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許你不只一次的問過:為什么我拍的照片不夠好看、不能打動人?除了基本的攝影意識、攝影技術外,我還欠缺什么?
如果你留意過攝影高手們在攝影時的狀態,你就會發現他們確實具備著常人所沒有的一些特質,敏銳的觀察力、發現美的直覺,以及對光線和色彩的敏感度,這些都是普通攝影愛好者不曾擁有的。
今天大美想和大家聊得就是這些攝影高手具備的特征,看看你符合其中的幾條!
01
善于尋找獨特視角
攝影高手在拍照時往往可以找到與眾不同的視角,為什么我們拍出來的照片很平?很大原因在于視角太過尋常,畫面缺少亮點,視覺沖擊力有限。在大街上尋找素材,你可能只看到了熙熙攘攘的人群,但高手卻總能找到不一樣的角度。
Photo by 天洲
02
不挑剔器材,而是成就器材
很多人總認為好照片都是用好設備拍出來,新手喜歡挑剔器材,而高手卻會把手中的器材發揮到極致,哪怕只是一部手機。攝影高手對于器材的成像特點、焦段、性能等等都了如指掌,針對不同場景不同條件想盡辦法發揮出器材的優勢,同時規避弱點。
Photo by 韓松
03
習慣性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
攝影高手的觀察力總是令人驚嘆,身邊的一束光、一根線,人物的一個表情,都能成為他們畫面中的構圖元素。高手會留心觀察身邊的事物,尋找能夠拍攝的素材,想成為專業攝影師,這也是必須養成的習慣。
如果你能在每天都經過的地方突然發現一些可以拍攝的素材,那么恭喜你,你已經擁有一雙攝影之眼了。
04
光線總是最關鍵的元素
好的攝影師在拍照前優先考慮的永遠是光線。光線合不合適?太亮?還是太暗?照射角度怎么樣?如果光線不到位,那么要如何去改善?
讓一個缺乏經驗的攝影師拍全家福,他可能會選擇在中午光線最強烈的時候,而專業攝影師在樹蔭下或是房間里,用白墻、白布等道具就能夠完成一張好的全家福。
Photo by 皓月
05
經常刪除糟糕的照片
每一個優秀的攝影師,都有著多到數不清的廢片,我們看到的永遠是攝影師的拍得最好的代表作,但是那一張作品背后,可能是成千上萬張廢片的鋪墊。同一個場景,高手們可能會嘗試很多不同的角度,花費大量的時間反復拍攝多次,在最后可能只留下幾幅作品,其他大量的廢片通常會全部刪掉。
刪除照片的過程,其實就是不斷自我進化的過程,通過對畫面內容、構圖方式等進行思考和篩選留下你認為好的作品,長期堅持下來,你會發現自己的攝影水平有顯著的提升。
Photo by 杜嵐
06
為了得到滿意的畫面會等待很久
我們在之前很多的文章中都提到過,耐心和毅力是成為攝影師的必備條件。專業攝影師經常會為了一束好的光線,一個稍縱即逝的瞬間等待很久。尤其是風光攝影,等待是家常便飯,有一句話想送給各位影友:經得起多孤獨的等待,就看得到多震撼的風光。
Photo by 小馬哥
07
按快門前先觀察背景
背景能成就一幅照片,也會毀掉一幅照片。攝影高手在拍照時總會留意背景,眼中只有主體忽視背景是初學者常犯的錯誤。因為主體永遠是和背景融為一體的,好的背景能夠增加整體畫面氛圍,照片不夠好很多都是因為背景過于雜亂,主題和背景不搭配會嚴重影響照片的意境。
Photo by 劉海峰
08
拍攝前用大量時間構思
為什么新手的成片率總是很低,因為大部分人在面對素材時只是隨手拍攝,看到后想也不想就直接拍下來,這樣的照片往往缺乏美感和內容。
攝影高手在拍攝前會花時間進行思考,光線強弱、取景角度、畫面構圖、要用到的道具、照片主題等等,將這些元素全部考慮清楚才會按下快門拍攝。當然在街拍、或是拍攝新聞照片時沒有這么多的時間理清思路,但往往高手在拍攝前也都會提前構想和預判現場可能遇到的情況,做好相應的準備。
09
高手的照片會自己說話
有些人喜歡給照片加上說明性文字或是花哨的邊框,會這么做說明是你的照片主題不明確,擔心別人看不明白。而真正的攝影師,他們的作品都能夠自己說話,觀者一看便知作者想要表達的內容。這是照片優秀與否的分水嶺。
Photo by 百年孤獨
10
高手從不糾結后期修圖的問題
很多剛開始學習攝影的朋友,會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在后期修圖上,因為大家都有個誤區:好作品多半是后期修出來的。這其實也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了,照片前期拍攝不到位,后期再厲害也出不了片。
11
高手懂得如何學習、不斷突破自我
那些經常有經典作品問世的攝影師,都不會故步自封、停留在一個階段,他們總是能從拍攝中、書中或是別人的作品中汲取營養,實現自我的突破。