企業家都是非常糟糕的合作對手。
有些金融機構高管在考察企業時會突然當著企業家的面提出去他家里看看,最好是和他的妻子家人也見一見,這是非常有經驗的做法。當你突然去一個人的家里觀摩時,可以獲取這個人大量不為人所知的情況,家作為隱私的一面可以透露的信息太多了。
如果一個企業家的家里干干凈凈、寬敞舒適、家具裝飾等比較有品位,這個人應該是比較有條理的,生活也比較健康。反正,如企業家的家具和裝修比較惡俗,說明他的品味不高,眼界有限;如家里非常臟亂,就要認真考慮要不要與之合作了。
如企業家的妻兒家人待客有禮,談吐有度,妻賢子慧,說明這是一個和諧的家庭,這樣的企業家一般不會做太出格的事。如企業家是老夫少妻型,且有2次以上的離婚經歷,少妻狐媚奢華,這種企業必須敬而遠之,這種企業出風險的概率極高。
7、低學歷型企業家
低學歷型企業家是指許多初小學歷的企業家利用了改革初期“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時代背景,從最底層一路干到現在,平時不注重學習積累,身邊也沒有依靠一些有學歷的人予以輔佐,通過親戚朋友形成了家族式企業,企業核心的管理團隊整個就是一個近親繁殖的產物。
這些低學歷型企業家通常認為他們過去的成功是個人能力所致,自視過高喜歡夸夸其談,思維僵化藐視學習,不能看清楚自己其實只是時代潮流中的幸運兒,正好處在風口上就飛起來了。
現在社會是知識和技術密集的社會,經濟形勢瞬息萬變,這些人在新興行業是介入不進去的,在傳統行業中還有一點生存空間。但由于市場競爭激烈,外部環境變化太快,知識結構和管理模式沒有辦法升級換代,加之眼界低思路不清晰,靠膽大的時代已經過去,政商環境也遠不如從前,企業翻船是遲早的事情。
“識妖術”心法體會:
道與術之間是修行程度的問題,由術向道的高級境界之一可能就是“通透”。
工作是一種人生最好的修行方式,人之智慧在于“識人”。如當你坐在辦公室之中,每一個進入你辦公室的人,你毋需抬頭僅憑對方的步伐和氣息,就可知道什么樣的信息即將來臨。當對方一開口,你聽聽聲音偶爾看看對方眼神,就可知道對方內心在想什么,說的話是真是假。如有上述能力的人做到“藏巧露拙”,則具備從事較為復雜金融業務的管理要求。
人與人之間的反反復復虛虛實實就構成了世間百態,如每天日出日落一樣平常,對善與惡、美與丑,隨時保持一顆平靜的心態看之。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